论汉字硬笔书写的整体观感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汉字书写,历来说法各一、标准众多,给习书者带来不少困惑。如何化繁为简,从整体观感上总结出“方正齐匀洁”五字标准,或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书写评价的参考。
  【关键词】汉字书写;整体观感;方正齐匀洁
  书写是书法的基础,但书写毕竟不同于书法,故在对汉字的审美理解上也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特别是不能再犯“用书法的标准来审视书写”的错误,也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进行笼统的评判,更不能以偏概全、用理想主义的眼光,因其出现哪怕是一笔所谓的“败笔”,就进行全盘否定。这些做法显然都是有失公允的,容易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让学生因此缺乏书写的信心。
  为便于分析,我们可以把汉字书写水平从劣到优、从微观到宏观,分为以下几类:1.没有一笔写好的;2.没有一个字写好的;3.能写好几个字的;4.只有几个字写不好的;5.只有几笔没写好的;6.没有一笔没写好的。这些类型中,1、2、6类相对比较稀少,大多数学生集中在3、4、5类。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半看的是书写而非书法作品。所以,3、4、5的水平已经能满足我们对书写水平的要求。书写强调的是实用性,我们并不会太多关心书写的每笔每画的细节,只要书写能达到清楚、整洁,利于辨识,我们通常会认为这就是不错的书写。基于此,在汉字书写上,我们认为讲究其书写整体观感的价值,远大于过分纠缠笔力、笔势、墨法、结构、章法等书法细节的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书写工具从毛笔到硬笔变化后的必然结果,因为,相对于“唯笔软而奇怪生”的毛笔而言,硬笔笔头固定,在运笔上几乎可以忽略提按,笔触粗细、质感非常稳定,其丰富性已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硬笔书写正楷的整体观感可以概括为“方正匀齐洁”五个方面。
  一、方:知棱守角谓之方
  汉字俗称方块字,其整体上近正方形,也有说长高比大致是4:5或4:6的矩形。可见,与其他文字相比,在整体观感上,“方”无疑是其最显著的个性特征。在诸多的几何图形中,四平八稳、棱角分明的方形,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体验是“稳定、端庄、刚劲、厚重、大气”。基于方形的汉字,以直线为主,在空间构成上更丰富饱满,是“站得起、立得住、走得稳”的文字;相对而言,绝大多数的字母文字,以弧线为主,在空间构成上过多牵连,柔媚有余而刚劲不足,有绵横之势而少纵挺之姿,有匍匐前行之状而少昂首阔步之态。
  所以,我们在汉字的实际书写中,应尽量展示汉字的这一特征,把汉字写得方正。即要把方形的A、B、C、D四个角位尽量写得饱满有内容,这样才能撑得起(如图所示)。在结体上,汉字讲究中宫收紧,如果我们以图中0点作为汉字之“中宫”,那么,0点与A、B、C、D四个角位就形成一个自然的放射状构成。基于这点,要把汉字写得正,一要据首中宫之0点,二要尽力达到“开两肩”(即A、B角位要平展),三要做到“平四角”(即A、B、C、D四个角位近90度),这样,方得圆满。如果未其尽然,则会出现汉字结构中的“缺肩少腿”重心不稳的情况,而失汉字应有的风采。
  在实际书写中,我们可以把汉字的边沿连一条虚线进行检验,如果大致接近方形,说明基本上达到这个要求了。
  二、正:堂堂浩然谓之正
  古文正,从一从止,守一而止。古有正统,国家标准之义。正与方本是同质,所谓方正,方方正正也。字方则正,不方不正。如果说方,只是侧重于对汉字的字形进行描述的话,那么,正,则进一步赋予了汉字的精神内涵,古人甚至直接把楷书称为真书、正书、正楷,即有正宗、正统、标准之义。
  方,让汉字有了俊朗的外形特征;而正,则使汉字有了丰富的精神气质。
  方与正虽是同质,但二者仍有区别。在汉字“方”与“正”关系的处理上,亦并不简单,不会因为把字写方了,字就自然正了。实际上,许多书写作品,如果我们只孤立地看其中一个两个字,它虽是方的,但放在整体中,则不正,究其然,一是因为这个字虽是方的,但并没有“放正”;二是因为这个字与前后左右的字总体不协调,所以在视觉或透视关系上,让人感觉不正。而有的字,单独看,它不方,但放在整体中,却又让人感觉很正。所以,真正的正,并非绝对僵化的横平竖直的绳墨之正,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上的辩证之正。
  我们认为,作为外形特征的方,几何性稳定,其标准更容易把握;而作为精神内涵的正,则相对抽象,要辩证地认识、动态地把握。这一点,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得很明白,“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似险实正,险中求正,这样的书写,才让人感觉灵动有变化,惊心动魄又波澜不惊,气象万千,富于生机。如果只把“正”理解成“橫平竖直”“中规中矩”,则书写之意趣全失矣。是故得方者易,得正者难也。
  三、匀:疏密相宜谓之匀
  汉字书写既以硬笔为主,故在其笔触上基本没有粗细变化,不像毛笔书法,可以运用提按产生的粗细变化来调节汉字整体的重心及均衡。所以,今天用硬笔书写汉字,要完成汉字的匀称平衡,关键在于控制和调节好汉字笔画所分割的空间上的疏密关系。这也是汉字结体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要做到匀,必须熟悉汉字的构成。除少量独体字外,汉字基本上是合体字,而合体字又大致可以分为横向水平构成的左右结构(含左中右结构)、纵向垂直的上下结构(含上中下结构)以及环状的包围结构(含全包围、半包围)。处理左右结构时,主要注意竖画的处理,如果一个字有多个竖画,则一定要注意竖与竖之间的间距尽量一致,此为书学中的“排”;处理上下结构时,主要注意横画的处理,如果一个字有多个横画,则一定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间距尽量一致,此为书学中的“叠”;处理其他结构时,主要应注意各笔画与中宫的关系,即尽量做到由中宫向四个角位的放射关系,形成相对均匀的角平分。
  当然,汉字的构成,不论是上下、左右还是其他结构,并非绝对对称的,在笔画上,可能是左多右少、上少下多,也可能相反,左右结构中可能又局部地包含上下结构,上下结构中可能又内在地包含左右结构。总之,实际情况要灵活得多。所以,我们既要有各笔画的“平分”意识,更要有“揖让”的意识。即,由于构成汉字的部件在笔画上有多少之分,所以,我们在具体处理笔画的空间关系时,要顺势而为,灵活处置,做到“左少让右,右少让左,上少让下,下少让上”“上紧下松、左密右疏”等等,也就是不要机械地去追求“绝对的匀”,要在动态中去体现“匀”。
  四、齐:纵横若阵谓之齐
  齐,整齐之义。这里主要指在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时,要做到整齐有序,纵横有势。因为一般情况下,汉字书写并非寥寥几字,而是许多字的集合,故须考虑字与字之间的整体排列关系。与书法的要求不一样,以实用为要义的书写,其排列要求恰恰宜追求状如算子的整齐划一,列若方阵,气势恢宏。
  要做到齐,须注意以下几点:
  1.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尽量统一,高矮胖瘦不宜反差太大。
  2.与传统书法的从上而下的纵向书写不一样,今天汉字是从左到右的水平横向书写,所以,须尽量做到字的排列在一条水平线上。
  3.注意字距与行距的处理;一般而言,宜做到“无字距,有行距”。行距以汉字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无字距,方显紧凑;有行距,才现疏朗,整体才有排列感。如字与字之间留有空隙,则会稀疏松散,分散注意;如行距不够,则显压迫壅塞。
  4.留有边距。“上不顶天,下不触地,左不撞墙,右不碰壁。”上下左右离书写页面边线(沿)一般以大于0.5cm的距离为宜,每行的首尾之字宜纵向对齐。全部书写内容所占页面空间以70%至80%并居中为好。
  五、洁:不污不垢谓之洁
  洁,即要求书写的卷面整洁无污染。洁,让人清爽素静,尽得高雅之气。这是书写最直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失去书写卷面的洁,其他均无从谈起。
  造成书写卷面不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书写工具外壳脏腑或破损、漏水掉墨。
  2.汉字硬笔书写,要求枕腕而书,手不净,有汗迹污渍。
  3.有不良的书写习惯,如书写中笔画有重笔、反复填涂、涂改等。
  4.字迹潦草、用笔轻重不一、颜色不一。
  5.书写页面不平整,有折痕,折痕中易藏垢纳污。
  “方正匀齐沽”五字中,前三者侧重于单字微观的要求,后二者则侧重于宏观整体的要求。尽精微而致广大,仅从实用的硬笔汉字书写而言,尤其是初学者,如果能做到这五个字,则书写自不会差矣。同时,这也是学生从书写走向书法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的活动中,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徐艳斌在谈及"数学有效教学的指标"时,将迁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提出。他说,数学
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地面管线及储罐所处环境土壤电阻率低,介质腐蚀性强;储罐的腐蚀问题必然制约油田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经过十余年的摸索,阴极保护技术已经形成规模;通过研究
原油储运期间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大、小呼吸损耗量很大,根据1995年国际石油会议报道:在美国油气蒸发损耗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1980年我国对11个石油企业的测试结果表明油气蒸
【正】2015年1月1日,被喻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和停产整治""行政拘留""查封扣押""信息公开"……这个"带牙齿的法律"力度之强几乎令所有印刷
为了高效开发F区块,部署了F83-P100井.通过对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设计的介绍,对施工中的轨迹控制和井眼清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井的成功实施,为施工同类型井提供了参考资
通过分析套筒石灰窑换热器堵塞机理,认为其堵塞的原因是原料中含有超量的K、Na等有害元素,焙烧过程中的循环富集,使有害物质在换热器中冷却凝固形成堵塞,换热器失去工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