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前术后护理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耳前瘿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前术后护理。方法: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诊的80例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40例。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给予术前与术后强化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户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关键词]耳前瘿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术前;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162-01
  耳前瘘管(Preauficular fistula)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平时可感到局部刺痒,偶尔轻轻压挤小眼周围伴有少量略带臭味的白色分泌物。临床上,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可分成3种类型,即单纯型、感染型和分泌型。大多数情况下,病人并无症状,按压时溢出少量稀薄粘液或者乳白色皮脂样物,若是无症状或者无感染者,无需处理,局部瘙痒、可见分泌物溢出者,建议行手术。耳前瘘管若是继发感染,多表现为疼痛、局部红肿,甚至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大量脓液,需对症处理。本文笔者通过对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收诊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有一定成效,现在将研究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4月收诊的80例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患者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按照1:1比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最小1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5.6±4.59)岁,病程3-7d,平均(5.1±0.25)d。观察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最小11个月,最大34岁,平均年龄(26.7±4.52)岁,病程1-7d。平均(4.9±0.31)d。客观比较上述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数据显示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分组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遵照医嘱,进行对症干预,提供护理服务,而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术前与术后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1)术前护理干预。①首先,护士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手术切开引流的必要性与作用,借助成功案例或者邀请成功治疗的病人现身说法,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尽量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保持乐观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回答患者的问题,耐心听患者倾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扩患关系,增加依从性。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剃掉脓肿周围毛发,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脓肿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经由脓肿边缘处,皮下注射5ml 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处理,整个脓肿处皮肤表现出发白变硬现象,触碰无痛感,表示麻醉良好,完成局麻后,便可开始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操作。(2)术后护理。①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且每日换药,换药时,用3%双氧水、盐水或者是抗菌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冲洗切口处,注意观察冲洗出的分泌物的量、颜色及性状,引出脓液若呈黄色粘稠物,每日换药1次,脓液量少且呈水样,隔日换药1次,直到挤压无脓液流出,便可无需放置引流条,促使切口自然愈合并结痂。②炎症期间,对于饮食,尽量以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且清淡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1.3觀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局部皮肤色泽恢复正常,未见红肿、压痛,无波动感,切口愈合表示痊愈。
  (2)以患者或者家长为对象,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9分说明患者满意,若是评分不足60分说明患者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用SPSS20.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检验值P<0.05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痊愈时间观察比较
  数据分析统计发现,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调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是治疗耳前瘘管感染伴发脓肿的常用方法,效果满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切开引流虽然可有效清除瘘管内的感染源,但是无法彻底去掉瘘管组织与炎症组织,1次感染后引起瘢痕粘连,加剧引流不畅,诱发2次、3次感染,最终演变成脓瘘、瘢痕。对此,摘除瘘管时,一定要彻底,不留残管,预防瘘管感染复发。同时,科学的护理是影响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整体疗效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预后。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术前侧重宣传教育,向患者解释治疗相关事宜,并做好准备工作,术后则重点在于根据实际情况换药,注意饮食,以免对预后产生影响,促使患者早曰康复。本文通过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1.64±0.42VS 3.01±0.75,P=0.000),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VS 82.5%,P=0.005)。可见,耳前瘘管感染脓肿切开术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临床意义显著,建议推广。
其他文献
1996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共收治183例新生儿枕后感染病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发病情况探讨如下.
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术后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由于保肛手术有增多趋势,这也增加了局部复发的危险性.临床上多数学者主张行全直肠系膜切除,虽能明显降低局部复
以往临床对晚期妊娠引产常用低浓度催产素引产法 ,其一次引产成功率低、时间长、并发症多.我们将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44例晚期妊娠引产,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88例
新生儿出生时,因滞产或难产用力牵拉头部或躯干时,常可造成臂丛神经损伤,致上肢瘫痪。其发生率为0.50‰~0.85‰。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三型:①上臂型:又称Erb型、上干型、Erb-Duch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天然气供应系统调试过程中增压机出口压力波动的问题,分析增压机出口压力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回流阀误开引起,进而威胁燃气轮机运行。提出了调整增
患者,37岁.发现下腹部包块7天入院.平素有淋漓阴道流血史,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无明显改变.孕2产1,人工流产一次,带环10年.超声检查: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宫腔内见避孕器,位置正常.
[摘要]目的: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分析有效性。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4例急危重症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7例患者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纳入对照组的27例患者行常规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 0.05。  1.2 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27例患者行常规管理:严格执
[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对妇女避孕知识和措施落实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实施人工流产的150例(20-35周岁)手术对象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编号法划入调查组与参照组(n=75)。参照组实施常规流产服务,调查组实施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干预,比较两组妇女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避孕措施落实率及妇女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参照组妇女比较,调查组妇女的避孕知识掌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