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教育模式在中医妇科人才培养中的思考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起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5+3"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融入中医教育的精髓。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是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的适当方式,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篮在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的5场比赛进行技术指标统计分析,总结出中国男篮的优势和不足。结果显示:中国队队员自身的身体素质
针对我校中医学本科专业针灸学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初探,提出"灵活教学,先刺灸后腧穴"的教学策略,倡导"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教学方针,争取条件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
泡型包虫病或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一种以多房绦虫、多房棘球蚴、多房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与之相对的细粒棘球蚴病或囊性包虫病(cystic echino
朝医四象医学将人体分为太阴人、少阴人、太阳人、少阳人四种体质,而体质辨识是朝医诊疗的关键环节,临床上体质辨识多以主观判定,尚无明确的标准化体质辨识指标,缺乏客观化、
近年来,人们对中医养生保健的高需求,国家对中医养生保健给予的高重视,使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医养生服务体系规模较小、中医养生
本文试图通过在社会实践体系构建的整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的指导下探讨社会实践体系的丰富性和完善性并研究其作为本学院人文教育平台重要部分在促进中医临床研究生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