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判极刑的“黑老大”忘记了“江湖道义”,供出了“保护伞”公安局长,公安局长为立功,抛出了省委副书记。“多米诺骨牌”效应终于让多年来“带病升迁”的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重症下岗”。
2005年10月18日,山西省委召开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动员大会,通报了2004年以来中央纪委和山西省纪委严肃查处的该省三起大案要案。其中山西省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因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检察机关立案调查一案,位列三大要案之首。侯伍杰也是山西第一个落马的省级高官。而三大要案的第二起案犯原山西临汾市公安局局长邵建伟,与侯伍杰的落马有着直接的联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侯、邵二人竟均是被称作“三晋涉黑第一案”的李满林案牵扯落马,成了被一条罪恶的绳子拴着的蚂蚱。
“黑老大”保命无望供出公安局长
说起侯伍杰案,不能不提及在太原恶名昭著的李满林。是他归案并被处以极刑,才牵出了当时的山西省“第三号人物”侯伍杰。
李满林绰号“三马虎”,1968年3月出生,初中文化,是一个流氓和街霸,1986年因犯流氓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李满林没有悔过自新,反而纠集一些解教人员进行大量违法犯罪活动。他虽然绰号“三马虎”,但组织起犯罪团伙来,却一点也不马虎,并且显示出了较高的“智商”:他一手组建的具有显著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集团,在个案中都有明确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在犯罪活动中组织严密。李满林还千方百计多方寻求保护伞,以致该团伙虽然作恶多端,却屡屡化险为夷。自1991年以来,该组织先后取得并非法持有枪支20余支,持枪作案15起,致一人死亡多人伤残,太原群众闻李色变。就是这样一个罪恶昭著的人物,直到2001年12月,才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刑事拘留,同月被逮捕。随后,其党羽陆续被缉拿归案。
李满林归案后,查证其犯罪事实一度十分艰难,直到2003年12月15日,被捕两年后的李满林,才站在了太原市中级法院的审判庭上。此时,他的气焰依旧十分嚣张,认为自己“出不了多大事,最多像当年犯流氓罪那样,被判个一两年”。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他自以为有可靠的保护伞。这“保护伞”不仅在太原警界握有实权和人脉,而且,据他所知,他的“保护伞”上面,还有更大的“保护伞”,都是在太原和山西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相信,只要这些“保护伞”不倒,就不会对他坐视不管。因此,在长达两年的审查过程中,他都紧咬牙关,没有吐露关于“大保护伞”的只言片语,只供出了两条“小鱼”:太原市公安局治安处原处长范栋升和时任杏花岭公安分局副局长的牛藩。范栋升在一次严打行动中曾当场获取了李满林的犯罪证据,但在收取李的6万元现金后,便将李满林等人释放。牛藩也曾数次收受李满林给予的“好处”,为李提供“方便”。李满林自以为这招“舍卒保帅”十分高明,既保了自己,又显示了义气,“保护伞”们自然也会“该伸手时须伸手”,全力保其被轻判甚至无罪释放。但他却不知道,此案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当地警、政官员插手并非易事。
2004年1月17日,太原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李满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800万元。法院在判决中还认定:李满林等32名被告人共涉犯罪事实45起,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贩卖毒品罪等11项。听到这个判决,李满林当即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判处极刑。在确认生还无望之后,异常沮丧的他再也不管什么江湖道义,随即供出为自己多年来提供保护的警界“大鱼”临汾市公安局局长邵建伟。
公安局长为立功抛出省委副书记
48岁的邵建伟,从太原市杏花岭区公安机关发迹。他最早是杏花岭派出所的一名户籍警,后任敦化坊派出所所长、杏花岭公安分局副局长、太原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太原市杏花岭公安分局局长、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落网前,邵建伟已任临汾市公安局局长。
有证据显示,李满林之所以能在10余年时间里盘踞太原黑道,实则源于警方的庇护,其中邵建伟对李满林团伙的直接纵容包庇“居功至伟”。
1998年,太原市杏花岭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作为局长的邵建伟,在收受犯罪嫌疑人亲属20万元贿赂后,不仅很快为主要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而且违反原则将案卷材料提供给犯罪嫌疑人家属看。在利益的驱动下,邵建伟还为犯罪嫌疑人出谋划策。结果,目击证人原有的真实证言被完全推翻了,导致了主要犯罪嫌疑人重罪轻判。
1999年,太原市发生一起非法持枪绑架公安民警的案件。邵建伟在收受犯罪嫌疑人亲属李某(2000年“打黑扫恶”斗争中被定为太原市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头目)5万元贿赂后,当天就给暴力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
经检察机关侦查查明,邵建伟腐败案件涉案金额高达480万元之多,其中索贿、受贿折合人民币189万元;非法占有个人财物折合人民币262万元;收受礼金28万元。
1995年9月至2001年6月,邵建伟利用干部提拔、调整之机,收受28名公安干警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3.66万元。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被告人邵建伟在担任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再次利用干部提拔、调整之机,收受贿赂,先后收取临汾市下属的永和县公安局、蒲县公安局、吉县公安局负责人等13名公安干警钱物,共计人民币52.03万元、美元1万元。同时查明,1995年之前,邵建伟在担任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及太原市杏花岭公安分局局长期间,就收受了私营企业主大量的钱物。
2005年11月,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邵建伟有“重大立功行为”,判处邵建伟有期徒刑9年,邵当庭表示不上诉。
据悉,邵建伟在被“两规”期间,真诚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请求,愿作“反面教员”教育、警示大家,并写下了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忏悔。
邵建伟的“重大立功行为”,就是在案发后,很快供出了他的两位老上司王国武和侯伍杰。王国武曾任太原市交通局局长,后担任杏花岭区委书记多年,曾与邵建伟存在非正常经济往来。2003年初,王国武升任太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而在邵建伟升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时,时任太原市委书记的侯伍杰,也与邵在金钱和其他方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省委副书记被“多米诺骨牌”击倒
王国武和侯伍杰在收受邵建伟的贿赂后,通过干预政法系统工作,间接纵容包庇了邵建伟,成了李满林两顶最大的“保护伞”。在侯伍杰任太原市委书记时,李满林案的侦破一直受到层层阻挠,他调任后该案才势如破竹。
在李满林受审之时,太原坊间就盛传侯伍杰要出事。李满林和邵建伟的“不讲义气”,终于让传言变成了事实。但许多人对侯伍杰能否就此倒下,却不敢妄下断言:因为侯伍杰有一身尽人皆知的“带病升迁”本事。大家都在擦亮眼睛,看他这次还能不能过关。
2004年12月9日,按计划侯伍杰率团出境考察。但在登机前,海关人员以“护照有问题”为由,阻止侯伍杰出境。按山西省委当时的安排,侯伍杰直接回太原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考察活动延期。可是次日侯伍杰并未出现在主席台上。12月11日,侯伍杰被中央纪委专案组“两规”。
“两规”后的第四天,侯伍杰即承认了自己在任太原市委书记时,收受为谋任太原市公安局长的邵建伟10万美金、一块价值5.83万港币的百达菲利牌手表和2万元礼金,另收受他人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的礼品60余件。
侯伍杰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1945年9月生于山西阳泉市盂县,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个人履历显示,侯伍杰196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参加工作。侯的为官生涯均在家乡山西度过。曾先后在组织和宣传部门任职,政治基础扎实。就在他出事前,不少人还认为时为山西第三号人物的他,还有相当的升迁空间。这一方面是源于他在山西政坛“人脉不赖”,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丰厚的“带病升迁”经历,展示了他在山西政坛过人的“能量”和手段。
但这一次,他不再幸运。
从“带病升迁”到“重症下岗”
上个世纪70年代,侯伍杰历任吕梁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83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被借调至山西省委组织部工作。这被视为侯伍杰政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在组织部门10多年的工作经历,为侯伍杰赢得了不少政治资源。自此,侯平步青云,1986年任长治市委副书记,1990年回老家阳泉任市委书记,并任省委委员。应该说,在这段时间里,侯伍杰还能够检点自己,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传闻。
1995年,侯伍杰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这成了他政治生涯的另一个转折,也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拐点。或许是被多年在政界的平步青云冲昏了头脑,或许是接触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的机会增多,再也经受不住诱惑,政治生命一直健康的侯伍杰开始“染病”了。到北京公干时,侯竟然按捺不住色心,去找卖淫女,结果在嫖娼时被北京警方抓获。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把事情“摆平”,但纸包不住火,针对侯伍杰不利的传闻开始盛传。侯伍杰嫖娼为他“惹了一身臊”,自此以后,针对他个人的举报就再也没有中断。
第一次“染病”,也曾对侯伍杰的仕途产生了一定威胁。由于当时的举报,侯伍杰在任省委宣传部长后,迟迟不是省委常委。这一“不正常”现象,也让他始终生活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这次事件也让侯伍杰展示了他高超的“危机处理”手段,就任省委宣传部长两年后的1997年,他终于成了山西省委常委,仕途并没有因嫖娼问题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第一次“染病”有惊无险,让侯伍杰的“免疫力”进一步丧失,继贪色之后,贪财的病毒也侵入了他的灵魂和肌体。2000年1月,侯伍杰兼任太原市委书记,同年9月被免去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了太原“一把手”,实权派人物。不过,他担任太原市委书记的过程,也是关于其经济问题的举报信纷至沓来的过程,但位居副省级的侯伍杰岿然不动。这也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对坊间的种种传言不屑一顾。
侯伍杰的此种作为,将太原政界搅成了一潭浑水,买官卖官等腐败之风进一步盛行。其中风传最广、最为具体的一桩“买卖”,就与侯伍杰和邵建伟有关。邵建伟从基层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在仕途扶摇直上,“秘密武器”就是买官。2001年上半年,太原市公安局长一职面临调整。时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的邵建伟,垂涎这个要职,玩了一次大手笔:向侯伍杰奉送了10万美元、一块价值5.83万港币的百达菲利牌手表和2万元人民币礼金,侯伍杰承诺利用职权为邵建伟谋取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提供帮助。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时任大同市公安局长的李某,被调到太原,任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与此同时,邵建伟被调任临汾市公安局局长。
或许是一掷千金买官的动静太大,或许是买官不成被知情人传为笑柄,邵建伟行贿侯伍杰事件,在坊间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并成了针对侯伍杰举报信中的新内容。但侯伍杰对此好像已经麻木了,他不仅不知收敛,还对子女的随之“染病”视而不见。他将大儿子侯峻安插在公安系统就职,“侯大公子”游手好闲,经常驾车横行市井,不时出没赌场等场所,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口碑极差,但侯伍杰从来不去管束儿子。
2001年9月,侯伍杰不再担任太原市委书记,上级暂未宣布对他新的任职去向。太原坊间立时传言四起,许多人都以为“病得不轻”的侯伍杰,这一次“肯定是栽了”。但时隔不久,侯竟然担任了省委副书记,其工作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他的又一次“带病升迁”,让太原众多“民间观察家”跌碎眼镜。2004年下半年,侯伍杰兼任省委党校校长,前途看似一派光明。他的“带病升迁”本领,让一些人除了一句“叹为观止”之外,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正因如此,在2004年12月侯伍杰被“两规”后,还不断“有人力保侯伍杰,只会给他个‘双开’了事”的小道消息,在山西坊间广为流传。众人以为这将是侯伍杰的又一场虚惊,或许还会是“升迁”的前兆。
侯伍杰在山西政坛演绎的“带病升迁”神话,终于以他的落马而告终。但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何以屡屡“带病升迁”,目前仍是一个谜,令三晋民众久久玩味。
2005年10月18日,山西省委召开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动员大会,通报了2004年以来中央纪委和山西省纪委严肃查处的该省三起大案要案。其中山西省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因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检察机关立案调查一案,位列三大要案之首。侯伍杰也是山西第一个落马的省级高官。而三大要案的第二起案犯原山西临汾市公安局局长邵建伟,与侯伍杰的落马有着直接的联系。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侯、邵二人竟均是被称作“三晋涉黑第一案”的李满林案牵扯落马,成了被一条罪恶的绳子拴着的蚂蚱。
“黑老大”保命无望供出公安局长
说起侯伍杰案,不能不提及在太原恶名昭著的李满林。是他归案并被处以极刑,才牵出了当时的山西省“第三号人物”侯伍杰。
李满林绰号“三马虎”,1968年3月出生,初中文化,是一个流氓和街霸,1986年因犯流氓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李满林没有悔过自新,反而纠集一些解教人员进行大量违法犯罪活动。他虽然绰号“三马虎”,但组织起犯罪团伙来,却一点也不马虎,并且显示出了较高的“智商”:他一手组建的具有显著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集团,在个案中都有明确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在犯罪活动中组织严密。李满林还千方百计多方寻求保护伞,以致该团伙虽然作恶多端,却屡屡化险为夷。自1991年以来,该组织先后取得并非法持有枪支20余支,持枪作案15起,致一人死亡多人伤残,太原群众闻李色变。就是这样一个罪恶昭著的人物,直到2001年12月,才因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刑事拘留,同月被逮捕。随后,其党羽陆续被缉拿归案。
李满林归案后,查证其犯罪事实一度十分艰难,直到2003年12月15日,被捕两年后的李满林,才站在了太原市中级法院的审判庭上。此时,他的气焰依旧十分嚣张,认为自己“出不了多大事,最多像当年犯流氓罪那样,被判个一两年”。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他自以为有可靠的保护伞。这“保护伞”不仅在太原警界握有实权和人脉,而且,据他所知,他的“保护伞”上面,还有更大的“保护伞”,都是在太原和山西政界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相信,只要这些“保护伞”不倒,就不会对他坐视不管。因此,在长达两年的审查过程中,他都紧咬牙关,没有吐露关于“大保护伞”的只言片语,只供出了两条“小鱼”:太原市公安局治安处原处长范栋升和时任杏花岭公安分局副局长的牛藩。范栋升在一次严打行动中曾当场获取了李满林的犯罪证据,但在收取李的6万元现金后,便将李满林等人释放。牛藩也曾数次收受李满林给予的“好处”,为李提供“方便”。李满林自以为这招“舍卒保帅”十分高明,既保了自己,又显示了义气,“保护伞”们自然也会“该伸手时须伸手”,全力保其被轻判甚至无罪释放。但他却不知道,此案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当地警、政官员插手并非易事。
2004年1月17日,太原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李满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800万元。法院在判决中还认定:李满林等32名被告人共涉犯罪事实45起,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贩卖毒品罪等11项。听到这个判决,李满林当即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自己会被判处极刑。在确认生还无望之后,异常沮丧的他再也不管什么江湖道义,随即供出为自己多年来提供保护的警界“大鱼”临汾市公安局局长邵建伟。
公安局长为立功抛出省委副书记
48岁的邵建伟,从太原市杏花岭区公安机关发迹。他最早是杏花岭派出所的一名户籍警,后任敦化坊派出所所长、杏花岭公安分局副局长、太原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太原市杏花岭公安分局局长、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落网前,邵建伟已任临汾市公安局局长。
有证据显示,李满林之所以能在10余年时间里盘踞太原黑道,实则源于警方的庇护,其中邵建伟对李满林团伙的直接纵容包庇“居功至伟”。
1998年,太原市杏花岭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作为局长的邵建伟,在收受犯罪嫌疑人亲属20万元贿赂后,不仅很快为主要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而且违反原则将案卷材料提供给犯罪嫌疑人家属看。在利益的驱动下,邵建伟还为犯罪嫌疑人出谋划策。结果,目击证人原有的真实证言被完全推翻了,导致了主要犯罪嫌疑人重罪轻判。
1999年,太原市发生一起非法持枪绑架公安民警的案件。邵建伟在收受犯罪嫌疑人亲属李某(2000年“打黑扫恶”斗争中被定为太原市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头目)5万元贿赂后,当天就给暴力犯罪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
经检察机关侦查查明,邵建伟腐败案件涉案金额高达480万元之多,其中索贿、受贿折合人民币189万元;非法占有个人财物折合人民币262万元;收受礼金28万元。
1995年9月至2001年6月,邵建伟利用干部提拔、调整之机,收受28名公安干警钱物,共计折合人民币63.66万元。2001年6月至2004年3月,被告人邵建伟在担任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再次利用干部提拔、调整之机,收受贿赂,先后收取临汾市下属的永和县公安局、蒲县公安局、吉县公安局负责人等13名公安干警钱物,共计人民币52.03万元、美元1万元。同时查明,1995年之前,邵建伟在担任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处长及太原市杏花岭公安分局局长期间,就收受了私营企业主大量的钱物。
2005年11月,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邵建伟有“重大立功行为”,判处邵建伟有期徒刑9年,邵当庭表示不上诉。
据悉,邵建伟在被“两规”期间,真诚地向纪检监察机关请求,愿作“反面教员”教育、警示大家,并写下了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忏悔。
邵建伟的“重大立功行为”,就是在案发后,很快供出了他的两位老上司王国武和侯伍杰。王国武曾任太原市交通局局长,后担任杏花岭区委书记多年,曾与邵建伟存在非正常经济往来。2003年初,王国武升任太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而在邵建伟升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时,时任太原市委书记的侯伍杰,也与邵在金钱和其他方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省委副书记被“多米诺骨牌”击倒
王国武和侯伍杰在收受邵建伟的贿赂后,通过干预政法系统工作,间接纵容包庇了邵建伟,成了李满林两顶最大的“保护伞”。在侯伍杰任太原市委书记时,李满林案的侦破一直受到层层阻挠,他调任后该案才势如破竹。
在李满林受审之时,太原坊间就盛传侯伍杰要出事。李满林和邵建伟的“不讲义气”,终于让传言变成了事实。但许多人对侯伍杰能否就此倒下,却不敢妄下断言:因为侯伍杰有一身尽人皆知的“带病升迁”本事。大家都在擦亮眼睛,看他这次还能不能过关。
2004年12月9日,按计划侯伍杰率团出境考察。但在登机前,海关人员以“护照有问题”为由,阻止侯伍杰出境。按山西省委当时的安排,侯伍杰直接回太原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考察活动延期。可是次日侯伍杰并未出现在主席台上。12月11日,侯伍杰被中央纪委专案组“两规”。
“两规”后的第四天,侯伍杰即承认了自己在任太原市委书记时,收受为谋任太原市公安局长的邵建伟10万美金、一块价值5.83万港币的百达菲利牌手表和2万元礼金,另收受他人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的礼品60余件。
侯伍杰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1945年9月生于山西阳泉市盂县,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个人履历显示,侯伍杰196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7月参加工作。侯的为官生涯均在家乡山西度过。曾先后在组织和宣传部门任职,政治基础扎实。就在他出事前,不少人还认为时为山西第三号人物的他,还有相当的升迁空间。这一方面是源于他在山西政坛“人脉不赖”,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丰厚的“带病升迁”经历,展示了他在山西政坛过人的“能量”和手段。
但这一次,他不再幸运。
从“带病升迁”到“重症下岗”
上个世纪70年代,侯伍杰历任吕梁地委组织部干部科干事、副科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1983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被借调至山西省委组织部工作。这被视为侯伍杰政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在组织部门10多年的工作经历,为侯伍杰赢得了不少政治资源。自此,侯平步青云,1986年任长治市委副书记,1990年回老家阳泉任市委书记,并任省委委员。应该说,在这段时间里,侯伍杰还能够检点自己,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传闻。
1995年,侯伍杰任省委宣传部部长,这成了他政治生涯的另一个转折,也是他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拐点。或许是被多年在政界的平步青云冲昏了头脑,或许是接触花花世界、灯红酒绿的机会增多,再也经受不住诱惑,政治生命一直健康的侯伍杰开始“染病”了。到北京公干时,侯竟然按捺不住色心,去找卖淫女,结果在嫖娼时被北京警方抓获。尽管他使出浑身解数把事情“摆平”,但纸包不住火,针对侯伍杰不利的传闻开始盛传。侯伍杰嫖娼为他“惹了一身臊”,自此以后,针对他个人的举报就再也没有中断。
第一次“染病”,也曾对侯伍杰的仕途产生了一定威胁。由于当时的举报,侯伍杰在任省委宣传部长后,迟迟不是省委常委。这一“不正常”现象,也让他始终生活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这次事件也让侯伍杰展示了他高超的“危机处理”手段,就任省委宣传部长两年后的1997年,他终于成了山西省委常委,仕途并没有因嫖娼问题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第一次“染病”有惊无险,让侯伍杰的“免疫力”进一步丧失,继贪色之后,贪财的病毒也侵入了他的灵魂和肌体。2000年1月,侯伍杰兼任太原市委书记,同年9月被免去省委宣传部部长,成了太原“一把手”,实权派人物。不过,他担任太原市委书记的过程,也是关于其经济问题的举报信纷至沓来的过程,但位居副省级的侯伍杰岿然不动。这也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对坊间的种种传言不屑一顾。
侯伍杰的此种作为,将太原政界搅成了一潭浑水,买官卖官等腐败之风进一步盛行。其中风传最广、最为具体的一桩“买卖”,就与侯伍杰和邵建伟有关。邵建伟从基层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在仕途扶摇直上,“秘密武器”就是买官。2001年上半年,太原市公安局长一职面临调整。时任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的邵建伟,垂涎这个要职,玩了一次大手笔:向侯伍杰奉送了10万美元、一块价值5.83万港币的百达菲利牌手表和2万元人民币礼金,侯伍杰承诺利用职权为邵建伟谋取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提供帮助。但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时任大同市公安局长的李某,被调到太原,任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与此同时,邵建伟被调任临汾市公安局局长。
或许是一掷千金买官的动静太大,或许是买官不成被知情人传为笑柄,邵建伟行贿侯伍杰事件,在坊间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并成了针对侯伍杰举报信中的新内容。但侯伍杰对此好像已经麻木了,他不仅不知收敛,还对子女的随之“染病”视而不见。他将大儿子侯峻安插在公安系统就职,“侯大公子”游手好闲,经常驾车横行市井,不时出没赌场等场所,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口碑极差,但侯伍杰从来不去管束儿子。
2001年9月,侯伍杰不再担任太原市委书记,上级暂未宣布对他新的任职去向。太原坊间立时传言四起,许多人都以为“病得不轻”的侯伍杰,这一次“肯定是栽了”。但时隔不久,侯竟然担任了省委副书记,其工作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他的又一次“带病升迁”,让太原众多“民间观察家”跌碎眼镜。2004年下半年,侯伍杰兼任省委党校校长,前途看似一派光明。他的“带病升迁”本领,让一些人除了一句“叹为观止”之外,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正因如此,在2004年12月侯伍杰被“两规”后,还不断“有人力保侯伍杰,只会给他个‘双开’了事”的小道消息,在山西坊间广为流传。众人以为这将是侯伍杰的又一场虚惊,或许还会是“升迁”的前兆。
侯伍杰在山西政坛演绎的“带病升迁”神话,终于以他的落马而告终。但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何以屡屡“带病升迁”,目前仍是一个谜,令三晋民众久久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