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小说意蕴把握的策略分析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国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现代派小说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针对现代派小说意蕴的解读研究相对滞后,致使其阅读教学脱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由于师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合理把握现代派小说的意蕴进行分析。
  【关键词】
  现代派 小说教学 意蕴
  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外国小说教学更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从小说流派来看,不同的小说流派所呈现的风格各有差异,思想意蕴各不相同,这加大了学生理解主题的难度。另外,针对现代派小说阅读的研究相对不足,使得其教学工作相对滞后。如何合理把握现代派小说的意蕴,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工作,加强现代派小说研究非常重要。
  一、基于文本注重核心问题解读
  由于现代派小说主题模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逐步解读文本,采取层层剥离的方式来理解文本的深意。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文本,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现代派小说课堂阅读教学应采用课堂聚焦和层进法来解读文本。针对学生确定课堂中所需要研究的焦点问题并聚焦于学习活动中,逐层研究解答困惑。例如,进行《项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解读课文,把自己的理解和困惑展现出来,聚焦后师生共同解答困惑。学生的困惑聚焦后,得出“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积极偿还的根本原因”这一核心问题,教师应从故事产生的背景入手,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对人物玛蒂尔德的刻画,进而探究故事背后的社会现状及玛蒂尔德人格的转变。对现代派小说意蕴的把握,须建立在对核心问题的解读之上。教师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
  二、针对文学意蕴重组阅读
  现代派小说往往有其独特风格,在创作技巧方面有其独特性,主题形象往往会进行模糊化处理。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就当下现代派小说教学来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矛盾冲突,文本的规定性和主题的模糊性冲突,文本中的客观性和作者的主观意识冲突等,这些主要矛盾很容易引发学生对文本错误的解读。因此,教师在进行此类小说教学时,须从文本入手,对文本进行重组,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文本。例如,学习《变形记》时,学生对文本的意蕴解读各有见解,教师可以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对主题进行重组。对文本的重组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三、注重比较阅读方法的使用
  由于现代派小说主题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即将国外现代派小说与国内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二者存在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强化阅读训练,还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与国外文学之间的关系。例如,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可将其与《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比较阅读。在阅读《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学生往往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我”的内心进行剖析。把《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变形记》联系起来,把握两者的荒诞性,深入理解不同文本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把握“旅店”“甲虫”的象征意义。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将两个类似的小说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其中所意蕴,由此及彼加深理解。
  四、强化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现代派小说的教学不仅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展开,还可以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来强化。所谓读写结合,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从当前学生的写作来看,思维单一化趋势明显,要改变须要积极寻求多方面的结合。例如,学习《战争与和平》时,让学生进行全本著作的阅读显然不可能,但如果不对原著有所了解,就难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观看电影《战争与和平》的方式,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进而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现代派小说教学,通过读写结合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把握小说的意蕴。
  总之,现代派小说的意蕴把握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蕴,必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更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在现代派小说意蕴把握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才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火花,深入理解现代派小说的价值所在,并理解其蕴含的深刻意蕴。
  (本文系广东省廉江市中小學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小说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论文。课题立项批准号:2017LJYB007。 )
  【参考文献】
  【1】邹赞.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型生态伦理——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研究》【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01)
  【2】王洪岳.论现代派小说的空间性结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罗玲娟.从现代派小说文本特征看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6(09)
  【4】朱立立.台湾现代派小说研究再出发:一种精神现象学的阐释【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5】王洪岳.西方读者理论述评——以现代派小说读者接受理论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6】刘加媚.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及其模式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1)
  【7】陈晓兰.大街和女人——中国现代派小说中的都市女人【J】.妇女研究论丛,2003(05)
其他文献
通过详细考察关于企业责任的争论,结合波特的五力模型,文中具体分析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可以通过增大市场份额、阻止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和潜在替代品的开发、弱化供应商的讨价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角色转换的方式展开学习,促使学生提升语言理解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情感共鸣,联系生活进行创新思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等方式都能促使学生角色转换,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关键词】  角色转换 语言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  角色转换法指的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角色内部的矛盾冲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消除内心的焦虑,更好地了解特定的角色,从而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与体验。语言结构反映认知结构。语言的形式距离映照概念距离或语义距离;认知上或概念上越接近的实体,其语言的线性距离越近,反之亦
儒家知识分子向来重道而轻技,田园、归隐作为传统知识分子一种常见的生存状态,大多含有政治上的情怀或目的,很少真正将农事、归隐作为人生的终极归宿。因此,当有人真的去细研种树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变更,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升温。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因素,比如教材因素,专业水平较高的
以同构方法和比较方法研究广东地区的三种类型典型聚落,发现其空间形态与社会环境之间有巧合的“同构现象”,如聚落组团、朝向、肌理与族姓的“同构现象”、聚落空间形态与宗
回望过去,初中三年经历了多少坎坷,流了多少泪,早已记不清了。只有那一缕夏日里特有的栀子花香溢满心间。  ——题 记  我自小就对书籍无比钟情,记得十岁那年,我读三年级,父母那时很忙,于是我每天放学之后,都到校旁的书店看书。蹲在书架旁,沉浸到书中的世界,看《聊斋》里的书生与妖魔鬼怪之間的故事,我明白了真善美,也因此比同龄人更成熟些。读书时间长了,脚就会酸麻,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每次父母都在一旁一遍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