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巨大肾积水及术后引流方式的研究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所致巨大肾积水的可行性,探讨术后肾盂尿液引流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8年4月~2015年5月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83例UPJO所致巨大肾积水,术后连续B超检测肾集合系统扩张分离的前后径(anterior-posterior,AP),评价术后肾积水缓解情况。术后采用内引流和外引流2种肾盂尿液引流方式,按引流方式分为2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3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3、6、12、24个月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分别随访33、47例,30、44例,27、32例,12、16例,术后肾积水均缓解,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再手术。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61.9±23.8)min vs.(164.0±24.7)min,t=-0.388,P=0.699]。术中均未发生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无肠道及脏器损伤。术后2组出现并发症18例(21.7%,18/83),其中14例(16.9%,14/83)为ClavienⅠ级,4例(4.8%,4/83)为ClavienⅡ级,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4.3%(5/35)vs.27.1%(13/48),χ~2=2.408,P=0.661]。外引流组和内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9.8±1.3)d vs.(7.8±1.2)d,t=7.239,P=0.000]。结论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引起的小儿巨大肾积水是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方式,2种引流方式的疗效均良好。
其他文献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其主要包括:流通独立环节论、流通过程论、流通生产论、
教育生态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外语教学要与社会、行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连,要围绕“教育为谁培养人”构建课程体系、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修改课程体系
传统腹腔镜胃癌手术多为五孔法,操作便利,但腹部切口较多。我国自2008年报道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在胃肠外科领域中应用[2~5]。单孔腹腔镜胃癌手
介绍了用不同方法生产出的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屏蔽机理、屏蔽效能以及存在问题,对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认为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电磁波屏蔽服装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产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混纺比是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研究了Tencel、Modal、竹浆纤维分别与棉纤维双组分混纺产品混纺比的定量测定方法。分别用5种常用的酸性溶剂对
介绍了在转杯纺纱流程并条工序中,采取二并多台混合、控制意外牵伸、合理选用喇叭口直径、抬高集棉器和稳定摇架压力等工艺管理措施,使成纱条干、细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