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除了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重视创设良好的情境,满足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情感需求。
  关键词: 低年级 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重要性
  
  快乐天真是孩子们的天性,玩更是他们时时刻刻惦记着的事情。孩子们想把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变成玩具、游戏,甚至希望老师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伙伴,更有甚者在课堂上也想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知识这一过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会适得其反。因此,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的课堂
  情境,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一、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艺术作品首先要能激发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种思想感情的自然的结果。选入我们课本的许多文章都是文美情深的作品,如果不能在课上创设出良好的情景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调动起来,那么再好的文章教起来也不能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更谈不上实现教学目标了。因此,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是儿童开展智力活动的助推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则是调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基本手段。一堂课情境创设的优劣决定了这堂课的成败。例如我在刚开始教授汉语拼音时,没有很好地把握孩子们的心理情感需求,每节课都直接切入教学内容,由于只考虑课堂教学的进度,有趣的、富有情感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车间,很多孩子上课后不久就不再听讲,我只能不时地停下来整顿纪律,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声音哑了,那几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并没有完成。因此,要想让小学生处于充满乐趣的富有爱的课堂氛围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2.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集中时间最多十几分钟,在课堂上所能坚持的时间就更短了,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所惊扰。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大多能坚持较长的时间,这种坚持有时让人吃惊。所以,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是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我听过一节优质课,这是一节关于写灯的作文课。任课教师首先出示一组蔬果娃娃让学生辨认,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课堂上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娃娃”身上,兴趣也随即被调动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说:“蔬菜瓜果可以做成不同类型的动物,请同学们再看看这幅图。”接着投影仪显示一个南瓜做成的灯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南瓜灯。”“那么你们还见到过哪些灯具呢?”教师接着抛砖引玉,学生也就一步步地跟着教师进入了正题。学生这时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1.创设游戏教学式的情境课堂。做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开发智力、发展语言、活跃生命、强健身心的一项重要活动。把游戏搬到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的情境課堂。这其中教师要做好游戏活动所需的各种准备和教室的情景布置,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在上课伊始和上课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充分利用语文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让学生把问题知识带到家庭、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去寻找答案,为他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快乐的游戏学习的环境。如在一次拼音复习课上,我问学生有没有采摘过苹果,学生回答:“没有摘过。”我顺势再问:“同学们想不想摘啊?”学生回答:“想!”我于是说:“今天王老师把苹果树搬到教室了。”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苹果树,然后在上面贴满了带有声母、单韵母、复韵母的“果子”,我把这些苹果反贴在上面。果树下面放着三个篮子,分别贴有声母、单韵母、复韵母的标签。学生看到满树的果子都想去“摘”,都把手高高地举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就在他们“摘苹果”的时候巩固了汉语拼音知识。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我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了“玩中学”的效果,最终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当角色化。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就是一个指挥家,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和谐地运作起来并且充满吸引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在讲解文章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学生进入状态,进行富有高度热情的学习,教师就要首先进入角色,而且必须先把自己角色化,自己先被文章所感动,自己先进入创设的情境,让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否则,讲解者自己对文章都毫无感觉,听众又怎能有所领悟呢?同时,教师在角色当中也要讲究语言艺术的运用,注重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站在局外,只把小学生当成演员,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必然导致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双重失败。例如,我在上《晨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风、树、鸟和云,我则把自己变成了“晨光”。我给自己和学生分别做了一个头饰,上课伊始我便扮演“晨光”走进了教室,悄悄地在“风”的耳边耳语几句,“风”伸了伸懒腰在扮演“树”的同学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又迅速地读了一句话“风叫醒了树”,就这样依次读下去……最后我们总结在伙伴们耳边说的话的内容时,他们每一个人叫醒伙伴的话都不一样,而且都超过三句。这样,不仅巩固了课文知识,还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而且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那一节课学生完全没有把我当成老师,他们玩得很尽兴,该学的东西都学到了。总之,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就要进入角色,采用各种手段激情入境,以准确的情感来引导和感染学生。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的任务则是要自觉地和学生心理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想想,创设出多种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杨麟.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7,(6).
  [3]陈建华.关于语文课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1).
  [4]陈琳.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