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当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结合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九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九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从九江市区出发,1个小时内能到达98%以上的景点。
(三)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九江旅游配套设施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9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6家,二星级19家;农家星级饭店18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2009年,有9家旅行社通过了全省首批三星级旅行社初评,2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旅行社初评,庐山西海温泉创建4A景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定。市内有旅游汽车近500辆,各景区点的通讯、金融、购物等服务设施也基本完备。
(四)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1.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机遇。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旅游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九江要抓住这个契机,率先打响旅游品牌。九江是环鄱阳湖城市中的唯一沿江城市,使九江的“要冲”位置更加凸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促进九江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九江生态城市建设,并带动九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景区管理粗放,景区盲目开发,致使资源浪费,景点之间恶性竞争,不能共享游客资源。
(二)资源开发不合理
一些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如鄱阳湖、柘林湖以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如共青、彭泽、瑞昌、修水等其旅游开发还还不够深入,处在起步阶段。相反,部分著名景点尤其是庐山风景区则过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旅游旺季,牯岭街、含鄱口、仙人洞等人满为患,堵车非常严重,为庐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
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10个,五星级饭店只有1个。在旅游交通方面,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等级状况较差,市内高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通往部分景点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站设施老化,车况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宰客、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市场开拓滞后
由于市内各景区在经营开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行动的市场联合宣传和促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旅游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旅游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后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更谈不上对全市旅游业的开发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市场促销。
(五)旅游人才缺乏
九江旅游的专业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在宾馆饭店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普通服务岗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在导游业,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三、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理顺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旅游景区应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协调体制,进行各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的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取得区域旅游生产力的效应最大化。保障九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旅游产业
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开发,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切实改善景区景点的路、讯、水、电等设施水平,拉近重要景区景点的时空距离,形成“1小时旅游圈”,继续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加速建设,配套完善。
(四)注重市场开拓建设,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徐培(1981-),女,河南开封人,硕士,九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发展研究与教学。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九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从九江市区出发,1个小时内能到达98%以上的景点。
(三)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九江旅游配套设施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9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6家,二星级19家;农家星级饭店18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2009年,有9家旅行社通过了全省首批三星级旅行社初评,2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旅行社初评,庐山西海温泉创建4A景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定。市内有旅游汽车近500辆,各景区点的通讯、金融、购物等服务设施也基本完备。
(四)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1.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机遇。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旅游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九江要抓住这个契机,率先打响旅游品牌。九江是环鄱阳湖城市中的唯一沿江城市,使九江的“要冲”位置更加凸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促进九江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九江生态城市建设,并带动九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景区管理粗放,景区盲目开发,致使资源浪费,景点之间恶性竞争,不能共享游客资源。
(二)资源开发不合理
一些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如鄱阳湖、柘林湖以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如共青、彭泽、瑞昌、修水等其旅游开发还还不够深入,处在起步阶段。相反,部分著名景点尤其是庐山风景区则过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旅游旺季,牯岭街、含鄱口、仙人洞等人满为患,堵车非常严重,为庐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
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10个,五星级饭店只有1个。在旅游交通方面,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等级状况较差,市内高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通往部分景点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站设施老化,车况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宰客、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市场开拓滞后
由于市内各景区在经营开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行动的市场联合宣传和促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旅游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旅游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后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更谈不上对全市旅游业的开发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市场促销。
(五)旅游人才缺乏
九江旅游的专业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在宾馆饭店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普通服务岗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在导游业,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三、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理顺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旅游景区应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协调体制,进行各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的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取得区域旅游生产力的效应最大化。保障九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旅游产业
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开发,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切实改善景区景点的路、讯、水、电等设施水平,拉近重要景区景点的时空距离,形成“1小时旅游圈”,继续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加速建设,配套完善。
(四)注重市场开拓建设,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徐培(1981-),女,河南开封人,硕士,九江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发展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