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学实验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cj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领域里有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只有通过科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才能得以总结,所以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以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为例,浅谈几点体会:
  一、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给别人东西,不如教那人如何制作东西。”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我国传统教育方式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传授。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知识,还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中领会与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有些科学实验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的,应尽量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教师一边自己动手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答案公布出来,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实际动手操作,从试验过程中寻找答案,这种通过自身探索获得的知识会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记忆印象,学生因此能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一个关于种子发芽的实验,像这一类动手操作难度较低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一同参与进来。教师可将试验用的种子(豆种使用较多)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做实验。实验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小组长,同时将实验记录表格交予学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对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进行提示(如:温度、湿度、阳光照射等),通过简单地提示信息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以及试验信息的搜集作业。在经过一定期限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内容为: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及种子未发芽的原因),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最终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在這一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全程参与,所以对实验对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靠。
  二、创造学生共同参与实验的机会
  任何一位老师都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但事实却是,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度不足,学习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处于神游状态,对教师教学无法积极响应。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众多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
  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因素较多,其中课堂教学氛围不浓、所讲知识枯燥乏味、教师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主要因素。对于此类问题,可通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教学参与度解决。
  方法举例:1.准备足够的实验器具,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领到实验器械;2.将学生以小组实验的形式进行划分,每组人数以保证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实验操作项目为宜。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中,有一节关于纸吸水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纸张。在进行纸张制作实验前,准备充足的捣浆皿并分发给学生,保证每位学生都领到捣浆皿,然后通过上节所学知识进行纸张制作实验,利用实际动手实验,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掌握度及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打破知识误区
  纸与水相触,纸会被水浸湿;火焰与纸相接触,纸张会被火焰点燃。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小学生对这些生活常识也都了解,若告诉学生纸不会被火点燃,学生会认为这很不可思议。对于此类常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此类科学知识。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纸张卷为圆锥体,并倒入适量清水,同时将注入清水的圆锥体纸张置于酒精灯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这时候,学生会发现纸张并未被火点燃,也未被清水浸湿,同时水温在酒精灯的作用下逐渐升高。通过这一实验,让学生明白纸张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会被火焰点燃这一知识点,同时还可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其中的奥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科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操场当成春游地点,然后向学生提问:当你在春游野炊时,发现点火工具失效了,而身边只有一只用来观察昆虫的放大镜以及引火纸,那么现在该如何取火。这是一个实际应用实验,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放大镜聚焦的特性点燃引火纸,从而完成取火工作。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将知识融入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总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启蒙教育者的我们,更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跟上课改的步伐,让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成为科学课的主流,教师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主要靠实践来锻炼。
  【作者单位:兰陵县神山镇中心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为了提升救援机器人的效率和可靠性,设计一种新型的特种设备救援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的信息结合超声传感器可以实现自主避障。用机器人本身搭载气体浓度传感器和利用机器人在事故现场安放无线气体浓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来检测事故现场有害气体浓度,并评估事故现场整体浓度信息。结合机器人的特点,在机器人手臂末端装特殊手爪可以进行切断电源和关闭阀门的操作。实验表明,可以较好的还原现场的三维地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考虑为学生设定一项或是多项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点,完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以激励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断对新知识点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 教师在适时引领,给予恰当引导和总结,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同
针对现有带钢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在检测精度、数据实时吞吐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编码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高斯滤波器的差分响应模拟人类视觉的纹理感知模型,在原始图像空间内进行缺陷可疑点检测;然后对疑似缺陷位置进行纹理特征的提取与编码,在纹理特征编码空间内完成缺陷的精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带钢表面常见的氧化、孔洞、边裂、麻点等十几种不同类型缺陷进行精确地检测,降
用三维软件对2-PRR并联机构进行了设计及建模,在ANSYS中对连杆构件用柔性化处理替换了原来的刚性体,通过计算分析了其动力学模态特性。在ADAMS中对2-PRR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
阀杆在整个喷油器当中至关重要,其外圆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喷油器的装配和喷油器性能.针对阀体外圆成形磨削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磨削加工系统的力学模型,对导轮、工
墨子曾说,多余的话就像池塘的蛙声,树上的蝉鸣一样,人们或者不理会它,或者讨厌它;而雄鸡啼晓,寥寥几声,却能引人注意。教师要想有雄鸡般的魅力,就要让自己的言语具有准确清晰
音乐教育与世俱来便是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但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音乐课与单纯的“唱歌”或“唱歌和乐理”相等同。《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本质是什么?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强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作用。  一、音乐,本质上体现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育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