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募资方式看中国古代民众捐献动因

来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w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救灾经费和战争军费,历史上曾出现过以捐纳为主要方式的官府募捐、以佛教寺院为主的宗教慈善团体募资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救助,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慈善事业的主要经费来源。然而,就其捐献动机来看,以捐纳为主要方式的官府募捐建立在功利主义思想基础上、宗教慈善团体募资建立在宗教利己主义基础上、宗族救助建立在家庭伦理道德基础上。捐献动机的功利化和道德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包括直观表象、本源表象、符号表象和图像表象等在内的广义图像意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直观行为,也就是现象学式的观审即“观看”。由于这种“观看”是“与在场者之在场的觉知联
结构的模态等价性是指这些结构上有效性的模态公式恰好相同。本文比较了模型之间的三类关系:同构、P-态射、互模拟,从而得出互模拟关系概括了最大范围的模态等价性,因为模型之间
近来国内外连续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尤其国外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律处理结果引人关注。案例对比分析表明,在对环境污染的执法处罚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