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组成r——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来源 :沉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1,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3个地区锆石年龄分布均有三组年龄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2204.3~2610.1 Ma)、古元古代(1667~2171.8 Ma)和晚古生代(245.1~322.6 Ma),这3组年龄分别与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的基本完成、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三大陆块(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和东部陆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拼合以及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结合锆石年龄对比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得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其次为华北板块西部基底的岩浆岩和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