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场如战场,竞争胜负归根结底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大省河南,近年来,许多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这是否意味着拥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呢?河南农产品的市场的竞争力到底如何?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河南科技大学薛选登和朱选功两位同志合著,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农产品理论与实践》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集中剖析了该问题。该书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关理论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包括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市场竞争力的有关理论发展,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采用2005—2007年三年的相关资料,研究了河南农产品在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市场售价、生产成本、产品收益以及资源禀赋、科技实力、生产投资、政府效率等方面的优劣势。同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周边省份从数据上进行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的竞争优势、劣势所在。从国际的角度方面,该书运用简单价格比较、贸易竞争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规模优势指数(SAI)等指标,分析了河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从而,使我们全面客观地对河南农产品的国内、国外竞争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二,资料翔实丰富。本书从相关统计年鉴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小麦、粳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籽、烤烟、桑蚕茧、苹果、生猪、肉牛、肉鸡等农产品,并对每一种产品三年来的相关数据与周边省份进行对比,共涉及的相关数据表近40个,各种数据3000多个,基础扎实,形象直观。
第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勾画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设性方略。本书既有理论分析,使人能够从理论上对农产品竞争力有认识的深度,同时又结合河南实际从实践角度,从实践上分析影响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各个方面的实际状况,在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应对贸易壁垒以及农业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建议。
该书的出版,从理论角度推进了关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河南在该方面的研究。目前,关于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的资料虽然也有,但这样比较全面分析的还没有。本书从实践角度为河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有益的建议。这本书对于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农产品市场建设具有很高价值,使用性较广,既可以满足政府需要,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又可以成为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助手,尤其对于增强河南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裨益。(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伊人
第一,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关理论做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包括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问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市场竞争力的有关理论发展,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采用2005—2007年三年的相关资料,研究了河南农产品在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市场售价、生产成本、产品收益以及资源禀赋、科技实力、生产投资、政府效率等方面的优劣势。同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周边省份从数据上进行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的竞争优势、劣势所在。从国际的角度方面,该书运用简单价格比较、贸易竞争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以及规模优势指数(SAI)等指标,分析了河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从而,使我们全面客观地对河南农产品的国内、国外竞争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二,资料翔实丰富。本书从相关统计年鉴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小麦、粳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油菜籽、烤烟、桑蚕茧、苹果、生猪、肉牛、肉鸡等农产品,并对每一种产品三年来的相关数据与周边省份进行对比,共涉及的相关数据表近40个,各种数据3000多个,基础扎实,形象直观。
第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勾画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设性方略。本书既有理论分析,使人能够从理论上对农产品竞争力有认识的深度,同时又结合河南实际从实践角度,从实践上分析影响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各个方面的实际状况,在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应对贸易壁垒以及农业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建议。
该书的出版,从理论角度推进了关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河南在该方面的研究。目前,关于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的资料虽然也有,但这样比较全面分析的还没有。本书从实践角度为河南省农产品生产加工提供有益的建议。这本书对于河南省乃至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农产品市场建设具有很高价值,使用性较广,既可以满足政府需要,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又可以成为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助手,尤其对于增强河南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所裨益。(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