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的教学过程就是该语言蕴藏文化的传播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口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英语蕴藏的文化知识。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经验,简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备英语交涉能力;二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文学信息;三是通过英语学习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大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还会曲解别人的意思,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不礼貌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交涉的时候也能运用得体,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1.结合多种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教学内容、文化信息、语言材料等多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把英语教学跟英语文化教学融合在一起,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将英语教学融进跨文化交际的大环境中,充分运用英语教材、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现有资源和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对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如对英语口语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习口语,还要将英语国家的口语文化应用到其中。
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首先,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建模拟性的英语交际训练;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如英语一角、英语演讲、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和电视剧、英语辩论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同点,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可以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以后从事工作的意愿,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学生到外企应聘的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在应聘的时候如果学生说“I have just started to work, have no work experience and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here .(我刚参加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那么老板就会认为应聘者完全没有进取的精神,就不会被录用。反之,在中国企业应聘时这样说,老板反而会觉得应聘者很谦虚,值得聘用。
3.多运用联系比较法,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联系比较是英语教学中颇有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运用联系比较法,也就是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做比较,相联系。有比较,学生才能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联系才能认识清晰、记忆深刻,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敏感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联系比较法,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本国文化知识跟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找联系,然后再比较,让学生自己找出存在的文化差异。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中西方人在语义跟运用这两方面文化的差异入手进行联系比较,更加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Denis himself does not work hard, however, he is always red-eyed of other people, s achievements.”这句话对英语国家的人说他们往往会很疑惑,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跟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在中国我们对嫉妒的表示是“眼红”,也就是句中的red-eyed ;但是在西方对嫉妒的表示则是“眼绿”,也就是“green”。如果要表示“我对他那辆漂亮的新车很眼红”在英语中的表达就应该是“I was absolutely green (with envy) when I saw his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只有在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英语才能更容易。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给学生,同时还是传授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的中介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掌握,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陶亚宁,李进,胡萍.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备英语交涉能力;二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获得文学信息;三是通过英语学习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大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甚至还会曲解别人的意思,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在别人看来就是不礼貌的甚至是错误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英语教学的时候就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英语交涉的时候也能运用得体,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1.结合多种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教学内容、文化信息、语言材料等多方面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内容。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化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把英语教学跟英语文化教学融合在一起,重视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将英语教学融进跨文化交际的大环境中,充分运用英语教材、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现有资源和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对跨文化的理解能力。如对英语口语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练习口语,还要将英语国家的口语文化应用到其中。
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首先,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建模拟性的英语交际训练;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如英语一角、英语演讲、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和电视剧、英语辩论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和相同点,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可以多跟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以后从事工作的意愿,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学生到外企应聘的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能力。在应聘的时候如果学生说“I have just started to work, have no work experience and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situation here .(我刚参加工作,没有工作经验,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那么老板就会认为应聘者完全没有进取的精神,就不会被录用。反之,在中国企业应聘时这样说,老板反而会觉得应聘者很谦虚,值得聘用。
3.多运用联系比较法,强化学生跨文化能力。联系比较是英语教学中颇有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多运用联系比较法,也就是将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做比较,相联系。有比较,学生才能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联系才能认识清晰、记忆深刻,才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敏感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联系比较法,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本国文化知识跟相应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找联系,然后再比较,让学生自己找出存在的文化差异。另外,教师还可以从中西方人在语义跟运用这两方面文化的差异入手进行联系比较,更加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Denis himself does not work hard, however, he is always red-eyed of other people, s achievements.”这句话对英语国家的人说他们往往会很疑惑,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跟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在中国我们对嫉妒的表示是“眼红”,也就是句中的red-eyed ;但是在西方对嫉妒的表示则是“眼绿”,也就是“green”。如果要表示“我对他那辆漂亮的新车很眼红”在英语中的表达就应该是“I was absolutely green (with envy) when I saw his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只有在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英语才能更容易。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给学生,同时还是传授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的中介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掌握,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陶亚宁,李进,胡萍.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