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索医院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小组,在文献循证的基础上,应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日护患比、患者陪护率、入院评估准确率、分级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肾内科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选择2018年5~12月(实施前)、2019年1~7月(实施后)接受
【机 构】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医疗集团菱湖分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医院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肾内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小组,在文献循证的基础上,应用专家咨询法确定日护患比、患者陪护率、入院评估准确率、分级护理合格率、专科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肾内科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选择2018年5~12月(实施前)、2019年1~7月(实施后)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各62例,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后采用护理敏感性指标质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敏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施后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环节中除分级护理合格率外,各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用敏感指标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能够促进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半导体激光消融肺组织的稳定性、适形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VELAS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消融离体猪肺组织,测量消融形成的空腔的各个指标(横径与纵径),观察不同功率和时间的组合与空腔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探索激光消融肺组织的稳定性与适形性;消融活体兔肺组织,观察消融形成的空腔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了解空腔周围肺组织的热损伤范围,以研究激光消融肺组织的安全性,并同时在消融活
背景: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在多种癌症中存在表达失调。然而,对于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在人类乳腺癌(Breast cancer,B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间的关系尚无定论。本荟萃分析的目的是全面阐明HOTAIR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全面系统
目的:本课题采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经对比分析,初步探讨金匮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方联合曼月乐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及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自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妇一科门诊就诊及收入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64例,随机单盲分组(
严重创伤、失血引起可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失血性休克引发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失血性休克后肠系膜淋巴液(post-hemorrhagic shock mesenteric lymph,PHSML)回流是引起ALI发生的主要路径,该途径的作用与肺组织的过度炎症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支架与单纯支架治疗不可切除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运用计算机通过主题词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PDT治疗胆管癌的临床试验。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Cochran
目的:观察开郁宁神针刺法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10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病人中,选取出符合肝气郁结型的卒中后抑郁纳入标准的病人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1例,予开郁宁神针刺法+盐酸氟西汀片+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西汀片+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
目的:为了观察益肾养阴方在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明确该方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有效性,完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方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从石家庄市中医院东、西两院区肾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选取的病例60例,均符合纳、排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确诊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CMTM6和PD-L1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二者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9月河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3例初诊DLBCL相关病例资料,取同期淋巴结炎患者组织2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MTM6及PD-L1在DLBCL中的表达,并分析CMTM6及PD-L1表达与DLBCL患者性别、年龄、分型、分期、国际预后指数等临床资料的关系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降浊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同时验证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采用相同基础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苯溴马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对治疗前后、停药1个月后血尿酸数值、中医证候积分、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