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進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家长认为给学生排座位应该主要参考视力(71.2%)和身高(56.2%),其他因素还包括:性格(41.2%)、成绩(35.2%)、学生之间的关系(28.9%)和学生身体情况(21.4%)等,仅2.9%的受访家长赞同完全随机。 其中,67.4%的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排座位的规则有必要向家长公开说明,66.9%的受访家长建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進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家长认为给学生排座位应该主要参考视力(71.2%)和身高(56.2%),其他因素还包括:性格(41.2%)、成绩(35.2%)、学生之间的关系(28.9%)和学生身体情况(21.4%)等,仅2.9%的受访家长赞同完全随机。
其中,67.4%的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排座位的规则有必要向家长公开说明,66.9%的受访家长建议定期轮换,注重公平公正。受访家长对于班级排座的建议有:鼓励学生表达对座位的意见(54.9%),让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穿插坐(42.4%),老师和学生商量制定换座位的规则(42.0%),参考学生身体素质(30.4%),老师对不同座位的学生给予平等关注(16.6%)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年10月10日)
其他文献
【摘要】视觉语法理论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支撑,为人们深入理解多模态合作、完成意义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氛围系统的三要素:自然饱和度、色温、熟悉度,从视觉语法视角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分析解读其对儿童绘本《走进森林》中人物心理塑造的作用及功能,剖析绘本中小男孩的心理变化是怎样通过氛围系统体现的。 【关键词】视觉语法;氛围系统;心理塑造 【作者简介】胡云豪,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
【摘要】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英语教学应该创设多样的情境,使学生有机会利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主动地依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多元情境,从而烘托英语课堂中的情感氛围,进而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高效学习。 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如下探究。 【关键词】浅析;初中英语;情境创设
区域德育内涵品质提升,需要着力管理科学化、教师专业化、课堂优质化和发展特色化。[1]而德育分管领导和骨干德育教师则是实现以上“四化”的基础。着力建设骨干德育教师队伍,是带动区域德育良性进展的关键,也是教师教育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以“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为研训主体,聚焦重点能力培养,转变研训方式,不断深化对教师德育专业发展内涵的理解,助推教师德育专业成长。一、聚焦“领导力”:引领
摘要:教学的德育性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定性,彰显教学的德育性可以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探寻关键路径。从“历时”角度,应充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用“学科模范”树立学术标杆,将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戏剧转化。从“共时”角度,应充分发挥现实社会事件的德育价值,结合学科育德基因精选全球性事件和本土性事件,并将它们精准匹配,适时采用情境式教学带给学生学习的“在场感”与“触碰感”。 关
年前,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写评论,谈及“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依我看,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读书人没能靠读书解决生计问题,于是义无反顾地信奉“读书无用论”;二是读书人压根没找到读书的门道和乐趣,于是心生倦意,见书头痛。如同我的一个朋友所说“搞文字的人被文字给搞了”,许多读书人也觉得自己“被书搞了”。就是少有人去反思:是不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与书相得益彰? 事实上,读书和学术
【摘要】将微课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有多方面的优势,它有利于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将微课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主要有:精心设计和制作写作教学微课视频、构建以微课为辅助作用的“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创设生动的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注意课堂学习反馈和课后巩固。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微课;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冯艳霞(1969-),女,广东中山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创设宛然如生的情境、巧借绘声绘色的技术、开展小组讨论的活动等方面切入,探讨了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情境;技术;活动 【作者简介】肖业丰,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
设计意图: 散文《蒲公英》篇幅短小,易于幼儿理解与朗诵。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形象地比喻成球、柳絮、雪花,并借助“飞扬”“轻盈”等词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以及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情感。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在成人的引导下能够由浅入深地感知并体验散文所蕴含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及审美情
李宏亮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传统的德育观奉行“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将德育置于智育之上。这一工作思路是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业发展视为两个独立并行的体系,对学生先进行道德教育,然后以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和规范去约束其言行。这种简单、机械的割裂必然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生活的脱节。 德育应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
小丁(化名),12岁。一年级开始,几乎每节课都可以听到任课老师对他的抱怨,说其扰乱课堂秩序;他的座位更是经常调换,因为同学都受不了被打扰;他总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跑遍校园各个角落,并状况不断:不是歪戴帽子拿着小刀在同学身后比划着说抢劫了抢劫了,就是从四楼向下扔小石子,还踮起脚尖看谁会被砸中……鉴于以上种种表现,结合医生诊断,他处于多动症的临界点,所以才如此“好动”。因为好动,同学渐渐和他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