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我灵魂的出口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4号,我离开了福建东山岛,结束了一个月的隐居生活,这也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而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去。
   我曾设想,假如我没有热爱文学、不曾写诗,我不过是个身高150cm的普通乡村教师,可能早就嫁作他人妇相夫教子了。我最终会重复父母的生活模式,在洗洗刷刷、家长里短中度过此生。我不会经历那些跌宕起伏的命运,心灵也将被各种琐事尘封,永远看不见现实之外的天空。
   我的文学之路从写诗开始,而写诗是由于对死亡充满恐惧。当我开始恐惧死亡,我知道我将长大了,因为孩子的世界是不会害怕死亡的,他们只有好奇。虽然那年我不过十五六岁,正值朝气烂漫时,内心却陷入了重重阴霾。
   那是2010年,我刚到长沙读大学,一个最要好的女友去世了。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见证父亲的死亡,可当时我才4岁,什么也不懂,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看着大人们哭泣、叹息、忙碌,我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然而好友的死亡不一样,她与我同岁,她是被人谋杀的,她让我忽然领悟到:有一天我也会从这个世界消失,仿佛从未来过。即便我曾经多么年轻,做过许多事,拥有过许多朋友,我依然摆脱不了死亡,那我又为何而活?既然终归一死,那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曾请教哲学老师,他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从一个小小细胞到长大成人,要经历多少艰辛啊;我去图书馆找了许多探讨死亡的书籍,期盼寻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几乎拒绝了和同学玩乐,独自沉浸在思索的海洋里。直到我读了庄子写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决定用写作来提升自己的生命维度,用文学慰藉心灵,大学期间的诗歌创作,为我的文学之路做了铺垫。去年,我又尝试小说和童话的创作,得到不少朋友的欣赏,我希望用文字构建一个富饶的精神世界。或许是上天眷顾我,或许是湘西这片神秘土地的滋润,让我具有很多人已经丧失的天性,让我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真正的童话不是肤浅空想,不只是拘泥于幼稚故事,同样需要呼应现实,有对生命的疑问与追问。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但也不只是写给孩子看,大人累了,也需要童话。写诗,当然,音乐、绘画、雕塑等许多艺术爱好,都能帮我们拓展生活的空间,可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贫困,根本就没有机会、父母也没有意识让我去学习那些特长。唯有读书写作,不需要花费高昂的物质成本,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陪伴认可,就能开开心心地,很满足地沉浸其中。我想这是上天赐予我的福气,尽管爱好写作的同时,要比常人更多地体验孤独,但也正是深刻体验了那份孤独,才让我更清晰地去感知、认识、修缮生命。
   写作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就目前而言,我人生里最传奇的经历皆因写作而起。尽管,那些经历喜忧参半,但却使我触及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使我对活着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去年10月,由于一篇随笔,我爆红网络,又由于爆红而遇见了他,到今年4月痛失爱侣,我第一次感到身心疲惫。虽然我依旧照常教书,在桃子溪平静地生活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心已不堪重负。不记得深夜里哭过多少回了,有时,就呆呆望着窗外的月亮。我忽然厌倦人群,渴望逃离,想要独自待一段时间。也靠着对写作的热爱,才支撑了我继续生活在偏远乡村的勇气。
   因此一放假,我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湘西,想到陌生的城市去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当然,也是为了完成我和他的约定,将我们的故事写下来,永远珍藏在文字里。
   我托朋友在东山岛找了间海景房,听说所有海洋是相通共融的,而他消失于茫茫大海,或许住在海边,就能更真切地感知他的灵魂吧。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这里拍摄过《八仙过海》《西游记》《左耳》《“我们来了”第二季——东山站》等影视娱乐作品。我曾经去过台湾,到三亚看过海,但东山岛的海水更干净,整个环境也没有很浓的商业气息,夜晚十分安静。面朝大海,我没有空幻的春暖花开,而是感到天地人和的珍贵。大海辽阔广博,那里有自由的海洋文化,它会接纳包容我所有的喜怒哀乐,它也使我忘记了尘世的虚伪与尔虞我诈。
   每日晨起,我会先眺望海上日出,阳光和斑斓的云彩驱散了心中的阴霾。接着,我会跳一个小时的舞,跟随音乐自由舞动,让肢体得到彻底放松;然后开始阅读写作,享受独处时光。30天,我完成了近8万字的纪实小说,我手写我心,希望这部作品能为读者带去新的感动和慰藉。傍晚,我会去沙滩漫步,看浪花翻滚,让双脚踏进波涛里,再读读自己写的诗。风吹过时,就仿佛是他来到了身边,聆听我的心声。
   东山岛的居民也非常好客,有时我下楼买食物,老板娘会很热情地提出帮我煮面,或者邀请我分享自家的水果,还会问我写的书是在写什么内容。就连房屋中介,也会时不时关照我,问我是否缺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不。人世间的温情大抵如此吧,彰显在萍水相逢的细微里。
   为了生活,成年人没日没夜地工作,唯利是图,被欲望驱赶,以致道德滑坡,精神世界变得苍白。尤其是大都市的平凡個体,习惯了忙碌的工作,日复一日沉浸在各种琐碎里,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其实,不妨放慢生活节奏,少点功利、降低点效率,给耐心喘口气。城市虽繁华却让灵魂疲惫,乡间虽清寂却让身心安静;山珍海味也未必幸福,粗茶淡饭却心满意足。而我企求精神丰沛,身体健康,能有一人作伴,栽花种草,舞文弄墨,乐享百味,疏于名利,忽于羽毛。倘若没有人作伴,就以文学为伴吧,有趣的灵魂通过书籍等各种途径,总会走向四面八方的世界。我想写作的意义就是跳出这个世俗圈子,反思文化与历史,升华我们的生活与心灵,给芸芸众生一种人文情怀的关照吧。
   我真希望自己手中的笔充满魔法,能为一个个流离失所的灵魂找到家园,就像一个沾满露水的精灵,能听懂每棵树、每只鸟儿、每朵花、每个人的语言。即便千万年后才有人理解我的文字,也如刹那间相遇!
   隐居结束了,我的心不那么悲伤了,我会继续回到山村教书,有机会还会继续远行。我也会继续保持对写作的热情,心观天下,笔写百态,用文字经营好心中的世外桃源,用作品与万物共鸣。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衰老了,这不是指年龄,而是我的心和灵魂。即便将来我会有丈夫孩子,也丝毫不会影响我对灵魂纯度的追求。尘世间已没什么事能难倒我了,没有我所必须得到的,也没有我所不可舍弃的。我静静地看着这世界,就像狐狸望着月亮、夕阳落入海洋……
其他文献
小城雪前   是一个12月中旬的午间,在中国东北地区一座普通的四线小城,雪前。   迷蒙的天色,让人不能照常透过今天云间的太阳来分辨时间,甚至晨昏,准确地来说,那只是一抹浮在天上可以在今天直视的光,近似于一种不大规则的圆形。由于云层在周围的遮挡,那团光反而比平常可视的范围更大。   代价是它没那么明亮、耀眼了。   由于已到午时,通往拦河堤的小路上已鲜少有人,偶尔会碰到几位头发灰白的长者,
秋末   把煤拉来,炉子安好   被子晒了   把山野的风景多看一会儿   在河流边多呆一会儿   把想念的人再想念一会儿   打個电话   在山顶看鹰,院子里看鸽子   把飘在屋顶的云照在手机里   能放下的就放下   比如鸟放下巢去远方   能结束的就结束   比如苹果停止生长   时间还会继续,我们也要继续   没酒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酿酒   有酒的时候要懂得感恩   不留间隙的白   雪下了
只有鸟   扯下风的肉体,季节忙碌着死亡   只有鸟,催促树林快些飞进歌声   岩石接住了露水,在苔藓里,制造一丝渴望   慵懒渐渐渗入黎明,像空洞的海水   攀上燥热的日头   岩石上,渔船给予网无止的欲望   一只蚂蚁窥破天空的漏洞,岩下昏睡时   将有错误降临   枯萎总是从翠绿开始,春天努力张开翅膀   在腳尖处,发现一枚钉子的痛   飞翔的夜幕   正在经受一次冰雨的忏悔   死亡与超越
主持人:师 飞  书名: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个哲学家眼中的竞技世界》  作者:【美国】詹姆斯·卡斯  译者:马小悟、余倩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詹姆斯·卡斯用“游戏”一词来审视世界,他申言: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的游戏,另一种是无限的游戏。  两种游戏的区别在于,有限的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的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这意味着有限游戏者只能在既定的规则与
〖梦旅人  我害怕的不是时光飞逝  而是一觉醒来  又回到从前  我看见悲伤的人  用泪水洗净了身子  远行的人放下了过往  依然无可挽回  我转过身去  朝着记忆相反的方向  走了很久,直到一条路  拦住了我的去路  一场梦可以走多远  我还是无法说出  梦游者的孤独  仿佛不断回放的默片  谁是我的替身  催着我老去  像流水渐渐淹没了倒影  〖马祖三日  台风接踵而至,时间  在狂风暴雨中加
“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古代的“坐”与现代的“坐”并不一样。在秦汉以前,“坐”的概念比较宽泛,“坐”、“踞”、“跪”、“拜”等都属于坐的范畴,这是当时最合乎礼仪的坐姿。“坐”,又叫“安坐”、“正坐”、“跪坐”,成语“正襟危坐”里所说的“坐”,指的就是这种坐法。  安坐,是早期最体面的一种坐姿,即以膝居地,小腿平置于地,臀部贴于脚后跟。据考证,安坐源于神灵安置受祭的特殊姿势“尸坐”,是一种
人类都是早产儿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一脸懵,都是十月怀胎满月出生的,为什么说是早产儿呢?实际上这就是解放双手直立行走带来的弊端或者说付出的代价,地球上的生物起源于海洋,最终硬骨鱼爬上陆地发展出四足脊椎动物,都通过尾巴来控制平衡。  其实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生物的结构还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人类随着发展进化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这意味着产道会变窄,增加了难产的风险。人类的相对脑容量是最大的,因此都拥有大脑
当空旷的古道上传来马铃铛稀疏的声响,我独坐山脊,极目四望,在甘南以南,在羚城腹地,从当周草原到舟曲,从圣地到庙堂,我游弋的空间和时间像一张网格,嵌入人生的参悟和修行。是的,这一切仿佛又挟裹历史的印迹和迷雾,被北风吹拂,被春雨点拨,被日光照耀,被冬雪收藏。是的,茶马互市的兴盛大抵滥觞于此,这条使我永遠热泪盈眶的道路,是朝圣者的诗篇,是身体丈量的里程,是一册山河里的涓涓溪流。   是什么化解了内心弥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多位成年人的大脑扫描结果,特别是观察了一种伴随年龄变化的大脑代谢过程后,他们发现基于这些代谢水平,平均而言,女性大脑比同龄男性大脑年轻3岁。  虽然这项发现仍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但如果这是真的,研究人员推测,拥有“年轻大脑”,可能对女性的大脑提供“与年龄相关变化的某种程度弹性”。  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该研究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随着
看惯俗常物事,无非是怀念里的旧,时光里的久。无非是簇新的事物延续旧物的生长。最后,生和死都一同变旧。  我看到院子的門往往虚掩。  一些早晨,或者饭后,事物出现幻象。我走进软草:没有移动的日常混杂了干草的气味。在软草,一年就是一天,父亲就是母亲。一阵风吹,风中有人叫我的名字,我看见我睡在一个木凳上。睡姿滑稽可笑,却又从容自得。我想,这小小的木凳应该是棵年长的树,我在树上,时间从树间跌落。而天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