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问学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年前读张五常先生的《凭阑集》,谈到“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似乎只有两个年代,两个地方,有那样热闹的思想‘训练’所。其一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其二是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我由1967~1969年在芝大,能身临其境地躬逢其盛,算是不枉此生。”六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是何炳棣先生眼中该校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诺贝尔奖得主云集,各种思想激荡争鸣——科斯只身赴会,舌战群儒的经典一战,即发生于此——学术气氛之浓,可谓一时无二。神往之余,也对其间因果颇为好奇。
  近日机缘巧合,读到入江昭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我与历史有个约会》。关于入江氏,笔者孤陋寡闻,之前只在何炳棣先生的大著《读史阅世六十年》中邂逅过,两人在芝加哥大学共事,何炳棣评价历史系同侪,认为在日本方面,出身外交世家的入江昭学问最好,口碑最为可靠。以何先生的眼界之高,这种赞誉可谓难得。此番拜读之下,才对其学术思想与学界影响有所了解,惭愧惶恐。有关理论问题此处不表,该书提供学术掌故多种,尤其谈到芝加哥大学一处,似可解前惑,兼与他书对照阅读,又有浮想联翩,随手记下,与诸君分享。
  有别于张五常对当时人事的传神介绍,入江昭用平实的话语谈到:“调入芝加哥大学后,它给我的最初印象是,这是一所比起本科教育更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大学,学生、教授都非常热心学习。大学是‘精神生活’即用头脑来生活的集合体,这种意识在这所大学里贯彻得非常彻底。大多数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其他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实际上,除了图书馆和教室,他们所能使用的休闲设施基本没有,在这种氛围下,如果不是热爱学习的人,肯定是待不住的。”张五常说当年芝大经济学系一周有五个工作坊,唇枪舌剑,“毁”人不倦,想想释然,用略带调侃的话来讲,环境单调如此,这帮人不研究学问还能有啥乐子啊!
  联想自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笔者考入中国政法大学读书。北上前遇到同一中学在北京上学的师兄,此君半开玩笑地说:“这所学校不在北京,在山谷里呢。”顿时心凉半截。抵京之后,由亲戚开车送往昌平,车子在当时未通高速的公路上奔驰,征途漫漫,似乎永无止境,夜幕垂下,四周黑寂,唯有车灯两束,映出离家少年长长的愁绪。入校之后,借十一国庆之机,入城访友,当时有小公共,喊的是往“北京、北京”,言者无心,提醒听者有意。公交车那番,人头涌动,前赴后继,车中无立锥之地。一番往返,身心俱疲,从此多做宅男。法大硬件一般,但好在学术气氛甚浓。教学楼内,你方唱罢我登场,讲座连台擂台,各取所需,偶有选择烦恼。于是四年下来,虽然后知后觉,懵懵懂懂,也好生向往学术之心,印象最深的是季羡林老先生讲座时的一句话“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世界”,冥冥之中似乎对我后来的专业选择有所感召。
  对比之下,如今清华,位处五道口宇宙中心,早已不再是当年萧公权坐骡车,清晨从西直门出城,中午近十一时方能抵达的清华园——那时也是城外呢。但今天老师们纳闷的是,众多精心准备,延请名家的讲座,听者寥寥,让人好生感慨,同学们都去哪了?
  作为戏迷的何炳棣当年曾“自我诅咒”:如果在清华读书期间进城听次京戏,留学考试必名落孙山。他坦言:“我当时非常明白,不是每个周末都能有效地吸收新知,有时会白白消耗于青春多维的烦恼,反不如偶或以‘美’的享受纾解长期困读的疲乏。可是,看一次杨小楼就想看第二次,就想看郝寿臣……一件事‘屈服’就会引起第二件事的‘屈服’。预设自咒明明是‘傻瓜’,傻瓜就傻瓜吧!”
  入江昭本科入选学校优等生荣誉联合会会员,当老师告之该联合会名字是“热爱知识是人生的智慧”之意时,入江为之泪流,他谈到:“大三一整年,埋头苦学,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也曾自己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呢?如果将其解释为这都是为了‘热爱知识’,那我也就认可了。”
  西南联大时期,瞿同祖完成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部名著,他谈到当时的创作情形:“在昆明时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敌机不时来袭,在呈贡乡间住了一年,夜间以菜子油灯为照明工具,光线昏暗,不能写读,八时即就寝,于是就在床上反复思考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有了腹稿,次晨便可奋笔疾书了。”当有人问:“抗战时期怎么能安心研究写作呢?”老先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忆苦思甜,只有淡淡一句“当时我也做不了其他事情”。
其他文献
复旦投毒案基本事实浮出水面了,不出人们预料,是室友。或许更严格说应该是“室人”而非“友”。此事不可避免沸沸扬扬——校园内,社会上;网上网下;复旦里,全国高校;在校生,毕业生;学生,家长。  这个情景并不陌生,当年北大清华类似事情基本情节和公众反应与此几乎一模一样,真可谓太阳底下无新事。情节惊人的一致:名校(国内最好的3所大学齐了),投毒,室“友”。公众反应基本一样:从学生性格,到人际关系,从生活琐
2013年9月11日,从万米高空俯视,看到那个弯弯如香蕉形状的土地时,我才清醒地认识到:台湾,我来了!  4个月的师范生交换生生活转眼就过去了,在我的教师成长之路上留下难忘的印记。  走进台湾师培课程  在台湾,师范生被称为师资生。彰化师范大学是台湾三所师范大学之一,与我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结成姊妹学校,每年都会互派学生进行交换学习。  当下,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如何合理设置师范生的培育课程”
如果从明末米万钟建的“勺园”算起,燕园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期间饱经风雨沧桑,校园内现存的五百多株古树见证了这块园地的变迁。每当出访有植物园的海外大学时,因知道我是学植物学的,都会请我去看看他们的植物园。但我想,燕园就是一座植物园。有山有水,部分园地还保留着半自然生态的状态,加上由于校园绿化和教育的需要,过去几十年,又引进了不少种植物。据资料所载,燕园内约有90多科300多种植物,是北京生物多样性最为
李大爷病了  村里的李大爷病了,丝毫没有往日的生机。  以前我刚到门口,他就会很高兴地来门口迎我,这一次,他蜷缩在离我十几米远的凳子上一动不动。我喊他,他只是简单地应了一声,就沉默了。看他的表情、听他的声音我判断他病了,而且病得不轻。我走近看他,发现短短几日不见,一个老人的身体变化竟然如此之大。他说他年初还有100多斤,现在最多只有80多斤,是的,皮包骨头了,我瞬间明白了什么是骨瘦如柴!腿上胳膊上
2013年1月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生余博雅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张漫画版图文并茂的图片,用可视化数据的形式描述了自己的大学经历,希望通过这份非常规的简历在微博上找到一份工作。她的这条微博当日被网友转发上千次,并最终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顺利为自己找到了工作。她用可视化数据图成功求职的经历被王利芬等知名人士转发,不少用人单位表示如此用心的求职者自己也愿意录用。  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
怎样买自行车便宜又省心?给自行车安什么锁才靠谱?以自行车为名的电影有多少部?别看自行车跟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可是细说门道又觉得自己知之甚少。  榜单  入手自行车的5种方法  Top1.校门口车店  几乎每个大学的某个大门口周边,总会有一两家自行车店,不管你买还是不买,它总是在那里,不离不弃。对于初入大学的新生而言,这里几乎是购买自行车的最便捷途径。老板会问清楚你可接受的价位、适合的车轮大小、钟意的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高校建设高歌猛进,其中以1999年为里程碑式标志,高校扩招政策开始大力推行,而于此相伴的,是校区基建项目的迅速跟进。不断扩建和新增的校区,使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随着自行车使用量的增加,不可忽视的管理问题也浮出水面。因此,将校园内的自行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也成为校方的重要议题。  车道、速度、停放位置均被限定  纵观各大学对于校园交通的管理规定,不难
诀窍:  1.大白菜洗净后切成两半,用盐水腌制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沥干;  2.将糯米粉放在锅里用凉水拌匀,再放在炉子上熬开,放入辣椒面,制成辣椒糊;  3.辣椒糊晾凉后,将已经切成细末的蒜、姜、苹果、梨,放入辣椒糊中,再放入白糖、味精、精盐搅拌均匀;  4.把做好辣椒糊在白菜上抹匀,放入玻璃罐子里,压紧、压实;  5.室温内放置半天至一天,待辣白菜发酵,再放入储存室。  我是来自吉林延边的朝鲜族人
白山黑水之间,有一座小城牡丹江,那儿就是我的老家,“牡丹江”三字是满语,意为“弯曲的水”。每个在外的牡丹江青年都会唱台湾组合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跟家乡的朋友讨论过为什么台湾人要写一首我们老家的歌,朋友觉得也许他们只是想在地图上找一个名字好听又很遥远的地方,讲一个温馨平凡的小地方的故事。牡丹江曾因八部样板戏之一的《智取威虎山》而闻名,英雄杨子荣和匪首座山雕堪称“史诗般的对手”。    牡丹江是个
80后,死心眼摩羯座一枚,媒体编辑,专栏作者,作品散见于各大媒体。常奉劝自己的是:自卑害己,自负伤人。可以无用,但不可无趣。  他在非洲等着急用呢……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二表哥厂里的前台小妹兼秘书打来电话,让我帮忙把一份文件的英文部分翻译成中文。我接收了文件一看,是份合同,开头是甲方的姓名、地址、电话、传真、邮箱等信息,自然是英语名字。这也看不懂吗?没文化真可怕。我心里还想,常常不知道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