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论三教同归性命之理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一浮看来,在具体的学的层面,儒释道三家彼此不同,但在道不可传、反己自求、得道于身这三点上是一致的,即求道的方向上是相同的。思想可因人而异,生命则是人人所同,三教同认不可传的道即指身心性命之理而言。此理乃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之理。它超乎一切有限生命之有,是证悟所了,非言思可及,故不可传;它又不离一切有限生命而发挥作用,作为其本心而潜在于每个个体生命的身心中,故可觉悟证受
其他文献
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学校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上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于“动机需求法”的引领,构建了“前移交友式”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动机需求法”:城乡结合地区家长学校办学的基础  由于家长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家长学校对其没有约束力。因此,要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必须研究家长的需要、动机和
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交往国际化、生存信息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被理解为主流文化的全速普及和全面渗透,其间的文化热点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活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以至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沉思、中世纪的"上帝与神"以及现代社会之中的"资产阶级"和"资产者"等都为这一命题所颠覆。劳动被赋予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