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护理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nin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穿刺的失败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小儿不同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血管特点进行评估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的病情、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输液、性质及患儿血管特点和针头大小情况等。结果:通过对患儿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特点进行综合性评估,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进针长度、角度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
其他文献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检验)车(以下简称快检车)使用和管理,确保快检车工作规范,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根据《食
研究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恶性程度高,5年生存率低于20%,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八大恶性肿瘤。食管癌是我国农村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以水培的方式研究了稀土La^3+及其配合物La(POA)3(HPOA=苯氧乙酸)对铅胁迫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铅胁迫后的第4天和第8天,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施肥(CK)、100%化肥(CF)和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植物(IF)等3种处理对茶园黄红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TOC)和全氮(T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以
2017年11月20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北大文研论坛”第五十五期“读城:考古、历史与地理”,在北大静园二院举行。座谈会由文研院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