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教学—陶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艺教学计划制定要在中小学生课堂中实行。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精神,让中国陶艺历史得到传承,取其精华,取其糟怕。改变传统的只在课堂上以讲授法的方式传承陶艺,转向教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泥的性质。
  【关键词】 中小学陶艺;兴趣;传承创新; 实践;亲子互动
  【分类号】J527-4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塞德兹
  有幸置身如此学堂雅静,对于求学者和执教者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陶艺给我一种心欲静而风不宁的感觉。如今的中国社会已非同于往日,无论年龄大小都因平日事物或杂念的袭扰。对于教学课堂的本源最难于静心,遗忘了中国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忽视了传承的价值观。
  亚洲在世界陶瓷历史中有重要篇幅,19世纪之前的古中国就有陶瓷大国盛名之称。20世纪,日本陶瓷取得突破的成就,影响世界的陶瓷的发展,最有魅力的地方则是“禅”意,如八木一夫和铃木治的作品。“禅”源于中国,自达摩初祖到慧能六祖直到今日,禅在中国开枝散叶。延绵不绝。发挥了淋淋尽致。
  中国的陶艺发展的最精彩莫过于在茶道上发挥,在长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瓷的品质:明如镜、白如玉。受污不侵其洁;经火不变开形;入土千年不朽不锈。有土的芬芳,水的灵秀,玉的圣洁。结合儒家文化的“君子观”表达在中国的瓷器中,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情感,引起中国人甚至世界的共鸣。但在市场的利益潮流下,也逐渐往下坡路走,陶艺商品化则是社会原因,博物馆里盛名的也许只有从唐朝到清朝时期器品,由于一些战争,所剩的古代陶艺品也寥寥无几,给我们现在学生普及的或许只有有长安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如何让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人不仅更精良,多思维、更宽广、更具有创造性。在现代教育课堂中陶艺课程仍是缺乏。所以我在美术课堂安排上应该将陶艺课程纳入美术教学有如下安排:
  (一)陶艺课程将;单一“讲述法”转变为“讲述法和实践法”
  在中小学生的印象中能与“泥”接触的时间莫过于童年时期玩泥巴的时光。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要将这天性转变为对陶艺发展的兴趣爱好,如何让学生在学陶艺的过程中表达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通过作品的方式呈现,还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结合。
  如何将单一的陶艺课程“讲述法”转变为“讲述法和实践法
  学校要为陶艺课程准备陶泥的材料和课室(如果资金充足可以准备拉坯机等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当然也有出现一些问题或质疑的声音。例如学校可以是不是将橡皮泥课程代替陶艺课程?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坚决要找出答案。首先对于橡皮和泥巴的概念要分清。橡皮泥虽然和泥巴性质是相似都是柔软,但是学生玩橡皮泥制作一些简单的物体那是美术课程中的手工课。学陶艺”要本着“造物”思想,静静地与水、火、泥土为伴,延续中国器物文化和造物精神,体验当代语境和图式,通过作品来体现当代陶艺的气质和品味。陶艺课程是传承中国陶艺的发展,而且陶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都是相当高的。传统的讲授法与实践法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陶艺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学生的陶艺文化素养。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大大提升。
  (二)学校 老师 家长 社会 四个方面相结合,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学习陶艺的新环境。
  陶艺课程的改革推进,是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努力。学校开发陶艺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本校的特色,更应该注重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开發陶艺课程可以积极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合作,打破从传统单一的学生上课转向学生与家长参与,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沟通问题日益加重。原因无非是家长工作问题和缺乏对孩子的关注。而学校的陶艺课程正可以解决家长与孩子生活上沟通的问题,学校陶艺课堂每周至少有一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中。在课堂中可以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以及短处,扬长避短。社会舆论能力可以为陶艺课程进行推广。
  (三)学校发展本校陶艺特色。
  对于当代陶瓷艺术而言,“实验教学”是常常被提起的话题,陶瓷艺术的学堂源于作坊匠艺的传授,是需要上手劳作的教学。而学校不是手工作坊,是普及陶艺知识以及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勇于探索的地方。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陶艺活动,例如跳蚤市场,学生可以以简单的交易方式,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大众市场,体验生活的乐趣。
  发挥学校的特色能在众多学校教育中脱颖而出的手段。南宋思想家、理学家朱熹(1130-1200)在《观书有感》中曾有鲜活的设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阐述的是事物发展需要的源头不断注入。陶瓷艺术的作品很多,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泥条和泥片成型比较适合,学校发展陶艺课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才能在众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
  总结:学校创办陶艺课程意义思考,一方面是对艺术教育的剖析,另一方面是對陶艺教育展开讨论。是美术课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新课程的构建,可以反馈教育,并孕育出新的思想,从而滋养课堂雅静,莘莘学子身入其境,犹如沐浴春雨。
其他文献
摘要:动画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并且蓬勃发展的产业,因此我国对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就需要不断的培养专业人才。但是在我国的动画产业中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专业人才难的“两难现象”,要解决这一现象就要不断的提升动画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改善高校的动画专业的教学水平,而动画专业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材研究和提升是高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动画专业教学案例及电子教材研究与制作,以
摘要: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在当代职业教育教改中备受关注,从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研究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学法研究、教学设计研究,都是为改善职业教育教学现状和教学关系而开展。本文围绕职业教育的教与学关系、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和综合素质提升途径加以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正文:  近年来,教与学的关系备受争议,教学改革中西合璧,师资队伍建设是
摘要: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为分析对象,對学院目前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收集相关的资料。采用定量的方法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独立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1  近年来,独立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而独立院校的发展壮大也使得自身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许多独立院校会从外校聘请大量的教
【摘要】: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盛行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即微文化应势而生。本文在阐释微文化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政治观培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政治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课在高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教育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能为乡镇学生带来兴趣和更加直观的感受,能够大力激发师生学习交流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有利于攻克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在老师十分容易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乡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创设促进
摘要: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课程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将FPGA仿真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FPGA仿真技术的引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传统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对FPGA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FPGA;实践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TN791-4  一、目前FPGA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数据挖掘的兴起和蓬勃发展,该技术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除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很多传统产业同样需要数据挖掘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常见的基本算法,然后以电子商务和用户节点特征挖掘为例,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煤矿产业中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方法,旨在启发更多的传统产业通过数据挖掘手段加快信息处理过程,提高信息整合效率。  关键词:数据挖掘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議题。本文探讨了以绩效为核心的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模式、考评制度等相关内容,并针对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 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经过多年的高等院校体制改革和建设,我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