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搬入了新居,这是一座漂亮的新住宅楼的底层。我和哥哥都挺高兴——不光免去了每天上下楼之苦,而且屋后更有一块都市中少有的小小庭院。当时哥哥看着小院,扶了扶眼镜,说:“不错!不错!可以在这读书看报。”我则跳到小院里四下瞧瞧,说:“不错!不错!可以在这儿蹦蹦跳跳。”
没想到,小院竟是楼上七户“高邻”的垃圾场:从搬来起,每天都有垃圾神不知鬼不觉地“空降”到小院里。从红红绿绿的塑料袋、乱七八糟的废纸、五花八门的破烂,到口香糖、烟蒂、残汤剩饭、果皮、果核,甚至鼻涕、口痰等,真可谓无所不有、源源不断。干净整洁的小院,就这么变得惨不忍睹了!尽管爸爸和哥哥也曾挨家挨户打过招呼,甚至贴出措辞严厉的《致楼上邻居的公开信》,提到种种威胁,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小院最多干净两三天,然后垃圾又纷纷往下掉。结果我和哥哥不得不每天打扫小院,连居委会也无计可施。
“永动的弹簧振子,”有次,哥哥出神地望着小院里遍地的垃圾,口中念念有词,“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振动减弱乃至停止。撤去外力后,恢复振动。”我觉得好笑:这个“物理天才”.把什么都纳入他那“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中!
哥哥说:“我要发明一种仪器把楼上仍的东西反弹回去。”
哥哥开始了他的发明,把变压器、线圈、集成板什么的和几样精巧仪器联接在一起。他忽然问了一句:“还记得《钢窟》里的力障吗?”
我马上想起了纽约市和和太空城之间那道无形的屏障:“记得。这早就不是科幻了,电视上做广告的‘隐形门’不就是‘力障’吗?”
“对。科技发展紧紧跟在科幻身后。”哥哥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这个发明的原理就跟‘隐形门’一致。”说罢,他打开电源,拿了一块橡皮,硬生生地塞到我手上:“朝盒子里扔!看清楚了!“不就是悬在空中的那个盒子嘛,干吗那么凶?”我嘀咕着把橡皮扔了出去。
橡皮沿着抛物线向盒子里飞去,速度渐渐慢下来——我想,它最后会悬在盒子上方的。我看过广告,对此并不惊奇。哥哥的发明无非是运用了缓冲性罢了。然而令我不敢相信的事发生了:橡皮并没有停下来悬住,它像是被什么力‘弹’了一下,沿着同一条抛物线飞了回来,落到我还没收回的手里!这一切,都发生在眨眼之间。“怎么样?”哥哥洋洋得意地看着目瞪口呆的我。我看看自己的手,握起橡皮,又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橡皮飞出去,‘弹’回来。
这个发明的核心部件是一套产生‘力场’的仪器——在控制电路作用下,仪器使一定空间内产生“排斥力场”,‘力场’之外的物体如果像那块橡皮一样强行进入,就会被恰到好处地‘弹’回初始位置。哥哥说这个发明先拿咱家的小院做试验。
半个月后,按照哥哥的计算结果,我俩购齐了零件,在小院角落里组装了一套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哥哥还偷偷从电网上拉了一条线接到装置上。当最后一次检查了整套装置后,哥哥就和我溜到楼外马路对面的树丛,欣赏“高邻”们的“天女散花”照例开场:
8楼窗口出现了一个年轻人,随手扔下几个臭鸡蛋后便拉上了窗户,鸡蛋眨眼间就争先恐后地飞了回去,砸在深蓝色玻璃上,形成一朵朵黑乎乎的“蛋花”往下流淌。我们差点笑出声来。我还真想看看他发现这一切后的表情,是咬牙切齿,还是茫然不解。
5楼窗口又冒出一个小家伙,拿着几架纸飞机朝窗外扔,但是飞机总是飞不多远就又飞回去了。开始他还拍着手笑,但没多久他就厌倦了飞不走的飞机,转身跑开了。哥哥低声对我说:“幸好小家伙扔的是飞机而不是飞刀。”
2楼窗口出现一位摩登小姐,她倚在窗边,手上端着一杯白色液体(我想是牛奶),正低头要喝,像是闻到了什么异味皱了皱眉,便十分干脆地把牛奶泼了出去。雪白的飞瀑一出窗户就如数‘弹’了回去,劈头盖脸地朝她的头上、脸上飞去,‘哗’的一声,正着!我估计她辛辛苦苦打扮上的摩斯、眼影、唇膏、香粉等,这下可全被“牛奶浴波”冲掉了。好一阵,这位“落汤鸡”小姐都傻站在那儿,脸上的表情好像是问:“是作梦吗?”为了忍住笑,我和哥哥差点憋过气了。我们连忙弯着腰一溜小跑地逃开了……小院从此一尘不染。楼上的“高邻”们在经过种种教训后,也改掉了乱扔垃圾的毛病。
爸爸妈妈每次疑惑不解地谈起这件事,哥哥和我都笑而不语。后来居委会不知怎么知道了哥哥的发明,专门来人“取经”。他们听完哥哥的介绍,又看我演示了哥哥最初的那套装置,然后他们再到小院里实地看了看,对哥哥和充当帮手的我大加褒扬,他们说,这个发明一推广,就可以解决楼上住户乱扔垃圾的问题了,创建卫生小区准没问题。
没想到,小院竟是楼上七户“高邻”的垃圾场:从搬来起,每天都有垃圾神不知鬼不觉地“空降”到小院里。从红红绿绿的塑料袋、乱七八糟的废纸、五花八门的破烂,到口香糖、烟蒂、残汤剩饭、果皮、果核,甚至鼻涕、口痰等,真可谓无所不有、源源不断。干净整洁的小院,就这么变得惨不忍睹了!尽管爸爸和哥哥也曾挨家挨户打过招呼,甚至贴出措辞严厉的《致楼上邻居的公开信》,提到种种威胁,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小院最多干净两三天,然后垃圾又纷纷往下掉。结果我和哥哥不得不每天打扫小院,连居委会也无计可施。
“永动的弹簧振子,”有次,哥哥出神地望着小院里遍地的垃圾,口中念念有词,“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振动减弱乃至停止。撤去外力后,恢复振动。”我觉得好笑:这个“物理天才”.把什么都纳入他那“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中!
哥哥说:“我要发明一种仪器把楼上仍的东西反弹回去。”
哥哥开始了他的发明,把变压器、线圈、集成板什么的和几样精巧仪器联接在一起。他忽然问了一句:“还记得《钢窟》里的力障吗?”
我马上想起了纽约市和和太空城之间那道无形的屏障:“记得。这早就不是科幻了,电视上做广告的‘隐形门’不就是‘力障’吗?”
“对。科技发展紧紧跟在科幻身后。”哥哥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这个发明的原理就跟‘隐形门’一致。”说罢,他打开电源,拿了一块橡皮,硬生生地塞到我手上:“朝盒子里扔!看清楚了!“不就是悬在空中的那个盒子嘛,干吗那么凶?”我嘀咕着把橡皮扔了出去。
橡皮沿着抛物线向盒子里飞去,速度渐渐慢下来——我想,它最后会悬在盒子上方的。我看过广告,对此并不惊奇。哥哥的发明无非是运用了缓冲性罢了。然而令我不敢相信的事发生了:橡皮并没有停下来悬住,它像是被什么力‘弹’了一下,沿着同一条抛物线飞了回来,落到我还没收回的手里!这一切,都发生在眨眼之间。“怎么样?”哥哥洋洋得意地看着目瞪口呆的我。我看看自己的手,握起橡皮,又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橡皮飞出去,‘弹’回来。
这个发明的核心部件是一套产生‘力场’的仪器——在控制电路作用下,仪器使一定空间内产生“排斥力场”,‘力场’之外的物体如果像那块橡皮一样强行进入,就会被恰到好处地‘弹’回初始位置。哥哥说这个发明先拿咱家的小院做试验。
半个月后,按照哥哥的计算结果,我俩购齐了零件,在小院角落里组装了一套大功率的发射装置,哥哥还偷偷从电网上拉了一条线接到装置上。当最后一次检查了整套装置后,哥哥就和我溜到楼外马路对面的树丛,欣赏“高邻”们的“天女散花”照例开场:
8楼窗口出现了一个年轻人,随手扔下几个臭鸡蛋后便拉上了窗户,鸡蛋眨眼间就争先恐后地飞了回去,砸在深蓝色玻璃上,形成一朵朵黑乎乎的“蛋花”往下流淌。我们差点笑出声来。我还真想看看他发现这一切后的表情,是咬牙切齿,还是茫然不解。
5楼窗口又冒出一个小家伙,拿着几架纸飞机朝窗外扔,但是飞机总是飞不多远就又飞回去了。开始他还拍着手笑,但没多久他就厌倦了飞不走的飞机,转身跑开了。哥哥低声对我说:“幸好小家伙扔的是飞机而不是飞刀。”
2楼窗口出现一位摩登小姐,她倚在窗边,手上端着一杯白色液体(我想是牛奶),正低头要喝,像是闻到了什么异味皱了皱眉,便十分干脆地把牛奶泼了出去。雪白的飞瀑一出窗户就如数‘弹’了回去,劈头盖脸地朝她的头上、脸上飞去,‘哗’的一声,正着!我估计她辛辛苦苦打扮上的摩斯、眼影、唇膏、香粉等,这下可全被“牛奶浴波”冲掉了。好一阵,这位“落汤鸡”小姐都傻站在那儿,脸上的表情好像是问:“是作梦吗?”为了忍住笑,我和哥哥差点憋过气了。我们连忙弯着腰一溜小跑地逃开了……小院从此一尘不染。楼上的“高邻”们在经过种种教训后,也改掉了乱扔垃圾的毛病。
爸爸妈妈每次疑惑不解地谈起这件事,哥哥和我都笑而不语。后来居委会不知怎么知道了哥哥的发明,专门来人“取经”。他们听完哥哥的介绍,又看我演示了哥哥最初的那套装置,然后他们再到小院里实地看了看,对哥哥和充当帮手的我大加褒扬,他们说,这个发明一推广,就可以解决楼上住户乱扔垃圾的问题了,创建卫生小区准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