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与Topic Discussion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型教学是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中要设计好topic discussion,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以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型教学 topic discussion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探究型教学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 英语教学中运用探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方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只能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遏制。素质教育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探究式教学正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
  在探究型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模式多年不变,致使不少学生对学习英语缺乏激情,学习效果一般,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创新英语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 探究型教学的理论来源及基本要求
  
  其思想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杜威的新教育思想,其理论依据是1、创新教育思想。2、主体教育理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师生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来正确选择探究的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知识,提出假设,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解决问题。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不可越俎代庖,而是在必要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指导。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一般要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对单一问题的探究到对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全局过程的探究。
  
  三、探究型教学在Topic discussion 中的渗透
  
  笔者任教五年一贯制高职的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为《大学英语》(精读)。为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笔者在教学中常设计一些Topic discussion,运用探究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在教学《College English 4》的“Why Do We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一文时,我在阅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设计了一些话题(topic)让学生探究。
  如:在pre-reading环节,我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背景知识,为后面的阅读埋下伏笔,设定了如下topic让学生去探究。
  1.What do you think our earth is like?
  2.Why do you believe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itle?
  4.Try to find out the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arth figure.
  这几个话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层层递进的,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话题1学生很快能给出答案(It is round.),话题2~4是让学生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对提出的问题给出可能的答案,有的学生阅读了课文,查找了《地理杂志》等书刊资料,有的学生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几乎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学生有的把结果做成了表格,有的甚至做了漂亮的课件,在随后的一节课的课堂上呈现给大家看。这样,抽象的语言变形象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While-reading环节,在语言点、句法等的讲解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熟悉了,这时我为了更多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在深层阅读上,我设定了如下话题让学生探究
  1.How does the author refute the Flat Earth Theory?
  2.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y are we so dependent on experts for our knowledge?
  3.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books or experts?
  Do you ever think of any ways of testing it?
  第1个话题跟阅读的课文有关,在语言点讲解完之后,学生很容易回答。第2和第3个话题让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里各抒己见,尤其是第3个话题,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讨论完毕,各小组代表发言,之后,我把他们的结论归结如下:
  A man’s knowledge consists only of two parts that which comes from direct experience and that which comes from indirect experience. All genuine knowledge originates in direct experience. But one cannot have direct experience of everything nor is he able to test everything. As a matter of fact, most of our knowledge comes from indirect experience. So we get information from books or experts. Man should respect the views of true experts, but he should test their theories and compare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order to arrive at a truer perspective. Then and only then can man truly become an intelligent thinking species. 这种topic discussion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获得了重要信息。
  如:在Post-reading环节,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设定了以下话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1.Comment on the remark that this is a credulous age.
  2.Let the students imagine that he has just met with someone who insists that the earth is flat. List as many as possible of persuading that he is wrong.
  学生们此时会再回顾学过的课文,将学到的知识为己所用,并进行扩散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会聚各自的观点,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此时的任务是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要求学生分析 how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后,写一篇命题作文“Why Do People Swim?”,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作文,能够喜欢写,有得写,写得好,提高了写作训练的实效。
  
  四、探究型教学过程中进行topic discussion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1.围绕教材精心设计探究的话题。英语教材各个单元的教学要点不同,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设定话题让学生探究,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根据教材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来设定需要学生探究的话题,探究的问题要具有新颖性,而不是漫不经心的发问。要杜绝为了探究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的做法。
  2.问题的设计要兼顾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要有一定的难度。
  在授课中,设计合适的讨论题,是讨论成败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因此,在设计讨论题时,必须要难易适中。探究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讨论题才有吸引力,学生对它感兴趣了,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
  3.正确认识探究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将分别以导师和主人的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讨论和对话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教师和同学进行广泛对话。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在全班陈述组里的意见。教师不对任何一方的观点予以评价,教师的观点也仅供学生参考。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对于扩散性问题的处理的原则是:这种问题的典型是“对某某问题的解决,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它所追求的目标不是问题正确的解答,而是使学生产生或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这种问题的回答,有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再现,但它所追求的却是具有更为重要价值的独创性见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回答,并显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特别是那些出于教师意外的回答的正确性不要轻易做出判断。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为了牢固地掌握结论,需加强巩固训练环节。训练时,注意采用灵活、有趣、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
  4.合作学习显得尤其重要。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而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 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展示其创造力。
  当然,提倡形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其次,处理好集体教学和小组学习的时间分配。第三,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第四,注意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使小组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的同时,个人及小组群体分享成功的快乐。第五,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
  将探究型教学渗透在topic discussion中是英语教学的新尝试。topic discussion中探究型教学实现了如下目的:1)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5)有利于学生英语技能(听、说、读、写)的提高。6)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探究型教学摆脱了习惯性的教学思维定势的束缚,更加科学地导学施教,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去年六哥听说北京城郊的读库库房可能要被拆除,也看到北京其他街区贴出告示来说,如果要拆,要求15天内必须搬走。这样大的库房显然不能在15天内全身而退,所以在拆和不拆两种可能性里,他只能赌一把,并且选择了会大费周章但至少更保险的一种——主动搬离。  几位老前辈趁机把他叫去耳提面命,让他不要再自己做库房了,交给第三方物流吧。结果他非但没听,还把库房升级了。六哥说,反正他和六嫂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追求,
冒险飞行:我们都知道旅途的尽头是什么  乘飞机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日常、普遍和便宜。人们从旅途中归来,抱怨安检站无休止的排队、机上拥挤的空间和糟糕的三明治。加上对于气候的良心不安,飞行似乎从一个梦想变成一场噩梦。没人料到一场真正的烦恼来了:新冠病毒。现在飞行重新成为一场冒险,但并不美好。民调机构Civey受《明镜》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3.4%的德国人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因公或因私乘机。即使在经
士兵们手里的武器就是阿富汗当代史的最好写照。自从美国人进入这个国家,阿富汗国民军的士兵就拿起了精密昂贵的M-16,扔掉了原来皮实便宜的AK-47。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国防力量由陆军和空军组成,陆军即国民军,是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更换武器只是凸显美国在阿富汗影响的一个小插曲。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并在这里建立了十余年的统治,直到冷战结束,苏联势力才被逐出阿富汗。苏联人走了,但和平并没有
引子  深秋十月,微风掠过孙武湖,波澜不惊。夕阳的余晖下,26件雕塑在湖边的开阔地静默着,摆开阵势,等待检阅。    两千多年前,在屹立着这群雕塑的广阔而富饶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孙武。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离开齐国,到了南方的吴国过起隐居的生活。孙武在他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
帕维尔·阿努汝叶维奇·舍夫琴科  1954年生于列宁格勒,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是俄罗斯著名的雕塑家。俄罗斯最优秀的动物雕塑家之一。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银质奖章”。  1979年列宾美术学院毕业,毕业作品是由苏联著名雕塑家М.К.阿尼库申指导的《十二月党人》。自1980年以来。他主要以铜、合金、不锈钢和玻璃为材料,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其作品在欧洲多国展出,并多次在俄罗斯和国际雕塑
[摘 要]高职教育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通过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的引导,明确了办学方向和教学改革思路,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本文通过对高职经管实践教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转变实践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以实践和教学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技能强化为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经管专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经管专业;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利用人物语言欲
摘 要 伴随着大众化的普通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为高校教师的需求呈逐年递增的上升趋势,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 需求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0)04-0046-01  1 新时期高校青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曾做过一个试验,让所有志愿者在身上都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以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结果并不让他感到意外:在这一天中,几乎每人每10分钟的谈话里,就会出现3个谎言。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被谎言包围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在说各种各样的谎言。而且,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我们说谎是不加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真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说谎都不用打草稿!”  
文学家刘再复被称为“漂泊的思想者”是名副其实的。这位80年代的风云人物在海外漂泊了30年。他当初既没有像某些漂泊者那样亢奋,后来也没有像他们那样颓唐。他始终在创作、在探索、在思考。  去国以来,他把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用笔记录下来,出版了7卷、数百万字的《漂流手记》。不仅如此,他还反思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和李泽厚一起系统地提出了《告别革命》的主张。不管你是否认同这个主张,至少说明漂泊中的刘再复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