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状况的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教育”即启蒙、发掘、开拓人的设计思维,即把人对事物的感性形象思维上升到理性逻辑思维的过程。①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教育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的设计、设计教育起步较德国、日本等设计发展成熟的国家晚很多。因此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受到国外先进设计、设计教育的影响较大,从设计教学到设计理念均受到了外来思想的影响。但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也正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教育、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中国高等设计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人文学科及应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高等设计教育;发展;转化;基础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J509.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0-01
  一、中国现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一)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知。
  中国设计教育的落后,除了历史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设计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设计教育的地位、作用没有充分的正确的认知。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设计师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对产品的从无到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设计师被认作是外观设计师、制图师。在当代世界经济的竞争中,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竞争的胜负。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到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二)基础教育环节薄弱。
  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教育紧密相关,且需面向大众。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在儿童时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悟力、理解力、观察力等。而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之间缺乏连贯性和普及性。因而也就不能将美术基础教育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灌输给学生,造成美术基础上的缺失。
  (三)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陈旧乏新。
  1.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过时、陈旧。
  很多学校到目前为止仍在照搬传统模式、套用他人模式。艺术设计是一门更多地强调创新和个性的学科。讲授—演示—练习—展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学生设计思路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自我个性等。
  2.对艺术设计理论的不重视。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艺术设计理论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设计视野狭窄,缺乏对作品的审美参照。换言之,不懂得美,怎么设计出美的产品。但现在多数设计教育虽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安排,但重视程度和应用率却不够。这就导致了学生的“手高眼低”。
  3.教学与实践的分离。
  艺术设计不能与实践相分离,更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在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关注市场,以市场的变化带动教学,在实际的市场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是若干元素的集合体,因此更需要在社会的大熔炉内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设计随市场而动,市场随设计而动。不能将市场和教学很好的联系起来,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在就业时就出现了不适应,不知怎么做设计,不能适应市场对所学专业的整合性的需求。
  4.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弱。
  中国的教育向来只重视课堂,设计教育亦然。在中国有“学院风”或“学院派”一说,指的是学生完成的作品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能看不能用”成为了学院派的代表。
  (四)传统文化的缺失。
  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缺少传统文化色彩和本土特色。中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受西方国家影响巨大,在设计教育的初期,由于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德国包豪斯学校和魏玛学校的教学模式,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甚大。随着中国设计的不断发展,学习和模仿西方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的实际需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设计要走向国际就要具备中国的民族特色。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融入进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使中西优势互补,寻求东西方文化的契合点,完美的结合。
  二、现代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实用性、审美性、经济性和民族性的功能,具有审美和物质产品生产能力②。如此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设计出满足人们生活的物质产品。因此加强艺术设计教育,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的审美和德育素质。人们开始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艺术的支撑,而不只是科技。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不只是利于艺术设计的学生,其审美性功能也使非专业性的学生通过对设计作品的欣赏、使用得到艺术审美的熏陶。
  三、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转型及发展
  (一)教育方法的改革。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的需求的增长和信息媒介的普及及多样化,以及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的增多,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多方位的照顾学生的个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开发学生的思维。
  (二)教育内容的拓展。
  设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学”。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工程设计等技术的一体化,促使设计本身日趋高科技化。设计管理的发展要求设计人员具备高度综合的知识背景。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
  1.设计思维的培养。
  设计不仅是对造型的塑造与装饰,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方式。设计师经过思维运作将得到的各种信息加以提炼成为最终的设计构思。现代的设计教育缺乏大量的创造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阻碍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些旧的思维模式。这些因素的阻挠就要求在设计教育的当中要打破这样的思维,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脑筋,从新的方向出发,训练学生设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设计教育与实践、市场相结合。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投入设计生产,并完成从构思到设计在再生产销售的全方位的设计人才。③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除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首当其冲的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三)教育模式的转化。
  传统的设计教育是经验式,通过培养学生体验和把握设计的各个因素与环节来把握设计经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采取点到点的方式获取知识。新的设计教育模式向创新型转换,是一种发散型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中锻炼自我决策和独立分析的能力。
  现代设计教育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教育的思想,善于开发并利用生活中各种有利的条件和因素,使之成为设计的契机和素材培养学生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并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唐晓丹.浅论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杭间.设计道——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的基本问题[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5-02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
期刊
摘要: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名著,就是那些该读而没读的书!因为名著跟民间文化是有差距的。所以对于名著,大家都仰望着,都不去触碰。然后神圣的供奉,越供奉离我们就越远。我想我们应该感谢影视导演们,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带我们走进名著,打破了名著的圣神,拉近了名著和我们的距离,当名著变成平凡的影视作品后,不仅没有让它平庸,更多的是让它多了画面感,多了亲和力。本文就以电视剧《红楼梦》与小说《红楼梦》之间的区别和
期刊
火盆里的火烧得很旺,很旺的火用一张张纸币做燃料。他,跪在神龛前。开始机械地一张张往火盆里扔,后来干脆一匝一匝地丢。  她肩并肩地挨着他。拿了一把火钳翻动着火里一匝匝的纸币。火光将两个人的脸映的通红。  她说:“神啊,求求你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  他说:“神啊,求求你保佑我这次平平安安!”  他刚接到一个匿名电话,电话说:“小心,纪委已到你们小区门口。”他透过大大的落地窗忙往楼下看,的确有几个人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期现代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新时期当代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分为社交手机依赖、游戏手机依赖、网络手机依赖和学习手机依赖。因此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对其解决对策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4-01  一、引言  随着新时期背景下数字化信息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近年来,大学生由于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足而发生的种种悲剧令人触目惊心,不断给教育者以警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19-02  一、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以及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多为90后,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下学生党员也呈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党建工作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了更好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高校90后学生党员的思政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去掌握和分析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党建;思想动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提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在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下,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开展出来,并频频出现在媒体报端,但是,还有不少人对阳光体育运动相当陌生。本文分析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阳光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了解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对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为视角分析了其教育需求,以期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教育需求状况,促进民办高校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需求;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26-02  一、教育需求的相关概念  需求是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在经济上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人们
期刊
摘要: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由河北联合大学举办的一所医、理、文、法等多学科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笔者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诉求,通过分析当前三本院校学生特点,针对当前三本院校的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一些供需矛盾问题、以及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与体会对医护专业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提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几年中高考中体育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审视,分别从压力和健康的角度分析了中高考中的体育考试带给孩子的潜在“隐患”,同时对于提高中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⑴重视课堂体育教学,引导学生体育兴趣;⑵早操、课外体育活动要常抓;⑶学校领导对于体育课要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中高考;体育考试;青少年;压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