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简单介绍了Moodle教学平臺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培训的途径,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最后,从Moodle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出发,总结了几条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关键词:Moodle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学习;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8-0075-03
  
   一、Moodle概述
  1.Moodle简介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缩写,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是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设计开发的。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性源代码软件,是一个为专门制作基于因特网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用来创建网络学习的虚拟社区,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CMS),也是一个学习管理系统(LMS),既可作为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一种辅助,也可完全开展远程网络教学,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Blended Learning),该系统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
  2.Moodle功能特点
  与其他网络教学平台相比,Moodle具有操作简单、相容性高、技术门槛低等特点,最明显的就是其模块化组合,主要包括整体设计、网站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专题讨论等。其在线教学模块采用动态模块化设计,可自由组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调整各种资源。Moodle还支持多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在一个积极协作的在线环境中进行交流。另外,其在线活动记录功能能够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及参与情况,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作出有效的评价。最后,Moodle提供了嵌入式的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教师能够方便地编辑课程内容。Moodle的出现,解决了现阶段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如网络课程开发周期长、交互不足、教学管理不规范及网络教学支持工具缺乏整合性等不足,基本满足对提供技术支持的网络教学平台所需的资源共享、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教务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二、教师培训现状
  1.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有组织地观摩和分析教学案例
  开展案例教学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观摩与分析的学习形式。舒尔曼认为,案例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案例介乎理论与实践之间、观念与经验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案例把特定的问题带给学习者,要求他们在道德判断和实际行动中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拉近。”用于教师培训中的案例一般都选择视频案例,它可以为教师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呈现内隐知识和提供多元表征,提供向专家学习的机会,整合教师培训课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教学、学习、研究相互融合。一般在观摩之前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选定合适的教学案例,确定观察的主要行为、角度以及观察的大致程序,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
  (2)微格教学
  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在课后进行分析。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另一种重要途径。用这种方法可以把重点要分析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提问方法、教态、语言表达等)浓缩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来分析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是否合适,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反馈方案,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行为。通过循环利用微格教学,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这种方式比正规的课堂教学经验更有效。
  (3)教学决策和反思训练
  通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决策的训练,判断自己的教学行为所引起的学生的反应是否符合期望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然后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分析自己做出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的发展,反思的成分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成分,即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作出决策;批判成分,即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教师的陈述,即教师的声音,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解释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系统解释等。
  2.教师培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现阶段教师培训主要是采用集中面授和远程培训等模式。集中面授的教师培训模式由于受到培训时间限制,受训教师不能完全消化讲授的内容。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提倡采用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认为通过远程培训,教师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而且交互性好,形式新颖,交流通畅。Moodle系统的出现和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实施平台和培训模式。上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都曾分别以Moodle平台为依托开展过远程教师培训,效果很好。实践证明,Moodle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方式,便于教师的交流,同时可以集优质的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1.培养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积极态度
  由于社会因素等众多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现阶段很多学校把Moodle作为一个知识管理系统,记录知识、整理知识、生成知识,把存在于纸张和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等电子化、网络化,这对于教师来讲,要有一个从观念到习惯的重大改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把同一堂课的内容分别用传统教学方式和信息化教学方式呈现给学生,让教师亲身体验哪种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而逐步转变教学方式,重新认识信息化教学及网络教学,合理利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培养教师在网络技术应用上的突破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提高,教师除了面临观念上的挑战之外,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技术上的突破。尽管很多地区的学校声称实现了“校校通”,甚至“班班通”、“人人通”,但是真正要让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通过网络或利用Moodle实施教学管理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作业,通过Moodle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大部分学校还做不到。教师们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要上网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活动,会感到力不从心,面临时间和精力的因素。
  3.培养教师整合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设计结构化比较强,学生难以把握各种理论的要点,容易与实践应用脱节,且教学设计过程复杂,应用麻烦,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备八项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信息检索技术——Google/Baidu;资源管理技术——Igooi/Mypip/5135;思维汇聚技术——Concept Map/Mind Map;表达展示技术——PowerPoint;探究教学技术——WebQuest;网络教学技术——Moodle;教学评价技术——Rubric;实践反思技术(教师叙事交流技术)——Blog。 Moodle平台的应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开展自主、协作、互动教学。Moodle平台的应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必须掌握一种开展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工具,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还要掌握多种应用网络教学的方法,加深对WebQuest、Wiki、Blog和网络协作学习的理解,学习网络多媒体课件开发技术。
  4.培养教师合理选择网络课程的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展网络教学,有些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就不适合用网络教学。一般来说,以展示材料、形象教学为主的学科(如计算机课程、视觉传达、英语教学等)比以演绎推理为主的学科(如数学、物理)更适合或者更容易开展网络教学,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具体讲授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平台及手段工具,以更好更有效地传达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宗旨。
  5.培养教师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经过最近几年的教师培训,教师们已经知道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目前流行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主要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传统教学中书面考试的评价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难以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采用网络在线考试和基于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最终都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对网络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其实质属于总结性评价。而对于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积累的网络教学来说,总结性评价是不能体现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参考文献:
  [1]傅霖.论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设计”课程整合教学的优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6):96-99.
  [2]孙重锦,罗少科.基于Moodle的网络教学实践探索[J].大众科技,2008,(12):159-182.
  [3]张雪云,马志强.国内Moodle平台研究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6):96-99.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3-99.
  [5]黎加厚,冯均芳.黎加厚教授答魔灯(Moodle)相关问题[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6-9.
  [6]吉喆.网络教学的魔灯——网络时代教师必备ICT技能之Moodle应用篇[J].信息技术教育,2007,(7).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摘要:UWB技术实现了对有限频率资源的充分再利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其它通信系统一种潜在的干扰源,与传统系统的共存性是UWB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首先建立了DS-UWB信号模型,对信号功率谱密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在给定仿真条件下,运行了仿真程序,得到了预期的仿真结果。同时,利用建立的仿真系统,研究了抑制正弦干扰性能与系统信噪比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信噪比,系统可以有效抑制正弦信号干扰。  关
秋天,村子里开了一家理发店。理发师是个瘦瘦小小的家伙,一副大大的眼镜,顶着大大的帽子,穿着大大的长衫,像个特工。  很快,人们就发现理发师的手艺并不怎么样,他把头发理得像乱蓬蓬的杂草。更糟糕的是,他好像只会理这样一种发型。  “你只需要给我剃个光头,很亮的那种。”  “如果可以,我想要一头漂亮的卷发。实在不行,把头发弄成很有弹性的样子也可以。”  “请把我的头发稍稍剪短一些,谢谢。”  “我打算把
桃花粉粉,  她對大树说:  “我是春天。”  烈日炎炎,  他对大地说:  “我是夏天。”  树叶黄黄,  他飞舞着说:  “我是秋天。”  雪山高高,  他对滑雪的人们说:  “我是冬天。”  “红红”点评  叠词的运用非常妙,既简洁地凸显了事物的特征,又保持了诗歌琅琅的音韵感,充分“暴露”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天真可爱哟。
文体是什么?《辞海》的解释是“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体体现着文章和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构成要素、语言风格、语言表达的特点。文体意识,是一个人在长期的阅读和写作中形成的对文体特征自觉的理解和把握。文体意识与语文读写能力之间紧密的联系决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小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使之形成良好的文体认知能力,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文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升到课程维度进行思考。从语文课程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单凭人类自身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存储与信息传播的社会要求。近年来,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携带方便且普及的规模也远超电脑,足以在通知和记事方面为人提供极大的便利。故而本人基于iOS系统和Swift语言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名为“艾特便签”的手机APP。该文将从开发者的角度来介绍“艾特便签”。  关键词:iOS;Swift;通知;记事;手机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
作者简介:郭炎军,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高中物理培训团”专家,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委,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评审专家,湖南省第一批《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培训标准》研制专家,湖南省“初中物理实验骨干教师短期国培项目”首席专家。曾获全国第四届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第三届省直“优秀青年”和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机关第六届“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很少接触社会,主要在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环境中生活并接受教育,而学校教育又是最为关键的成长教育场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场所。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求语文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
物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笔者以《超重与失重》教学为例,实现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把生活中低层次的原始经验、素材经分析、加工,变为高层次组织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提升素养和品质。通过教学的生活化,用反思、修正、逐层递进的方式,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层层深入,以实现《新课标》中“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要求。    1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
摘要:此研究力图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全国课程试点的效果和MOODEL教育技术平台的应用,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信息化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它的应用价值在于,它得出的创新性的成果可以复制、可以推广;而且,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它的运行成本不高,对于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追求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可视化;人-机交互;跨界;“课程责任教师 ”;终身学习  
摘 要:可视化教学设计依赖于各种纷呈的可视化技术,但技术手段并非越高端效能越高。教师在选择可视化教学设计工具时,会优先考虑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可获取的资源。图解作为低技术可视化教学工具,在资源获取和使用操作两方面都相对容易,加之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更为便捷地实现教学设计的可视化,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可视化教学设计;可视化技术;图解  中圖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