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兰溪港现状
金华兰溪港位于金华江、衢江和兰江三江汇合处,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港区上起金华江右岸南门大桥,下至兰江女儿滩;西岸港区上起金华江左岸南门大桥和衢江横山大桥,下至兰江左岸女埠镇。港区岸线总长,总面积191.45万m2,其中:水域面积188万m2,陆域面积3.45万m2。兰溪港现有货运码头4个,泊位12个,其中:300吨级泊位2个,100吨级以下(含100吨级)泊位10个。码头岸线总长;共有堆场4个,占地面积2;配备装卸机械8台,最大起重能力。此外,兰溪港还有客运码头1个,建有2个100吨级泊位,岸线总长。
2兰溪港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s)
2.1.1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浙江省规划建设的7个主要内河港之一,兰溪港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浙江省中西部经济腹地唯一的出海通道,担负着金华和衢州地区建材、煤炭、矿建、化工原料等大宗物资的中转、储运及物流任务。兰溪港地处上海经济区的南翼腹地,位于长三角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交接带,其经济腹地涵盖浙中西地区及赣、皖、闽等周边省份。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及浙江省提出“形成海陆空一体、贯通全省、联结省外、通向世界的立体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宏伟目标,兰溪港必将成为承东启西、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交通枢纽。
2.1.2自然条件与集疏运条件较好
兰溪港地处富春江库区航道上游,水位深,江面宽,水流平稳,气候适宜,岸线资源丰富,是建设内河港口的理想之地。兰溪港还位于江南航道网钱塘江中上游5级航道的终端,是浙中地区唯一能靠泊300吨级船舶的内河港。兰溪港的开发与建设不但能够增强浙中地区的水运能力,还能使江南地区的水运网得以延伸。此外,兰溪港具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是建设水陆中转港的理想之地,非常适合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
2.1.3旅游资源丰富
兰溪是浙中西地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兰溪港附近有八卦村、地下长河、黄大仙故里等景点,顺兰江下行有千岛湖、富春江、杭州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区,溯金华江和衢江而上有双龙洞及正在开发的龙游石窟等景点。由此可见,兰溪港的建设和发展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劣势(weaknesses)
2.2.1基础设施较差
(1)由于长期以来缺少资金投入,兰溪港布局零散,码头设备简陋,装卸工艺落后,难以发挥港口整体功能,无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2)东部港区被城市设施围困,无发展余地。
(3)富春江电站下游航道至今未得到彻底整治,目前只有在电站发电时水深才能达到通航要求,但电站发电时航道水流湍急,船舶又难以航行。
(4)船闸开启次数少,过坝船舶等候时间长。
(5)金华江和衢江至今尚未复航,导致兰溪港难以发挥其区位优势。
(6)港口经营人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接受能力较差。
2.2.2岸线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
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兰溪港可建码头的岸线较少,不合理占用岸线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导致港口总体布局受到影响。兰溪港干线航道只有,港区自然岸线,其中可利用岸线仅,深水岸线稀少。长期以来,兰溪港的岸线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未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致使大部分岸线被个体或私营业主占用,深水浅用、优线劣用、闲置不用等问题十分突出。
2.2.3原兰江水利枢纽建设方案不合理
在兰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中,兰溪市水利部门原定在兰江中洲建设水利枢纽,坝体为橡皮拦河坝,建成后可在富春江电站回水位的基础上,将水位抬高,使上游金华江和衢江水位达到。虽然这一方案有利于提高金华江和衢江的通航等级,改善通航条件,但在兰江中洲内江设置船闸,必将造成金华江连接船闸的航道弯曲半径偏小,船舶航行困难;此外,这一水利枢纽将兰溪港一分为二,导致船舶在港区内航行时也需过闸,非常不利于港口功能的发挥。
2.3机遇(opportunities)
2.3.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
兰溪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7个主要内河港之一,未来将发展成为浙中西地区及闽、赣、皖等周边省份大宗物资的中转集散地。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浙北航道网和京杭运河航道等级的提高,以及七里垅航道条件的改善,兰溪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内引外联的作用将日益突出,有利于充分发挥长三角江南航道网的功能,促进浙中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2.3.2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条件成熟
随着腹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贸企业数量的增长以及内河航道条件的改善,大量适箱货源将经由水路进出兰溪港,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所需的货源条件已经成熟。兰溪港应当抓住机遇,促进港、航、船、海关各方联动,形成合力,实现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跨越式发展。
2.4威胁 (threats)
2.4.1周边港口竞争激烈
首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形成“一体两翼”,不仅涉及长三角主要沿海港口的发展,也包括对2省1市内河港口的规划建设;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投入4万亿元巨资拉动内需,加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对港口的规划建设;再次,浙江省正在实施的“港航强省”战略将在省内掀起新一轮的港口建设高潮。鉴于上述原因,周边港口竞争将日趋激烈。
2.4.2吸引投资能力弱
兰溪港的发展不只是兰溪市的地方性问题,还关系到金华市乃至浙江省的整体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现阶段兰溪港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引起政府和投资者的充分重视,投资回报率低和投资回收期长是投资者担心的主要问题。
3兰溪港发展建议
(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港口资源。建议近期发展成为具有装卸、仓储、物流、客旅等功能的地方综合性港口;远期发展成为内河外贸口岸,并积极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
(2)加强与周边沿海港口的合作,防止恶性竞争。
(3)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吸引投资,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4)合理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金华兰溪港位于金华江、衢江和兰江三江汇合处,分为东西两岸:东岸港区上起金华江右岸南门大桥,下至兰江女儿滩;西岸港区上起金华江左岸南门大桥和衢江横山大桥,下至兰江左岸女埠镇。港区岸线总长,总面积191.45万m2,其中:水域面积188万m2,陆域面积3.45万m2。兰溪港现有货运码头4个,泊位12个,其中:300吨级泊位2个,100吨级以下(含100吨级)泊位10个。码头岸线总长;共有堆场4个,占地面积2;配备装卸机械8台,最大起重能力。此外,兰溪港还有客运码头1个,建有2个100吨级泊位,岸线总长。
2兰溪港发展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s)
2.1.1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浙江省规划建设的7个主要内河港之一,兰溪港素有“三江之汇、七省通衢”之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浙江省中西部经济腹地唯一的出海通道,担负着金华和衢州地区建材、煤炭、矿建、化工原料等大宗物资的中转、储运及物流任务。兰溪港地处上海经济区的南翼腹地,位于长三角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待开发地区的交接带,其经济腹地涵盖浙中西地区及赣、皖、闽等周边省份。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及浙江省提出“形成海陆空一体、贯通全省、联结省外、通向世界的立体型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宏伟目标,兰溪港必将成为承东启西、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交通枢纽。
2.1.2自然条件与集疏运条件较好
兰溪港地处富春江库区航道上游,水位深,江面宽,水流平稳,气候适宜,岸线资源丰富,是建设内河港口的理想之地。兰溪港还位于江南航道网钱塘江中上游5级航道的终端,是浙中地区唯一能靠泊300吨级船舶的内河港。兰溪港的开发与建设不但能够增强浙中地区的水运能力,还能使江南地区的水运网得以延伸。此外,兰溪港具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是建设水陆中转港的理想之地,非常适合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
2.1.3旅游资源丰富
兰溪是浙中西地区著名的旅游休闲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兰溪港附近有八卦村、地下长河、黄大仙故里等景点,顺兰江下行有千岛湖、富春江、杭州等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区,溯金华江和衢江而上有双龙洞及正在开发的龙游石窟等景点。由此可见,兰溪港的建设和发展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劣势(weaknesses)
2.2.1基础设施较差
(1)由于长期以来缺少资金投入,兰溪港布局零散,码头设备简陋,装卸工艺落后,难以发挥港口整体功能,无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2)东部港区被城市设施围困,无发展余地。
(3)富春江电站下游航道至今未得到彻底整治,目前只有在电站发电时水深才能达到通航要求,但电站发电时航道水流湍急,船舶又难以航行。
(4)船闸开启次数少,过坝船舶等候时间长。
(5)金华江和衢江至今尚未复航,导致兰溪港难以发挥其区位优势。
(6)港口经营人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接受能力较差。
2.2.2岸线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
港口岸线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兰溪港可建码头的岸线较少,不合理占用岸线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导致港口总体布局受到影响。兰溪港干线航道只有,港区自然岸线,其中可利用岸线仅,深水岸线稀少。长期以来,兰溪港的岸线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未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致使大部分岸线被个体或私营业主占用,深水浅用、优线劣用、闲置不用等问题十分突出。
2.2.3原兰江水利枢纽建设方案不合理
在兰江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案中,兰溪市水利部门原定在兰江中洲建设水利枢纽,坝体为橡皮拦河坝,建成后可在富春江电站回水位的基础上,将水位抬高,使上游金华江和衢江水位达到。虽然这一方案有利于提高金华江和衢江的通航等级,改善通航条件,但在兰江中洲内江设置船闸,必将造成金华江连接船闸的航道弯曲半径偏小,船舶航行困难;此外,这一水利枢纽将兰溪港一分为二,导致船舶在港区内航行时也需过闸,非常不利于港口功能的发挥。
2.3机遇(opportunities)
2.3.1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
兰溪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7个主要内河港之一,未来将发展成为浙中西地区及闽、赣、皖等周边省份大宗物资的中转集散地。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浙北航道网和京杭运河航道等级的提高,以及七里垅航道条件的改善,兰溪港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内引外联的作用将日益突出,有利于充分发挥长三角江南航道网的功能,促进浙中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2.3.2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条件成熟
随着腹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贸企业数量的增长以及内河航道条件的改善,大量适箱货源将经由水路进出兰溪港,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所需的货源条件已经成熟。兰溪港应当抓住机遇,促进港、航、船、海关各方联动,形成合力,实现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跨越式发展。
2.4威胁 (threats)
2.4.1周边港口竞争激烈
首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形成“一体两翼”,不仅涉及长三角主要沿海港口的发展,也包括对2省1市内河港口的规划建设;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投入4万亿元巨资拉动内需,加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中就包括对港口的规划建设;再次,浙江省正在实施的“港航强省”战略将在省内掀起新一轮的港口建设高潮。鉴于上述原因,周边港口竞争将日趋激烈。
2.4.2吸引投资能力弱
兰溪港的发展不只是兰溪市的地方性问题,还关系到金华市乃至浙江省的整体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然而,现阶段兰溪港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引起政府和投资者的充分重视,投资回报率低和投资回收期长是投资者担心的主要问题。
3兰溪港发展建议
(1)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港口资源。建议近期发展成为具有装卸、仓储、物流、客旅等功能的地方综合性港口;远期发展成为内河外贸口岸,并积极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
(2)加强与周边沿海港口的合作,防止恶性竞争。
(3)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吸引投资,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4)合理开发、利用港口岸线资源,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