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集料接触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损伤演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公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损伤对宏观性能的影响,基于DIC方法与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不同粗集料接触状态的混合料细观损伤尺度效应进行研究.首先以颗粒堆积理论与粒子干涉理论为基础,提出可表征细观主骨架结构状态的颗粒接触主力链配位参数(npfc)计算方法.采用SAC设计方法,通过控制关键筛孔2.36~4.75 mm的分计筛余质量百分比,设计4组可反映不同粒径尺寸集料组合形式的SAC16级配(B60S00~B60S15),计算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对应的npfc.其次,结合DIC方法与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分析疲劳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水平应变场演化特征,并提出混合料疲劳损伤因子定量分析方法.最后对不同粗集料接触参数的沥青混合料的细观损伤演化特征、疲劳损伤因子DFD及表征宏观抗疲劳性能的Km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疲劳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4种不同npfc混合料的水平应变量逐渐增大,各DFD也均显著增加;随着npfc的增大,DFD明显减小,当npfc=7.73~9.55时,DFD较小,混合料的疲劳细观尺度损伤叠加效应较小;同时,随着npfc增加,Km呈先增大后略微减小的趋势;当npfc=7.73~9.55时,对应的宏观抗疲劳性能较好;因此,选取合理的npfc可优化沥青混合料内部主骨架细观结构状态,减少细观尺度损伤叠加效应影响,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宏观抗疲劳性能.
其他文献
驾驶人在长隧道中间段驾驶中容易出现“隧道催眠”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特殊视觉心理问题,在分析隧道催眠现象产生原因和长隧道中间段照明环境改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殊颜
为有效获得沥青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结果,基于压电换能器模拟和沥青砂浆Burgers黏弹性模型,建立三相介质的沥青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在20~100 kHz频段范围内,比较9种入射频率下沥
扶贫路上rn在今年“十一”黄金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双拉村贡山县的大巴车司机杨海平一直没歇着,开着旅游大巴车穿梭在怒江的青山峡谷间,车上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
期刊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