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 等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山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爆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摘自土蚂蚁故事网)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摘自土蚂蚁故事网)
  
  不过一碗饭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
  “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点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
  “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
  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
  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已经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然后,挥挥手……
  (摘自《领导文萃》)
  
  你就是第一
  理查·派克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他第一次赛车回来时,兴奋地对母亲说:“有35辆车参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母亲毫不客气地回答。
  “可是,”理查·派克瞪大了眼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而且赛车还这么多。”
  “儿子,”母亲深情地说,“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克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记录至今无人打破。问他成功的原因,他说,他从未忘记母亲的教诲,是母亲在他为第二名沾沾自喜之时,帮他发现了他还可能是第一的希望。
  第一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争得第一,可是,试想一下理查·派克,如果他连第一都不敢想,他连自己都不自信,如果他得不到母亲深情的鼓舞,他能在20年的时间里称霸赛车世界吗?
  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摘自土蚂蚁故事网)
其他文献
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一个人自尊心萌芽的表现。   从小妈妈就教我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她是那种对没完没了的“为什么”永远不厌其烦的妈妈。   不过,妈妈从不简单地给我答案,而是让我自己先思考。渐渐地,我学会了在做事之前,先用自己的小脑瓜分析所有的可能性,遇事常常自问:“如果有人这么对我,我会怎么想?”妈妈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为我形成良好的品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13岁生日那天,妈妈把我叫进
鱼竿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
刘大公的妈妈有个妹妹,妹妹也有个儿子。也就是说,刘大公的确有个表哥,但可惜他不是方笑。刘大公既没有当歌星的表哥,也没有任何当歌星的亲戚。也就是说,他和方笑什么关系也没有。  “有什么困难吗?”校长的声音仿佛从天边传来,幽幽的,飘忽不定。  刘大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两个月前种下的谎言种子,曾经开过“美丽”的花。即便在那段时间,刘大公也没有“享受”过“歌星家属”的待遇,更没有觉得幸福,而是整日忐忑不安
上个学期,不知怎么的,我的成绩流水般地倒退。每次成绩退步了一些,我争回原来荣誉的信心也就少了一些。到后来,我差点有了放弃的念头。
1934年初,冯雪峰在江西瑞金苏区与毛泽东聊天,提到有位外国人曾信口说,全中国仅两个半人懂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是毛泽东。闻言,毛泽东哈哈大笑。  是耶非耶,让历史发话。  鲁迅致力思想启蒙,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逝世后被公认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旗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正轨并最终取得胜利,终结百年民族屈辱史。打着“三民主义”旗
小村民创造的大奇迹    两个人都在开山,一个人把石块砸成石子卖给建房的人;另—个人直接把石块卖给杭州来的花鸟商人,因为这里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3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年秋天,满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走。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  但那个卖过石块的村民却卖掉果树,开
重金求蝶  一大清早,陶小淘还没吃完早饭,齐灵儿便在他耳边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喂喂喂,淘气鬼,你听说没有?东城的马老爷在花重金买蝴蝶,现在好多人都漫山遍野地去捉蝴蝶了。”齐灵儿把听来的消息告诉陶小淘。  陶小淘抹抹嘴,说:“啊,我见过一次马老爷,没想到他这么喜欢蝴蝶啊!”  齐灵儿忽然眨眨眼,很神秘地说:“哪里是他喜欢啊,告诉你吧,他买蝴蝶是为了送给他的女儿。他的女儿叫马小花,马小花很喜爱蝴蝶
郑渊洁童话:阅读中学习道理  郑叔叔从小就是一个有着奇特思想的孩子,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普通人不同,于是他在能够独立写作之后,就把这些他对世界的看法通过文字传达给了读者。  他直白地告诉读者一些道理,在书中写道:“一本好书胜过10个无聊的朋友。读书是一种社交行为,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世上的智者交往。和聪明人交往受益,但上帝不可能把聪明人都调集到你身边。通过看好书能够把世界上的聪明人都集中在你身边。不看书
这是一部干净、纯真、艺术价值很高的电影。  小男孩阿里菜市场弄丢了帮妹妹拿去修的鞋子,回家后跟妹妹一起隐瞒这个事情,生怕家庭陷入窘境的父母知道后生气。
倒过来试试    有一个青年画家,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他看到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画很受欢迎,就登门求教。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门采尔深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  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  “是的。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一年才一幅,这多慢啊!”  “对!创作是艰巨的劳动,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