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的教学过程就是该语言蕴藏文化的传播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口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英语蕴藏的文化知识。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经验,简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备英语交涉能力;二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文学信息;三是通过英语学习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大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还会曲解别人的意思,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不礼貌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交涉的时候也能运用得体,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1.结合多种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教学内容、文化信息、语言材料等多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把英语教学跟英语文化教学融合在一起,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将英语教学融进跨文化交际的大环境中,充分运用英语教材、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现有资源和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对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如对英语口语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习口语,还要将英语国家的口语文化应用到其中。
  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首先,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建模拟性的英语交际训练;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如英语一角、英语演讲、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和电视剧、英语辩论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同点,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可以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以后从事工作的意愿,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学生到外企应聘的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在应聘的时候如果学生说“I have just started to work, have no work experience and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here .(我刚参加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那么老板就会认为应聘者完全没有进取的精神,就不会被录用。反之,在中国企业应聘时这样说,老板反而会觉得应聘者很谦虚,值得聘用。
  3.多运用联系比较法,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联系比较是英语教学中颇有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运用联系比较法,也就是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做比较,相联系。有比较,学生才能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联系才能认识清晰、记忆深刻,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敏感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联系比较法,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本国文化知识跟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找联系,然后再比较,让学生自己找出存在的文化差异。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中西方人在语义跟运用这两方面文化的差异入手进行联系比较,更加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Denis himself does not work hard, however, he is always red-eyed of other people, s achievements.”这句话对英语国家的人说他们往往会很疑惑,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跟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在中国我们对嫉妒的表示是“眼红”,也就是句中的red-eyed ;但是在西方对嫉妒的表示则是“眼绿”,也就是“green”。如果要表示“我对他那辆漂亮的新车很眼红”在英语中的表达就应该是“I was absolutely green (with envy) when I saw his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只有在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英语才能更容易。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给学生,同时还是传授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的中介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掌握,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陶亚宁,李进,胡萍.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
其他文献
中国高速铁路正全面走向国际化,相关铁路企业已经承揽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铁路建设项目,铁路装备及零部件也已遍及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高铁的国际化发展要求铁路员工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铁路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职业英语能力。然而轨道交通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亟须探索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职业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模式也丰富起来了,文化的多元格局逐渐形成,人际关系也趋向于复杂化,每个社会成
The thesis,based o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aims to study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realized by mood system in job advertisements relating to Bu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这一意义重大,本文重点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论述职业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渗透韩信文化的意义、实施措施、具体做法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课改 职高英语 韩信文化 校本课程  职业学校的新课改强调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其出发点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结合地方的韩信文化,对职高英语课程进
铸造是工业制造过程中一道最基本的工序,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比如:每天早上你醒来洗脸刷牙,拧开的水龙头一般是砂铸或压铸的;你坐车去上学,车里的发动机缸体、变速箱
水分是植物存活、生长和分布过程中的必需资源,阐明植物对干旱的应对和调节机制,是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命题。植物对不同气候与土壤水分条件的长期适应会形成由一整套相关联的性状组成的水分调节策略,其中等水和非等水调节行为是两种典型的水分调节对策。区分并阐明植物的水分调节对策及其机制,不但在干旱地区植物育种、植被修复等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可为构建更精确的植被动态模型和预测气候变化
我们该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手段,让孩子
Along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ourism,there have been a great number of Guilin tourism English texts,which provide complete and detailed tourism information.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