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下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治疗后NDF、Barthel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是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术后患者运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应用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在较高血压刺激下引起脑血管损伤,进而易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1]微创手术有效减少了患者死亡率,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仍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此次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改善患者预后。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参照WHO的相关诊断标准;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头颅CT诊断,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因其他因素导致的脑出血;排除存在脑室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存在其他脑部疾病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与常规组对比,路径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均采取YL-1型穿刺针进行穿刺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路径组:制定科学化护理流程:科内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組,确定护理目标及问题,查阅资料,总结出护理流程,对患者行护理评估,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改进,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入院第一天,即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医疗环境、医疗设备等,促进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知状况,并根据患者实际认知及理解水平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式、优势、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预后等,改善患者紧张情绪,并向患者讲解各类检查的重要性,辅助患者完成各类检查。从第二天开始,行常规检查,术前备皮、行药物过敏试验等,准备各类手术药品、器械等,并在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术前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疏解患者不良心理,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加强对患者的保温护理。手术至患者出院前一天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及心电监护,并对患者进行常规一般生活护理,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促进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并及时评估患者恢复状况,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训练指导。[2]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住院时间状况。神经功能缺损采取NDF进行评价,分数越高缺损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采取Barthel指数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3]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各类评分及住院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以t进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路径组患者治疗后NDF、Barthel评分,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详见下表.
  路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常规组术后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4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路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0%与常规组425%相比明显较低,X2=7384,P<005。
  3讨论
  高血压患者脑底小动脉常因血压变化而出现病理变化,导致小动脉管壁出现纤维样、玻璃样变性及局灶性出血、坏死等,引起小动脉上易形成诸多微小瘤,血压急剧上升后将引起患者出现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出血发生。[4]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治疗方式,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4]此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路径组患者术后NDF、Barthel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说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提升,改善患者预后。此次研究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时,分时间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性护理,护理过程更加具备安全性、高效性、合理性,且护理内容涵盖患者入院、检查、心理、饮食、用药、运动、教育、出院等各各方面,护理内容完整、全面,因此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爱红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21-23
  [2]吕红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672-2673
  [3]杨秀平,宋春雨,杨静,等脑出血锥颅术患者采用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6(9):1278[
  4]邓优群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5):166-168
  [作者简介]姚丽红(1972—),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讯作者:单叔煤,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其他文献
氧化铝纤维作为高性能新型无机陶瓷纤维的一种,兼具优异的电学、热学和高温力学性能,不仅拥有高强度、低密度、低导热率等特点,还具有高达1000℃以上的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
总结3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局部广切加带蒂肌皮瓣重建乳房术的护理体会。
<正>2018年5月初,我有幸参加盐城市政协组织的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十九大及"两会"精神培训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正是此次学习安排的内容之一。该书由中共中央党校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化学学科特点与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明确指出化学课程要培养学生五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施依据,良好的教学设计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保障。为了更好的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化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在实现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自身所依托的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应用中的飞速发展,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综合知识运用和职业技能提升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运而生。它变革了高职课程教学方式和学生技能的提升方式,构建了学生
忆阻是一种新兴的纳米级电子元器件,阻值的可变性和非易失性与生物突触的特性高度类似,为以硬件方式实现神经形态计算提供了基础。联想记忆是人脑智能的重要体现,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忆阻模拟生物突触,构建出神经形态电路,实现了联想记忆功能。主要内容如下:针对巴甫洛夫联想记忆中,食物和铃声信号不同时出现的情况下,产生联想记忆的现象,提出延时学习概念,构建出具有延时学习能力的全功能忆阻巴甫洛夫联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