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景观与国外园林景观研究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特定的空间内,通过种植花木以及增设建筑等艺术手段,创作出适合人们游玩、娱乐、休息的美丽境域就是园林。本文对国内外园林的发展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园林 国外园林 研究
  一、对中国园林的研究
  (一)国内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
  在古代,由于思想的影响,园林的建造始终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主要是把大自然中的山水,以及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画卷等聚集起来,这样就会显得园林景观非常的有内涵。我国的古典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皇室、文人、寺院以及邑等四个主要类型。在中国古代北方,园林的类型大多数属于皇室园林。皇室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占地面积广。而在南方,园林大部分是私人的园林,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但是内部的装饰十分考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园林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园林注重历史底蕴,有的则注重风格上的华丽。这些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对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近代园林的主要特征
  由于19世纪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带着工业气息的西方园林融入到中国的园林体系中。在民国时期建立的公园可以大概体现这个时期园林的主要特征,同时一些皇家园林也向普通群众开放,一些富人效仿西方样式去建造园林,但是鲜有成功者,由于西方思想的进入,推动了我国景观园林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园林学逐步涉及到许多领域,各大高校也纷纷创办了园林专业,传统园林以学科的形式在高校开设,逐步形成了以后的综合园林学科。
  (三)国内现代园林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难免会有环境保护上的疏忽,由于中国园林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有着深厚的工业文明底蕴,这就造成了现在景观园林设计的缺陷,一些地区景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对西方园林模式进行生搬硬套,完全忽略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又可以将园林景观的发展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49年到1976年间。在这个时间段内,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开放的园林大多数是一些私人宅院或者是皇家园林,国家对园林的投资也较少。第二个阶段是从1977年到1989年,这时的中国上下百废待兴,园林事业也更是如此,国家对园林景观建设更加重视,对园林景观也加大了投资力度,许多新式的园林涌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园林景观稂莠不齐,这对于今后我国园林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也为现代化的园林指明了方向。第三个阶段是从1990年至今,在这20多年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但是在许多园林景观建造的过程中,忽略了园林与地方人文特色的结合,导致城市特征十分单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及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我国园林景观正逐步向生态化迈进。
  二、对国外园林的研究
  (一)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
  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地中海东部沿岸古埃及产生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及罗马别墅园建园;公元14世纪,伊斯兰园林鼎盛,同时期也出现了印度莫卧儿园林;公元15世纪后期,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理水方式和园林小品产生;到了公元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中轴线对称规整的园林布局;公元18世纪初期,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到了公元19世纪中叶,植物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大量花卉开始在景观中运用。公元19世纪后期,大工业的发展,郊野地区开始兴建别墅园林,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流派的迭兴产生了现代园林。
  (二)西方园林的发展方向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想要改造、控制甚至征服自然,现在现代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国外园林的发展逐渐走向自然、走向生态,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这终究会使其趋近匮乏,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带来了急剧增加的污染,严重的石油危机把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唤醒,人们开始思考环境危机的根源,认识到一味摄取自然资源来扩大生产的资本主义运作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枯竭,因此园林的发展更加注重生态化。
  三、结语
  园林景观是沟通人与自然的有效手段,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园林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时代的不同,对园林功能及外观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吸收先进理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李威红.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J].甘肃科技,2013(02).
  [2]贾长松.浅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环节与措施[J].今日科苑,2012(12).
其他文献
摘要:群众文化是指以群众为主导,自我创造开展的或社会提供的文化娱乐活动。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应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相关的文化设备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馆等。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的开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保障了人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满足了人们精神文明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关键词:知识经济 群众文化 发展 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下,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高群文工作水平成为国家软实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和群文工作的发展坚持导向明确、特色优先、紧贴时代和人才强化的原则,不断将企业群文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关键词:企业文化 群文工作 建设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
摘要:格罗塞对艺术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揭示了艺术的审美性、情感性、自律性与社会性特点,并将艺术的这四个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阐释格罗塞的艺术整体观。  关键词:艺术整体观 艺术审美 艺术表现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具体分析了原始民族的造型艺术、舞蹈、音乐、诗歌、人体装饰等艺术类型,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的基本观点。  第一,原始民族的造型艺术(绘画、雕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有较大关系,中西文化差异较为显著,这直接影响中西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最为直接的表现是中西文化差异影响翻译,这对于中西方进一步交流、文化进一步传播以及互相了解造成一定阻碍。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 谈论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现象的出现,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的各方面差异也逐渐在交流中显现出来,其中较为突出的
摘要: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深远和民族气质的沉淀。就其本身在音乐上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竹笛这门艺术不断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竹笛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对中国影视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竹笛 中国传统文化 影视音乐  一、竹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
目的:1.研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血管紧张素1-7(Ang 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2.制备糖尿病肾脏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
摘要:创新优化街道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的机制体系,是确保群众文艺团队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实践中,街道文化站规划街道“星级”文化团队创建工程,对社区群众文艺团队的服务设施、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社区群众文艺团队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从运行机制上支持街道内各群众文艺团队的有效运行,有效促进街道文化事业发展繁荣。  关键词:街道文化站 基层群众 文艺团体运行机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投资理财是要寻求一个适合于个体差异的合理资产配置方案,来实现大概率的财富保值和增值。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人多不接受专业理财的概念,过度自信之余往往难逃盲从,结果是输多赢少。  近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术业有分攻”的道理,他们开始认识到金融产品的丰富、金融市场的复杂远非一般人士能随意驾驭,便想到了让理财顾问当“军师”。我也在上一期的专栏文章中反复提到:以直接参与股市投资的
摘要:剪辑技术,就是剪辑师对通过摄影机拍摄的素材和各种镜头,经过整理、重组、剪辑和特效等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展示出一部较为完整的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特性的影视和动画作品。剪辑技术的发展历史很悠久,也是随着影视事业的发展而逐渐进步的,剪辑技术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影视作品是否受到观众的喜爱。因此,要掌握好剪辑技术才能为观众呈现一部好剧。  关键词:剪辑技术 艺术特性 影视作品  在当代的影视作品中,剪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