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席卷性的风靡,“教授”这一职业也一扫近年来屡屡以“叫兽”身份出现在各类媒体上的尴尬颓势,成为剩女们花痴伴侣的职业选项。不过来自星星的“都教授”毕竟只是天仙下凡的童话,啤酒配炸鸡的韩式浪漫仿佛癔症的春天刺激,留给人们的也只有肠胃负担。于是纯中国制造的同样以“教授 女王”恋爱为主线的电视剧《大丈夫》带着世俗的烟火味横空出世,以“最萌年龄差”的老少搭配无情撕碎少女般桃红色幻想的同时,也提醒着中国观众:这是一档严肃的婚恋节目。
话题与冲突齐飞,赞点共槽点并存
乍一看,《大丈夫》的剧情并不新鲜,被卫视号称“一集也舍不得剪”显然只是一种地球人都知道的营销手段:“职场美女 非主流帅哥 更年期父辈 家庭主妇姐姐 父母双亡的出轨姐夫 回锅前任 闹场小三”的基本模式与之前大热的家庭剧《咱们结婚吧》如出一辙;偷户口本登记的桥段也似乎成了近年来都市爱情剧的必备单品;诙谐幽默的台词固然精心雕琢,却一如既往地用生命在吐槽;密集堆砌的网络段子也有专注耍贫20年的油腻感之嫌……然而仔细品味,《大丈夫》以先锋感十足的忘年恋作为底料,摒弃已被翻炒无数次的婆媳关系而以新鲜的翁婿交锋为辅料,加上师生恋、姐弟恋、婚外恋等现代都市相对极端的元素调味,用笑点与泪点佐餐,无疑是一锅口味更重、层次更丰富的生活麻辣烫。
此剧将话题噱头与戏剧效果融会贯通,埋设了连环炸弹,试图将人物之间的强冲突做到极致,追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48集从头到尾不给剧中人物一时半刻的清闲:新女婿进门,被大不了几岁的岳父打出来;旧姑爷出轨,被很傻很天真的小姨子赶出门;继女出面大闹“小姥爷”家;老丈人学校大战欧阳教授;一家人联手摆平了老丈人,婚礼上小三又平地一声雷;这厢好不容易翁婿和解,那边又冒出个海外前妻回国搅局;好人岳母在家庭纷争中病发去世,父女关系和姐妹关系降至冰点;老夫少妻的结婚与反结婚刚消停,老妻少夫又掀起新一轮的婚恋攻坚战和阻击战……如此频繁起伏的情节性,皆为满足当下主流荧屏观众早已被娇惯的口味——传统都市家庭剧的一蔬一饭和肌肤之亲早就不能填补他们的胃口,只有把不死的欲望宣泄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标点都散发出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才是赢得起码收视份额的保障。
在“往前一步狗血,往后一步贫血”的双重标准下,《大丈夫》的分寸还算把握得较为妥帖,因此收视率“直线飘红”,网络点击率甚至低调逆袭了《来自星星的你》。除了归功于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咬合之外,还因为剧中主要人物设置的合理性:已是大龄女青年的顾晓珺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敢爱敢恨;姐姐顾晓岩在呵护备至中成长,是缺少发言权的中国传统女性;老丈人顾大海是退休厨师,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顽固,又恰逢更年期,性情暴躁处事极端……因此,当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链条里突然闯进一个满腹经纶、成熟稳重、温柔体贴、几乎是照着“好老公十大标准”之类的网络热帖量身定制的中年高知欧阳剑,离婚数年还带着“拖油瓶”,如此打破常规无疑给顾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了各个角色成体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支撑,由不同利益动机和性格动机触发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得到了合法性解释,尤其前半段的用浓墨重彩表现的“翁婿斗”可谓精彩纷呈,撑起了全剧的半边天。
爱情白皮书之一树梨花压海棠
戏剧冲突只是讲故事的手段,优秀的剧作必须体现出文化自觉。《大丈夫》的夫妻档编剧李潇和于淼作为80年代生人,不仅对吸引眼球的话题有着很强的捕捉力,还具备挖掘话题背后社会成因与文化渊源的功力,显示出更加活跃的信息释放。《大丈夫》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具有较强社会思考力的代表,它敏锐地抓住了“忘年恋”的核心创意,为当下社会变革中的婚恋生态披上了一层情节剧的外衣,直面当代男女关系中的年龄差,探讨严肃的伦理观念话题。相比近年来大量的都市家庭剧,《大丈夫》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为强烈,甚至大胆呈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边缘形态,因此该剧播出后尽管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但诸如“三观不正”“鼓吹老少恋”“二奶合法化的曲线证明”等声音亦不绝于耳。事实上,《大丈夫》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将“老少配”作为简单的噱头,而是试图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思考将这个在传统观念中显得另类的婚恋状态真实地展示出来,不给出是非对错的答案,不论证生理和心理的合理性,而是宣扬一种开放性的价值观——毕竟爱情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我乐意”的个人选择,从而引发讨论,达到话题剧的效果。
在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如今我国人民的自由恋爱往往本着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思想,择偶标准即没有标准,婚恋已然市场化。30岁、40岁、50岁甚至更年长的男性在收入、地位、阅历、个人魅力方面各有千秋,但择偶的第一志愿却惊人的雷同——20多岁的适婚女青年,这就让80、90后的男青年感受到了一种尴尬的威胁。现代都市日益陡增的生存压力和不安全感使男青年面临择偶时的竞争力不容乐观,“市场占有率”也被物质基础更为坚固、思想涵养更为丰富的中年男性一点点蚕食——毕竟现在打着“大叔控”的幌子本质上想找一张长期饭票的妹子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欧阳剑和顾晓珺的爱情设定可谓是纯洁高尚又志同道合,如果抛开外形因素,几乎是“零槽点”的纯爱,年龄差距在二人的关系中只是一个伪命题,这也是对“鼓吹老少恋”一说最有力的回击。
当然,在外貌协会当道的时代,现实主义艺术很多时候也只能为“脸”服务。比起不用怎么演戏都能红的都教授,王志文的外形在《大丈夫》这样一部定位明确的都市家庭剧中毫无疑问略显吃亏,甚至一定程度上淹没了其精湛的演技。对于始终沉浸在其经典形象中的观众来说,不仅在毛发稀疏、满脸褶子的欧阳剑身上无法觅得《过把瘾》中潇洒帅气的方言和《黑冰》中严肃神秘的郭小鹏的半点踪影,更对欧阳剑和顾晓珺的外形脱节严重水土不服,让人难以对“这就是真爱”略带自欺欺人的解释买账,即使是点到为止的亲热戏,也使二人本来情比金坚的崇高恋爱增加了一份“苍孙戏坚果”的不伦感,因此也不乏“吴秀波/张嘉译去哪儿了”的呼声四起。
然而也像顾晓珺对欧阳剑求婚时所说的:我就想跟我爱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般配夫妻。郑重其事得让人无话可说。也是,鞋到底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话题与冲突齐飞,赞点共槽点并存
乍一看,《大丈夫》的剧情并不新鲜,被卫视号称“一集也舍不得剪”显然只是一种地球人都知道的营销手段:“职场美女 非主流帅哥 更年期父辈 家庭主妇姐姐 父母双亡的出轨姐夫 回锅前任 闹场小三”的基本模式与之前大热的家庭剧《咱们结婚吧》如出一辙;偷户口本登记的桥段也似乎成了近年来都市爱情剧的必备单品;诙谐幽默的台词固然精心雕琢,却一如既往地用生命在吐槽;密集堆砌的网络段子也有专注耍贫20年的油腻感之嫌……然而仔细品味,《大丈夫》以先锋感十足的忘年恋作为底料,摒弃已被翻炒无数次的婆媳关系而以新鲜的翁婿交锋为辅料,加上师生恋、姐弟恋、婚外恋等现代都市相对极端的元素调味,用笑点与泪点佐餐,无疑是一锅口味更重、层次更丰富的生活麻辣烫。
此剧将话题噱头与戏剧效果融会贯通,埋设了连环炸弹,试图将人物之间的强冲突做到极致,追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48集从头到尾不给剧中人物一时半刻的清闲:新女婿进门,被大不了几岁的岳父打出来;旧姑爷出轨,被很傻很天真的小姨子赶出门;继女出面大闹“小姥爷”家;老丈人学校大战欧阳教授;一家人联手摆平了老丈人,婚礼上小三又平地一声雷;这厢好不容易翁婿和解,那边又冒出个海外前妻回国搅局;好人岳母在家庭纷争中病发去世,父女关系和姐妹关系降至冰点;老夫少妻的结婚与反结婚刚消停,老妻少夫又掀起新一轮的婚恋攻坚战和阻击战……如此频繁起伏的情节性,皆为满足当下主流荧屏观众早已被娇惯的口味——传统都市家庭剧的一蔬一饭和肌肤之亲早就不能填补他们的胃口,只有把不死的欲望宣泄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标点都散发出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才是赢得起码收视份额的保障。
在“往前一步狗血,往后一步贫血”的双重标准下,《大丈夫》的分寸还算把握得较为妥帖,因此收视率“直线飘红”,网络点击率甚至低调逆袭了《来自星星的你》。除了归功于与现实生活的无缝咬合之外,还因为剧中主要人物设置的合理性:已是大龄女青年的顾晓珺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敢爱敢恨;姐姐顾晓岩在呵护备至中成长,是缺少发言权的中国传统女性;老丈人顾大海是退休厨师,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顽固,又恰逢更年期,性情暴躁处事极端……因此,当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链条里突然闯进一个满腹经纶、成熟稳重、温柔体贴、几乎是照着“好老公十大标准”之类的网络热帖量身定制的中年高知欧阳剑,离婚数年还带着“拖油瓶”,如此打破常规无疑给顾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了各个角色成体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支撑,由不同利益动机和性格动机触发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得到了合法性解释,尤其前半段的用浓墨重彩表现的“翁婿斗”可谓精彩纷呈,撑起了全剧的半边天。
爱情白皮书之一树梨花压海棠
戏剧冲突只是讲故事的手段,优秀的剧作必须体现出文化自觉。《大丈夫》的夫妻档编剧李潇和于淼作为80年代生人,不仅对吸引眼球的话题有着很强的捕捉力,还具备挖掘话题背后社会成因与文化渊源的功力,显示出更加活跃的信息释放。《大丈夫》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具有较强社会思考力的代表,它敏锐地抓住了“忘年恋”的核心创意,为当下社会变革中的婚恋生态披上了一层情节剧的外衣,直面当代男女关系中的年龄差,探讨严肃的伦理观念话题。相比近年来大量的都市家庭剧,《大丈夫》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为强烈,甚至大胆呈现了传统文化中的边缘形态,因此该剧播出后尽管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但诸如“三观不正”“鼓吹老少恋”“二奶合法化的曲线证明”等声音亦不绝于耳。事实上,《大丈夫》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将“老少配”作为简单的噱头,而是试图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感思考将这个在传统观念中显得另类的婚恋状态真实地展示出来,不给出是非对错的答案,不论证生理和心理的合理性,而是宣扬一种开放性的价值观——毕竟爱情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我乐意”的个人选择,从而引发讨论,达到话题剧的效果。
在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如今我国人民的自由恋爱往往本着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思想,择偶标准即没有标准,婚恋已然市场化。30岁、40岁、50岁甚至更年长的男性在收入、地位、阅历、个人魅力方面各有千秋,但择偶的第一志愿却惊人的雷同——20多岁的适婚女青年,这就让80、90后的男青年感受到了一种尴尬的威胁。现代都市日益陡增的生存压力和不安全感使男青年面临择偶时的竞争力不容乐观,“市场占有率”也被物质基础更为坚固、思想涵养更为丰富的中年男性一点点蚕食——毕竟现在打着“大叔控”的幌子本质上想找一张长期饭票的妹子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欧阳剑和顾晓珺的爱情设定可谓是纯洁高尚又志同道合,如果抛开外形因素,几乎是“零槽点”的纯爱,年龄差距在二人的关系中只是一个伪命题,这也是对“鼓吹老少恋”一说最有力的回击。
当然,在外貌协会当道的时代,现实主义艺术很多时候也只能为“脸”服务。比起不用怎么演戏都能红的都教授,王志文的外形在《大丈夫》这样一部定位明确的都市家庭剧中毫无疑问略显吃亏,甚至一定程度上淹没了其精湛的演技。对于始终沉浸在其经典形象中的观众来说,不仅在毛发稀疏、满脸褶子的欧阳剑身上无法觅得《过把瘾》中潇洒帅气的方言和《黑冰》中严肃神秘的郭小鹏的半点踪影,更对欧阳剑和顾晓珺的外形脱节严重水土不服,让人难以对“这就是真爱”略带自欺欺人的解释买账,即使是点到为止的亲热戏,也使二人本来情比金坚的崇高恋爱增加了一份“苍孙戏坚果”的不伦感,因此也不乏“吴秀波/张嘉译去哪儿了”的呼声四起。
然而也像顾晓珺对欧阳剑求婚时所说的:我就想跟我爱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做别人眼中的般配夫妻。郑重其事得让人无话可说。也是,鞋到底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