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艺术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p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中兴趣盎然 ,激发想象,创新作品,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去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艺术课 培养 想象意识 想象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艺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己成为优化艺术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所以在当前艺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联系生活,萌发学生的想象意识
   美是无处不在的,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家庭,大街,商店,公园都存在着美,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当作审美客体.但美不是一种实体的,具体的存在物.是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的,决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的。因此教师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一次美术公开课中,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因画出一个绿色的太阳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课下我走过去轻声地问她为什么要将太阳画成绿色时,她悄悄地告诉我:“如果有了绿色的太阳,夏天就会变得凉快好多的。”多么美好的想象啊,却因为教师的这次“像不像”为标准而扼杀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会丧失了想象力。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率、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学生改变思路肯定他们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教学《飞上蓝天》一课,可以先对学生设问:今天我们要到太空去遨游,你们准备怎样上太空呢?请多动动脑筋,然后,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情景:有的学生坐宇宙飞船;有的乘坐热气球;有的插上一对大翅膀飞去;有的搭建长长的天梯而上。总之,十个同学有十种独特的想法,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画。通过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到了太空又会看到些什么呢?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太空物象。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学生,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
  二、走进自然,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引领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开阔视野,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寻找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儿童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力也就随之迸发。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三、调动感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亲身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等,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如,在进行《有趣的瓜果》的教学时,可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尝一尝”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 ?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 ?学生会抢着回答:西瓜、苹果、桃子、太阳、皮球等等.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的画下来。待到学生画差不多了,教师就剥开桔子,请学生吃,同时问:桔子瓣像什么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镰刀、香蕉……。这时,学生的作业纸上就出现了许多联想出来的物体。像这样吃着,看着,想着,画着的教学,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四、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式。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 .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例如,今年艺术节期间,我们请同学们为我们家乡作一次宣传,画一画家乡的特色.同学们根据自己平时看过的,做过的,通过线描画,儿童画,版画,手工等形式创造了一幅幅精彩的画,表现出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我还特地在学校的美术室为他们的作品作了一次展览,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感到高兴和自豪.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肯定,兴趣高了,动手能力强了,思维活跃了,创新的作品多了,从中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
其他文献
新教材的使用,新教学大纲的制定,让教师的角色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道,解惑,授业”的师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宰一切的格局已经打破,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和心理的需要,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内容形式,组织活动,推动学生参与,激活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英语课堂有“我也想说上几句”的渴望。
哥德巴赫猜想是说:“任意不小于4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对这一猜想的论证由来已久。本文给出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等价命题,可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猜想。我们首先给出如下命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与老师,与学习、与教材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上网今天,要求我们教师要热情鼓励精以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培养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学生的积极性
摘要:介绍和分析了Blog识别和Blog重要社评估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并且讨论了研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Blog识别 重要性分析 web挖掘 自然语言她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2-0001-02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也逐渐把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然而,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探究式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探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新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让学生多“表现”。激发探究的积极
摘 要 利用普通計算机设备,通过系统规划、选择恰当的编辑软件、采用合理的编辑步骤与技巧,把握制作规律、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家庭纪念光盘。  关键词 数字视频 制作 探讨  中图分类号 TP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3-0064-02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么,良好的课未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才能改进钢琴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習成绩。笔者认为:    一、钢琴教师必须提升音乐艺术修养,具备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面的音乐艺术修养,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更是钢琴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全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格教育    一、问题的背景    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而,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