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台河市坤达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点多、面广、工期长、人员复杂及施工条件较差等特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对水利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从而给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关键词:水利;现场;施工;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努力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完善安全管理方式,做好安全监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及時有效的消除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安全隐患,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水平。
1.水利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切实落实责任制
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任务分工,就会导致施工出现无指导、无监理的混乱现象,进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现场的监管措施和手段指导不到位,导致项目的建设,不能安全和有秩序的进行,给工程的埋下巨大的隐患。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是项目工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必须按照图纸结合有关监管规定进行有序建设。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和应用时有工程特性不匹配,并没有立即通知设计单位技术协调,只是凭借个人的经验,自我,任意修改建筑设计,从而在设计后工程图纸和实际建设不一致,出现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等不利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有序的施工现场。大多数项目存在过于追求速度的倾向,很难控制项目建设的质量。
1.2施工材料不合格
施工材料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施工材料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工程质量逐步形成的过程。当前,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在采购之前并没有对同类施工材料进行详细对比,这就使其无忧优先选择性能更为优良的材料。施工材料购进之后,没有依据材料性质分类储存,而是随意堆放在施工现场。这就使一些相互之间可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的性能发生了改变,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些钢筋不具备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在购买过来之后,很多都被对方在空气中,以致于在施工之前就发生了锈蚀,性能大大降低。还有些施工人员在搬运施工钢筋时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随意碰撞,严重破坏了钢筋表层的保护层,造成坚固度的降低。以上种种不良行为都造成了水利项目施工中材料质量的下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1.3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施工单位在配备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往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安全施工管理能力弱化。此外,施工单位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不够,许多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现场的三级安全教育中,连起码的班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都未进行教育,从而造成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生产素质普遍欠缺。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招用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适应性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1.4监理力度薄弱,监理责任心差
由于水利工程工期较长、难度大,而且施工环境和地理位置复杂,导致缺乏有力的监督手段。目前主要采用安全质量抽查和备案等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督还缺乏必要的技术方法和法定手段。另外,监理队伍不够完善,有些监理人员安全缺乏相关的技术,甚至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施工规范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成为施工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2.加强水利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积极落实“三位一体”控制制度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综合施工、监理、设计、监督等职能,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监理符合工程特点的质量保障制度,健全“三位一体”质量控制制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监理单位必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依照水利项目实际情况创建质量控制制度及质量控制机构,严格落实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水利部门法规、国家法律,严格执行监理合同,签发施工图,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措施及组织设计;指导并促使质量要求及标准的实施;积极参加项目质量检查、质量验收及事故调查。第二,淡季部门应不断完善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对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设计方案审核、批准及会签制度,重视设计技术交底程序,及时了解施工现场详情,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第三,施工部门应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完善质量保障制度、质量考核与责任办法,依照质量责任制度完成设计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重视质量验收工作,真正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总之,在水利项目施工中,人工、材料、设备、机械、设计、监理等因素都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进而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质量。
2.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活动中,辅助材料与工程材料,都是组成水利项目实体。所以,规范施工材料进场之前的取样检测检验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其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项目多的特点。只有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常抓笔U 写、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把好质量关。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管理机构,应对购进的施工材料、半成品、构建等,构建合理的取样送验与验收制度,禁止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例如机电产品、机械、金结、钢材、水泥等是否具备试验报告、质保书、合格证。砂浆、混凝土必须具备资质的检验单位出具的试验试块报告及配合比。但凡没有达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都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砂浆试块、混凝土应在监理人员监督下进行取样制作,并得到监理人员的签字许可后才能进行试验。中间产品、原材料的检测应该完全符合有关质量评定的具体要求。
2.3逐步健全监理制度
工程监理可促使施工企业在水里工程施工中不断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有助于对投资目标、工期、施工质量的高效控制,降低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状况的发生。但是因为我国建筑工程中实行监理制度的时间过段,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为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理效果,必须逐步健全监理制度。监理制度应涵盖与监理人员素质、行为、职责等有关的所有内容。比如,应明确规定监理人员资格,确保每一个监理人员都能持证上岗。应制定严格、合理的监理培训计划,常态化对水利工程监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坚决杜绝监理队伍中存在监控力弱、素质低下、责任心不足的人员。应规范监理市场,工程监理应该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事业单位,不可挂靠在某些行业或者部门至此啊。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应借助招标形式选择出有实力、有资质、信誉好的监理单位,抵制并防止“同体监理”。监理人员在对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理时,应恪尽职守、严格依照监理规范办事,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3.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期长、面广、环境特殊等各方面因素,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有关施工单位、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奠定基础。只有做好监督检查、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等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付晓明.对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浅析[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01)
[2]孙洪达.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2008(32)
[3]张磊,蒋裕丰.基于粗糙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点多、面广、工期长、人员复杂及施工条件较差等特点,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本文主要对水利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便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从而给施工单位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关键词:水利;现场;施工;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个由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复杂系统,努力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施工企业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完善安全管理方式,做好安全监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及時有效的消除可能导致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安全隐患,提高水利水电施工的质量水平。
1.水利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切实落实责任制
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任务分工,就会导致施工出现无指导、无监理的混乱现象,进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现场的监管措施和手段指导不到位,导致项目的建设,不能安全和有秩序的进行,给工程的埋下巨大的隐患。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是项目工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必须按照图纸结合有关监管规定进行有序建设。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和应用时有工程特性不匹配,并没有立即通知设计单位技术协调,只是凭借个人的经验,自我,任意修改建筑设计,从而在设计后工程图纸和实际建设不一致,出现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等不利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有序的施工现场。大多数项目存在过于追求速度的倾向,很难控制项目建设的质量。
1.2施工材料不合格
施工材料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施工材料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工程质量逐步形成的过程。当前,很多水利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材料,在采购之前并没有对同类施工材料进行详细对比,这就使其无忧优先选择性能更为优良的材料。施工材料购进之后,没有依据材料性质分类储存,而是随意堆放在施工现场。这就使一些相互之间可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的性能发生了改变,对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些钢筋不具备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在购买过来之后,很多都被对方在空气中,以致于在施工之前就发生了锈蚀,性能大大降低。还有些施工人员在搬运施工钢筋时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随意碰撞,严重破坏了钢筋表层的保护层,造成坚固度的降低。以上种种不良行为都造成了水利项目施工中材料质量的下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1.3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施工单位在配备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往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安全施工管理能力弱化。此外,施工单位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不够,许多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例如,有些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现场的三级安全教育中,连起码的班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都未进行教育,从而造成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生产素质普遍欠缺。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招用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适应性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1.4监理力度薄弱,监理责任心差
由于水利工程工期较长、难度大,而且施工环境和地理位置复杂,导致缺乏有力的监督手段。目前主要采用安全质量抽查和备案等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督还缺乏必要的技术方法和法定手段。另外,监理队伍不够完善,有些监理人员安全缺乏相关的技术,甚至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施工规范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成为施工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2.加强水利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积极落实“三位一体”控制制度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综合施工、监理、设计、监督等职能,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监理符合工程特点的质量保障制度,健全“三位一体”质量控制制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监理单位必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依照水利项目实际情况创建质量控制制度及质量控制机构,严格落实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水利部门法规、国家法律,严格执行监理合同,签发施工图,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措施及组织设计;指导并促使质量要求及标准的实施;积极参加项目质量检查、质量验收及事故调查。第二,淡季部门应不断完善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对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设计方案审核、批准及会签制度,重视设计技术交底程序,及时了解施工现场详情,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第三,施工部门应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完善质量保障制度、质量考核与责任办法,依照质量责任制度完成设计工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重视质量验收工作,真正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总之,在水利项目施工中,人工、材料、设备、机械、设计、监理等因素都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进而最大限度提高施工质量。
2.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水利工程施工活动中,辅助材料与工程材料,都是组成水利项目实体。所以,规范施工材料进场之前的取样检测检验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前提条件。其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项目多的特点。只有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常抓笔U 写、齐抓共管,才能真正把好质量关。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材料管理机构,应对购进的施工材料、半成品、构建等,构建合理的取样送验与验收制度,禁止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例如机电产品、机械、金结、钢材、水泥等是否具备试验报告、质保书、合格证。砂浆、混凝土必须具备资质的检验单位出具的试验试块报告及配合比。但凡没有达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都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对砂浆试块、混凝土应在监理人员监督下进行取样制作,并得到监理人员的签字许可后才能进行试验。中间产品、原材料的检测应该完全符合有关质量评定的具体要求。
2.3逐步健全监理制度
工程监理可促使施工企业在水里工程施工中不断提高管理与技术水平,有助于对投资目标、工期、施工质量的高效控制,降低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状况的发生。但是因为我国建筑工程中实行监理制度的时间过段,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为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理效果,必须逐步健全监理制度。监理制度应涵盖与监理人员素质、行为、职责等有关的所有内容。比如,应明确规定监理人员资格,确保每一个监理人员都能持证上岗。应制定严格、合理的监理培训计划,常态化对水利工程监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坚决杜绝监理队伍中存在监控力弱、素质低下、责任心不足的人员。应规范监理市场,工程监理应该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事业单位,不可挂靠在某些行业或者部门至此啊。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应借助招标形式选择出有实力、有资质、信誉好的监理单位,抵制并防止“同体监理”。监理人员在对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理时,应恪尽职守、严格依照监理规范办事,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3.结束语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期长、面广、环境特殊等各方面因素,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有关施工单位、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并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为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奠定基础。只有做好监督检查、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等工作,才能真正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付晓明.对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浅析[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01)
[2]孙洪达.水利工程施工安全及其管理[J].科技信息.2008(32)
[3]张磊,蒋裕丰.基于粗糙集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