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独立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博弈分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权信用评级关乎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国际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几乎被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所垄断,继欧债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三大机构的信用评级对其经济所造成的震慑作用,并对其评级的公允性与独立性产生质疑。本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机构如果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决策参考,而是为利益所动,那么由其提供的评级结果不具有独立性,会给被评级国家和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博弈的角度、运用“共谋”与“防共谋”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信用评级机构缺失独立性的危害以及对一国而言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主权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博弈
  一、引言
  主权信用评级是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的对一国政府作为债务人履行偿债责任的信用意愿与信用能力的评判。目前涉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的主要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评级、标准普尔和穆迪。美国的这三大机构的权威性与认可度对于其他信用评级机构而言可谓望其项背。在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三大机构对于主要国家主权信用的评级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同时也表明了信用评级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拥有摧毁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巨大能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否应当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以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
  二、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必要性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第三方提供被调查单位信用信息的专业机构,保持其“独立性”至关重要。金融危机过后,美国的三大巨头备受质疑,原因就在于很多在金融危机中因存在巨大信用风险的企业在倒闭之前仍被三大机构赋予了很高的信用等级,这不禁让市场哗然。然而,仔细思考过后,便会发现其实三大巨头独立性的缺失不足为怪,因为评级机构现行的盈利模式为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
  同理可知,在主权的信用评级方面,虽然表面上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并没有人给评级公司付费,然而由于三大巨头的主权信用评级对一个国家的市场影响力非同小可,所以美国政府势必愿意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三大巨头撑腰,使其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欧债危机到来时,为何美国的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连续下调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同时,却表示暂时不调整对高盛的信用评级,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正是因为高盛是美国金融业的象征,如果三大机构在高盛问题初现时就下调其信用评级,势必会造成资本市场的大震荡,并可能中断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这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就如同是金融市场中的“第三只眼”,如果不能客观独立地揭示信用风险,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客观的参考的话,那么信用评级机构极有可能变为利益方的工具,不再是独立的第三方,而是攫取利益的阴谋者。
  下面,就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一旦信用评级机构与本政府合谋成为利益一致者后,其他国家的损益情况以及如何采取反击措施,来保障本国的金融安全。
  三、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博弈分析
  根据博弈理论,在多方博弈中,有可能存在部分博弈方之间联合起来以追求小团体利益的行为,由此可能会导致纳什均衡的不稳定性。这就是博弈中需要考虑的“共谋”问题。对这种可能性的考虑,导出了“防共谋均衡”的概念。
  在对主权信用进行评级时,本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机构可能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从而出现在对本国与其他国家在主权信用评级上“厚此薄彼”,导致其他国家经济受挫。本文利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信用评级机构与本国政府保持一致利益,出具不利于其他国家的信用评级报告对他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同时揭示出其他国家如何通过发展自身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即“防共谋”的手段来解除自己的困境。
  鉴于美国的三大机构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主权信用评级方面具有相当的垄断地位,并且已经显现出了“逐渐倾斜的主权信用评级”,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因此对于其他各个国家来说都亟待发展自身的主权信用评级。在此将美国政府(以下简称A)、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以下简称B)以及其他国家(以下简称C)作为如下将要进行分析的三个博弈方,对其三者之间就主权信用评级的博弈进行分析。
  (一)关于主权信用评级中三方博弈的“共谋问题”
  在有多个博弈方的博弈中,如果部分博弈方通过某种形式的默契或者串通形成小团体,可能得到比不串通时更大的利益时,那么这些博弈方就有很强的相互串通的动机。
  例如,在图1的得益矩阵中,当博弈方C选择H,即未发展本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时,博弈方A可以选择列策略D、E,博弈方B可以选择行策略F、G。当AB两方的策略组合为(D,F)时,可认为双方均未得到收益,而博弈方C因得到正确的信用评估并且未付出相应的成本而获益很大,因而得益为(0,0,10);当AB两方的策略组合为(D,G)时,因B缺失独立性,偏袒给予其利益的博弈方C,导致B出具不利于本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给本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但本国经济的震荡不利于B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而此时A、B均受到冲击,得益组合为(-5,-5,15);当AB两方的策略组合为(E,F)时,A主动说服B与其保持利益一致,但是B仍然保持独立性,此时A因为发生游说成本产生损失,B则因为放弃由A提供的利益发生机会成本,因而得益组合为(-5,-5,10);当AB两方的策略组合为(E,G)时,由于双方合谋给双方均带来利益,同时博弈方C因B出具的不利的信用评级报告而遭受巨大的经济冲击,因而得益为(5,5,-20)。
  根据此得益矩阵,不难看出,该博弈有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D,F,H)、(E,G,H),且前者的帕累托优于后者,即总得益20>(-10),并且在风险上策的意义上前者也优于后者,即若AB选择(D,F)时,若一方发生判断错误而选择了另一策略时,则(D,F)给AB任一方造成的损失为0-(-5)=5,而(E,G)给AB任一方造成的损失为5-(-5)=10,很明显(D,F)所造成的损失会更小,因此策略组合(D,F,H)不仅是帕累托上策均衡,同时也是风险上策均衡。也就是说,在博弈方各自独立决策和采取行动中,不考虑部分博弈方存在串通一致行动的可能性时,那么该博弈的结果应该为(D,F,H)。   但是,如果考虑到博弈方之间存在串通或者共谋的可能性,那么(D,F,H)却不一定是博弈的最终结果。因为如果博弈方C选择H,则只要AB两方达成一致利益,分别采取E、G,那么他们就都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意味着,一旦信用评级机构与其本政府代表的利益保持了一致,则其所出具的主权信用评级将对他国的经济产生极具杀伤力的影响。
  F(评级机构保持独立性) G(评级机构缺失独立性)
  D(美政府不提供利益好处) (0,0,20) (-5,-5,15)
  E(美政府提供利益好处) (-5,-5,10) (5,5,-20)
  (二)关于主权信用评级中三方博弈的“防共谋问题”
  防共谋均衡的目标就是要排除由于多人博弈中可能存在部分博弈方结成小团体联合行动,会给博弈结果带来的不稳定性和问题。在上述图1中的情况下,很明显(D,F,H)不是防共谋均衡,因为它在受到小团体和局部串通行为威胁时是不稳定的。在图2中,博弈方C可选择策略I,即发展自己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不再把自身的主权信用评级拱手相让于B,打破A国对于主权信用评级的垄断地位,防止AB串通合谋以不利于C的金融安全。
  因此,在图2中,虽然(E,G,I)从帕累托效率意义上明显不如(D,F,H),但是它是防共谋均衡。因为给定偏离者还能继续偏离的约束,无论是单方偏离(E,G,I),还是两方,或者三方的偏离,都不能增加他们的利益。因此当不能消除串通的可能性的时候,(E,G,I)比(D,F,H)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更可能是博弈的结果。
  F(评级机构保持独立性) G(评级机构缺失独立性)
  D(美政府不提供利益好处) (0,0,10) (-5,-5,15)
  E(美政府提供利益好处) (-5,-5,10) (1,1,1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为了避免他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把持着本国主权信用评级的话语权,发展本国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将成为一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对我国的意义
  继欧债危机爆发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更加审慎地认清了主权信用评级的震慑作用,并相继采取了实际行动以期建立起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例如,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部分欧洲政要建议要建立起欧洲的信用评级机构,以保护欧元区的金融安全。
  另外,2010年7月,我国的大公国际发布了《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评级,这一举措表明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有意推出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
  然而,三大国际机构都已经是百年“老店”,并且有美国强大的经济做支撑,要想与其比肩仍非易事。
  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对我国来说,发展主权信用评级是毋庸置疑的选择。这是因为多年来,三大机构长期坚持以美国的价值观来审视亚洲文化与市场环境,以至于它们对中国总是“特别关注”,长期以来,一直“无视”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对中国的信用评级一直采取“打压”手段。 2008年8月,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整个发达国家经济风雨飘摇,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中为数不多的“阳光地带”,由此标准普尔才把中国的信用评级调至A+。具有浓重讽刺意味的是,一直被奉为“顶级债券”的美国国债变为废纸时,长期拥有3A评级的美国向拥有A+评级的中国请求营救。这种大债权国与大债务国之间信用等级倒挂,不仅显示的是信用等级的荒谬与可笑,而且导致中国政府及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利益。
  信用关系正在成为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甚至是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所言:“这个发展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也很难拔苗助长。我们应该要支持本土的评级机构的发展,应该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滕飞. 倾斜的国际信用评级[N].国际商报,2011-08.
  [3]邓聿文.中国亟待发展自己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N].上海证券报,2010-05.
  [4]刘武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何以突围[J].瞭望东方周刊,2010(27).
  作者简介:张悦(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专业方向:财务管理。
  (编辑:张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教师党支部出现了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功能发挥不够有效等问题。高校教师党支部应该抓住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契机,明确功能定位,积极发挥政治功能、协商功能、学习功能和服务功能,从而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高校教师党支部;功能  在既往研究和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不能很好地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一是组织生活开展乏力。夏斯云(2013
【摘要】居者都其屋是现在中国居民最渴望的生活,而当今房价却居高不下,影响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政府已经出台各种措施希望能打压房价,然而前面的政策并没有取得有效成绩,此次国务院又出台计征二手房个人所得税的条例,此政策一出必定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将分析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二手房 个税 房地产开发投资  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摘要】自从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但是,发展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矛盾。自从2010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条款针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一定的调控,这些限购政策对房地产经济高涨实现了有效地遏制,但是同时,也导致银行内部个人住房贷款相关的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规模缩减,增大了业务购买风险。本文主要针对限购政策下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介绍,希望
单鞭式是孙式太极拳的主要动作之一。在传统97式太极拳套路中出现达8次之多。其动作虽简,但真正练好,并掌握其应用并不容易。现将单鞭式的初步练法和用法简要介绍如下:  基本动作及要领  预备式:身体成合手式姿势站立。两腿微曲,两足成平行步,相距约一至二寸,身体重心放在右足,左足足跟虚起,足掌着地。两肘靠肋,两小臂直立,两手手心相对,手指向上,指高与肩平,两手相距约与本人脸部同宽,两手大拇指距胸部约二寸
[教材分析]rn《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是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九课.该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以
期刊
【摘要】企业物流要想实现营销—生产—物资供应的一体化,必须找准方向,在带动生产前面进步的同时,保证物资供应及时,对物流发展中的各个流程都要实行透明化管理,解决物资供应的相关问题,做到精益求精,使企业运转良好,实现盈利目的。  【关键词】企业 物流 供应 管理  一、企业物流发展中的重要思路研究  (一)现代企业物流建设内容  由于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较快,在这期间物资采购、生产、营销都需要较好的物流
小额贷款公司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在现实中也存在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本文结合对赣州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分析了由于法律定位与
【摘要】我国的信贷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隐藏着众多金融风险。推行阳光信贷能够减少这些金融风险,促进信贷市场的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 阳光信贷  全球化经济形式下,金融作为资金流转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激活整个市场经济,使各国的经济体系连成一体。同时能够为企业或者个人带来高额度的收益,然而金融本身也具有较高的风险。  一、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一般是对未来的预期,在这个预期内金融资产的未来收益
进入2005年,北京地区的书业,今年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书店的变脸了,一些书店更换了招牌开始经营他业,一些书店把店面的黄金位置出租予他人经营非书业的销售,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