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的繁荣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时,巴人通过贩运川盐获取丰厚的收益,其民族经济日渐强大,最终建立了一个地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的泱泱大国——巴国。
  民国初年,自贡地区已有1.2万多口盐井,其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盐井中最著名的当属海井,其深达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
  宁厂的制盐史从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是名副其实的“上古盐都”。从北宋开始,盐业管理者在这里实行“一股一份”的管理方式,保证了制盐的有序进行。
  川盐经济在巴蜀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一座座极具规模的盐场就是最好的见证。
  自贡盐场是当年四川最重要的产盐基地,北周武帝时,就因富世盐井而设富世县(今富顺县),因大公井而设公井镇(今贡井周围地区),盐井周围逐渐聚集人烟,形成了今天自贡市的雏形。民国初年,自贡地区已有1.2万多口盐井,其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自贡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
  在数以万计的盐井中,最著名的当属燊海井。燊海井位于自贡市大安区长堰塘,始凿于1823年,历时13年才完工。这口盐井采用自宋代以来的传统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盐井占地约2000平方米,井口竖立着若干杉木连结、以竹篾绳捆扎而成的巨大支架,十分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燊海井是一口既产天然气,又产黑卤的高产井,完全解决了煮盐燃料的来源问题。投产初期,燊海井日产盐约14吨,日产天然气4800~8000立方米。
  燊海井建成后,经营者陆续在其周围钻井,短短十余年间,自贡的盐井就已不计其数。那时,自贡盐市大兴,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各盐运码头应运而生,南来北往的船只排在穿城而过的釜溪河上,一眼望不到头,一派繁荣的景象。当时,常年聚集在自贡的盐商和盐工多达20万人,工人们开采、制作井盐,他们利用井架从深井里提取出卤水,将卤水排放入圆锅中烧热、熬制,然后分离、提取杂质,最后获得食盐,这一过程伴随着高温,所以盐工们通常赤裸上身,体力消耗很大。
  井盐的生产,极大地促进了自贡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自贡人的生活也和盐密不可分。例如在当地人看来,只有用从燊海井所采的盐制成的泡菜,才不会生花,且口感清脆,让人回味。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当地居民很早便知道,用燊海井附近的黑色沃土敷在皮肤上,不仅可以治疗皮肤病,还能使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后来,经科学研究发现,这些黑色沃土是从燊海井黑卤水中提取矿盐后的残留物,其中蕴含27种微量元素和40余种常量元素,能有效防止皮肤老化,促进血液循环,祛除老化角质,让肌肤恢复细白、嫩滑、弹性,并对祛除面部暗疮、粉刺、色斑也很有疗效。
  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制盐逐渐开始取代古法制盐,熬盐用的煤炭价格也越来越高,所以宁厂的盐业开始不可避免地衰落。1996年,国家明令禁止传统的“平锅制盐”继续生产,宁厂盐场最后一个盐灶的烟囱就此倒塌,一场持续了数千年的繁荣自此画上了句号。
  除了自贡盐场和宁厂盐场,川南的犍为盐场、重庆忠县的涂井盐场、云阳的云安盐场、彭水的郁山盐场,都曾经繁荣鼎盛,为川盐经济的辉煌和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做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在繁华的旧上海商业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花枝招展的招牌和广告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是旧上海的城市缩影,也是那時候的人们对旧上海最深刻的记忆。  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就一直是个繁华的商业都市。其兴旺的商业活动使得很多商业词汇如“套牢”“撬边(托儿)”等,进入到了上海百姓大众的日常口语里。这里要说的“大兴”,也同样与旧上海的商业有关。  说到商业,过去上海南京路有所谓“四大百货公司”之说。其中,
▲江南一隅的这栋建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无数建筑爱好者为之疯狂。站在苏州博物馆前,迎面吹来的是时代的风,它挟带着吴地的风雅,席卷至今。  提起苏州,人们会想起精美的苏绣、黏软的吴语、别致的园林,以及文人墨客写下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吴中好处是苏州”等名句。人们也可能想到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公路上川流不息......  实际上,参观苏州博物馆才是了解苏州最快最赏心悦目的方式。苏州博物馆不同于故宫博
由于在古代,花丝镶嵌是用来制作王公贵族的饰品器具,甚至皇帝冠冕的技艺,所以制作材料必须得用贵重的金银。但到了21 世纪,花丝镶嵌行业做了大胆创新,选材将金、K 金、银、玉相结合,效果更佳雍容华贵。  花丝镶嵌在古代是一种象征尊贵身份的装饰品,不仅雍容华贵、典雅大方,而且做工精细、造型新颖。古时候,从皇帝头上“九五至尊”的冠冕,到后妃公主发间雅致的凤钗步摇,再到王侯将相腰上的金丝软带,我们都能见到花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基层教育中的英语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对教师的指导提出更多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侧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而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微课,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加入课堂。本文就微课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看法,以期提升教学指导效果。  【关键词】微
自驾在滇东南边境线上,中、缅、老、越四国的文字,不断变换地出现在指路牌上;沿途茂密的热带丛林,让车子仿佛一直在童话森林中行驶,一不小心就会闯进古朴宁静的边境小村落……在这四国边陲的旅途中,惊喜随时都会诞生。  这是位于云南的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边境线路:以云南省思茅市的江城县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为起点,往西南经西双版纳的勐腊,再到勐海。尽管一线不过几百公里,却同时穿越了中、缅、老、越四国的边境线,不仅可
无论是远远瞭望,还是从空中俯瞰,鸡鸣驿村落最引人注目的始终是那堵高高的城墙。右上图为乌兰巴托具有标志性特征的广场,下图为慈禧曾经下榻过的贺家大院,即指挥署。  从北京中心城区出发,向西北方向行进一百多公里,就能抵达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这座城地处河北省怀来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驿站,有着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邮驿建筑群,它的名字叫:鸡鸣驿。  在进京与出京的公路与铁路上,很多人都曾在
在2014年,英国伦敦的尤斯顿火车站树立了一座雕像。这是第一位环澳大利亚探险家——马修·弗林德斯船长的雕像,而在当时,人们在敬仰之余,并不了解这位探险家遗世后长眠于何处。五年后的2019年初,随着HS2高铁项目的不断推进,人头攒动的伦敦火车站外,施工人员发现了地下埋葬的一个华丽棺木。考古人员即刻赶到,证实了这就是探险家马修·弗林德斯的墓葬遗址。被厚土藏匿了200年,人们终于可以窥见两个世纪前的澳大
摩纳哥拥有地中海最美的港湾,行走在海边,触目所及都是各式奢华的游艇。全球富豪们喜欢在这里玩帆船、游艇,不仅仅是因为摩纳哥的天然环境,同时也因为这里的生活让人感觉“零压力”。  南临地中海,背靠阿尔卑斯山,面积2.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8万,这就是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袖珍国——摩纳哥公国(简称摩纳哥),国土面积仅比梵蒂冈稍大的世界第二小国。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弹丸之国,实力不可小觑——摩纳哥堪称
翻开故宫封存600年的敦厚记忆,隔空触摸中国第一幅绘有实测经纬网的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那个曾经真实存在的盛世跃然而出。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回眸远眺来路,或追随康熙皇帝的铮铮铁马,或遥想粮足人丰的百姓生活,“康乾盛世”的恢弘气象,依然让人为之动容。  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其间经济发展快速,人口增长迅猛,成就了当时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的极致繁荣,其国力之强盛
在过去几十年里,一谈起气候变暖,人们大多会联想到一系列负面影响,但对于香蕉生产者来说,这却是发展的机遇。通过对全球27个主要香蕉生产国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自1961年至今,香蕉产量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37吨,目前全球产量约为每公顷10~40吨。  气候变暖给香蕉带来的产量红利,曾一度让其成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之一,但遗憾的是,这种红利并没有持续下去,甚至还可能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