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专业报的生存空间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专业报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发行量和影响力大幅萎缩,甚至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消亡的悲哀。当前条件下专业报何去何从?是努力拓展生存空间还是任其消亡?笔者试图从专业报的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应对竞争等方面做些浅显的分析。
  
  一、当前专业报存在的问题和生存现状
  
  197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给专业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专业报更是蓬勃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政府下属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竞相办报,各类专业报林林总总达数千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格局。此后经历了报刊整顿和禁止摊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及竞争的加剧,专业报日渐萎缩,失去了曾经有过的风光。
  1.专业报发行量小、辐射力弱。一些单位和企业仅几万人或数千人也能办起一份专业报纸。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些专业报的发行量仅上万份,有些甚至几千份,主要刊登本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活动和信息,职工和群众不愿订、更不愿看,报纸辐射力和影响力低下,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靠摊派或变相摊派发行,加重下级单位负担。由于专业报发行的范围大多数限于本单位或本系统内,为了达到一定的发行量,上级往往下发文件指定下级单位订阅数量并作为年终的考核指标,有些单位经济状况较差,甚至连发职工工资都有一定困难,但为了完成这项硬任务还得勒紧裤带。
  3.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报社是一个业务性很强的单位,而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专业报专业人员很少,一些人靠关系、走后门进入报社,真正学有所长、报社急需的人才又进不来,编辑记者素质不高,办报质量可想而知。
  4.报纸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竞争力弱。受单位或部门信息源不足的制约,专业报办成日报的极少,往往是周三、周二、或者周一,报纸出版的周期长,新闻往往成了旧闻,和日报、电视、网络媒体竞争处于劣势,也更加重了专业报生存空间的窘迫局面。
  
  二、问题存在的几点原因
  
  1.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是造成专业报繁多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一些单位、部门和企业统管本单位部门的一切,办专业报也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客观上形成了本单位、本部门、本企业内的小社会,由于市场份额有限,专业报的竞争力、辐射力较弱。
  2.一些专业报的事业单位的性质客观上使其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长期以来,包括专业报在内的报刊大多属于事业单位,由上级部门给予经费、人员等支持,不必担心人员工资、待遇、发行等问题,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办报人员客观上不会过多考虑报纸的未来。而当形势变化、把其推向市场的时候,才发现它还在襁褓之中,一旦断奶根本没有市场竞争的能力。
  3.报纸质量低下。由于大多数人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更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专业报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提升报纸质量的空间。在当前条件下,没有质量就是没有占有市场份额的机会,剩下的只是望而兴叹的失落和悲伤。
  4.政策和形势的变化使得专业报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经过报刊整顿和禁止报纸摊派发行,原本靠上级单位拨款支持的专业报的生存举步维艰,由于大多数专业报的自身创收能力有限,加之人员队伍包袱过大,专业报普遍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解决专业报生存空间的建议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果敢行动。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对大环境改变的准确把握,专业报就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改变固有的观念,学习掌握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竞争中磨炼提高,努力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2.充分发挥优势,在做精做深上下工夫。与社会类报纸相比,专业报虽然受众较少,但也有熟悉本行业的优势,专业报可以不与日报类报纸比时效性,但可以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的原则,就某个话题做深做透本专业的文章,从深度和广度上赢得竞争优势。
  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俗话说,艺不压身,多一项技能就多一项生存的本领。专业报的从业人员更要有时不我待的意识,从现在做起、自我做起,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报纸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4.树立精品观念。报纸整体水平的提高,是靠报纸的各个栏目来体现的,没有精品栏目的支撑,就没有高品位的报纸,反之亦然,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专业报闯市场的信心和勇气。
  5.抓好策划,找准定位。当前,市场整顿和禁止摊派决定了专业报重回老路是不现实的选择。大的形势虽然对进一步拓展专业报的生存空间有所影响,但只要找准报纸定位、抓好策划,更新专业报的内容和形式,就能以实力拓展报纸的生存空间。
  6.勇闯市场,别无选择的出路。当前的报纸都处于竞争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竞争还将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现状,专业报没有退却的余地,早跨出市场一步,就多了一次生存机会,关键是看有没有勇气,还要把握好机会。
  (作者单位:郑州黄河报社)
其他文献
在媒体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的"重量"愈显重要;单枪匹马的消息已显势单力薄,许多媒体想方设法采用集中策划的方法,体现编排思想、报道意图,以使新闻产生集束效应,凸显媒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跨期(年度)的情况下,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新闻理想是个很老的话题,在电视娱乐化的今天,笔者以自己的积累,谈谈电视的高端产品。它们来自海外媒体的启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对接。
印度洋海啸才过去不久,“卡特里娜”飓风又在2005年8月底席卷了美国南部三个州,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称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世界各大报纸头版以及
经过多年发展,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已从最初单一的货物贸易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互利合作格局。双方贸易投资需求推动两国金融合作进展迅速。本文从经贸合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