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游实务》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模块化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加强实训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以及改革考核方法等措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导游专业技能,为学生踏上导游员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成长为导游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导游实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43-01
《导游实务》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涉及导游规范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与应变能力、旅行常识等领域;同时,《导游实务》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不仅是笔试的内容,更是口试的重要内容;此外,这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员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实际动手、动嘴技能的培养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
鉴于《导游实务》课程性质,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1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出的技能培训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也是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教育向“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模式转变已成趋势。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培养能力型人才要求,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搭配和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计划完成于“寓教于乐”之中,同时又能满足以培养使用人才为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育的高职学生培养方式。一般来讲,高职模块化教学就是从岗位驱动入手,确定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将教学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模块划分最大特点是非学科完整性,是行为导向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根据模块化教学法原则,在《导游实务》这门课程中,可以划分为认识导游工作、导游词创作、接站准备、机场接团、火车站(机场)接站、入住酒店、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其他服务(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送站服务、后续服务等十二个模块进行教学设计。
2 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从各种渠道收集各种鲜活的相关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现场进行分析讨论,也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理解、体会的更加到位。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全国导游大赛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对每个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优秀导游员讲解的理解。
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争创设情境是让学生活起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在《导游实务》教学中,采用表演法来创设情境,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变换,场景模拟,反复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比如在讲解导游服务程序这一模块中,从服务准备、迎接服务、住店服务、商定日程、参观游览、导餐、导购到最后的送客服务都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通过扮演和观察其他同学的扮演行为,学习各种业务技能。教师通过对学生模拟后的指导,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加强实训教学,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要完成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导游实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讲多练,下大力气解决学生的系统、全面的实训问题,让学生能有机会“真枪实弹”地训练,避免 “岸上游泳”的现象。
每个学期都安排学生外出到景区参观学习一次。在车上安排学生模拟导游进行致欢迎词、欢送词,沿途讲解以及才艺表演,到达景区之后又由学生充当现场导游分段对景点进行讲解。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讲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立项。
(2)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型培养模式研究,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JY15),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年立项。
(3)景德镇陶瓷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优化与促进,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GL2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年立项。
作者简介:王凯风(1983-),男,山东栖霞人,管理学硕士,现供职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与电子商务。
解,展示才艺,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胆量,还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此外,我们还在开设《导游实务》的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一年一度的面向全校的导游大赛,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每一次学生参赛的热情都很高涨,锻炼的效果立竿见影。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等工作都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高教学能力、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开阔的知识视野和综合的知识结构。为了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应鼓励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学校应根据教学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让任课教师亲自体验带团的各项业务流程,锻炼应对突发危机的技能,同时近距离了解旅行社对导游的使用和培养的相关规定、做法,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出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 与旅游企业进行密切的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鼓励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加见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每个见习生安排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导游担任指导教师,让学生给经验丰富的老导游当辅助导游跟团学习,或是在景区景点当志愿讲解员。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见习锻炼,学生能真正和客人接触,和各相关企业打交道,甚至亲自参与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对突发事故能力、讲解能力等接待服务能力。
7 改革考核方法
为了突出《导游业务》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本课程的考核上应做积极的改革探索。本人设置的考核方案是:平时考核40%+期末考核60%=期末成绩。平时考核,除了课堂讨论、完成书面作业外,老师要开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的导游接待模拟实践,分别模拟计调、领队、全陪、地接、司机、酒店前台接待员等,全体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给定行程的旅游接待服务。 期末考核以实操考核代替笔试,突出对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表演娱乐能力的考察,每位学生要单独进行8分钟的导游景点讲解和4分钟的才艺表演。这样的考核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导游实务》是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实践性很高的一门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在动手实践环节进行有力的探索与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胜任导游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EB/OL].
[2] 江波.模拟导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杨卫武.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职;导游实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2-0143-01
《导游实务》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涉及导游规范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与应变能力、旅行常识等领域;同时,《导游实务》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不仅是笔试的内容,更是口试的重要内容;此外,这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员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实际动手、动嘴技能的培养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
鉴于《导游实务》课程性质,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1 模块化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是国际劳工组织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出的技能培训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普遍认可的教育模式,也是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教育向“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模式转变已成趋势。所谓“模块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培养能力型人才要求,科学地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搭配和组合的模块,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块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计划完成于“寓教于乐”之中,同时又能满足以培养使用人才为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育的高职学生培养方式。一般来讲,高职模块化教学就是从岗位驱动入手,确定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将教学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模块划分最大特点是非学科完整性,是行为导向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根据模块化教学法原则,在《导游实务》这门课程中,可以划分为认识导游工作、导游词创作、接站准备、机场接团、火车站(机场)接站、入住酒店、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其他服务(餐饮、购物、娱乐)、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送站服务、后续服务等十二个模块进行教学设计。
2 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从各种渠道收集各种鲜活的相关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现场进行分析讨论,也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理解、体会的更加到位。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全国导游大赛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对每个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优秀导游员讲解的理解。
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争创设情境是让学生活起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心理,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把精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在课堂学习内容上。在《导游实务》教学中,采用表演法来创设情境,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变换,场景模拟,反复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比如在讲解导游服务程序这一模块中,从服务准备、迎接服务、住店服务、商定日程、参观游览、导餐、导购到最后的送客服务都可以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通过扮演和观察其他同学的扮演行为,学习各种业务技能。教师通过对学生模拟后的指导,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加强实训教学,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要完成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导游实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应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讲多练,下大力气解决学生的系统、全面的实训问题,让学生能有机会“真枪实弹”地训练,避免 “岸上游泳”的现象。
每个学期都安排学生外出到景区参观学习一次。在车上安排学生模拟导游进行致欢迎词、欢送词,沿途讲解以及才艺表演,到达景区之后又由学生充当现场导游分段对景点进行讲解。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讲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立项。
(2)景德镇陶瓷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型培养模式研究,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JY15),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年立项。
(3)景德镇陶瓷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优化与促进,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GL26),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0年立项。
作者简介:王凯风(1983-),男,山东栖霞人,管理学硕士,现供职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与电子商务。
解,展示才艺,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胆量,还能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此外,我们还在开设《导游实务》的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一年一度的面向全校的导游大赛,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每一次学生参赛的热情都很高涨,锻炼的效果立竿见影。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构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实训等工作都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双师结构”型师资队伍。
《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专业教师具有较高教学能力、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开阔的知识视野和综合的知识结构。为了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专业实践教学服务,应鼓励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学校应根据教学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让任课教师亲自体验带团的各项业务流程,锻炼应对突发危机的技能,同时近距离了解旅行社对导游的使用和培养的相关规定、做法,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打造出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 与旅游企业进行密切的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鼓励在校生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参加见习,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每个见习生安排工作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导游担任指导教师,让学生给经验丰富的老导游当辅助导游跟团学习,或是在景区景点当志愿讲解员。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见习锻炼,学生能真正和客人接触,和各相关企业打交道,甚至亲自参与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仅能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对突发事故能力、讲解能力等接待服务能力。
7 改革考核方法
为了突出《导游业务》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本课程的考核上应做积极的改革探索。本人设置的考核方案是:平时考核40%+期末考核60%=期末成绩。平时考核,除了课堂讨论、完成书面作业外,老师要开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的导游接待模拟实践,分别模拟计调、领队、全陪、地接、司机、酒店前台接待员等,全体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给定行程的旅游接待服务。 期末考核以实操考核代替笔试,突出对学生的讲解能力和表演娱乐能力的考察,每位学生要单独进行8分钟的导游景点讲解和4分钟的才艺表演。这样的考核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比较理想。
《导游实务》是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实践性很高的一门课程,需要任课教师在动手实践环节进行有力的探索与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胜任导游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EB/OL].
[2] 江波.模拟导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杨卫武.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