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写出一篇充实而又文采飞扬的文章,是很多一线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感悟。
  一、引导学生模仿,奠定写作基础
  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爱模仿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
  例如八年级第一次作文,笔者直接给学生一篇范文,让学生在吃透主题和思路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模仿,学生很快就写成了下面的优秀作文。
  快一步,就是机遇
  小草竞相破土而出,以获取更多阳光;
  树木争先负势竞上,以承接更多雨露;
  苍鹰奋力振翅高飞,以拥有更广天空;
  常言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不也是”更快、更高、更强”吗?一个”更”字就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具备和虎赛跑的能力,也应具有不甘人后的精神,大步向前,善抓机遇。
  “快一步,就是机遇”,体现在个人的才能中。只有具备”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我们才能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试想,如果当初毛遂面对机会时不积极主动,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不”自荐”的话,又怎会有”毛遂自荐”的千古美谈呢?
  “快一步,就是机遇”,体现在国家的前途中。一个国家要想发展,也必须勇开新路,不能照搬别国经验,这样必然会落后于他国,丧失转型的机遇。“文革”结束后,中国人民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邓小平打破常规,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抉择,不给“两个凡是”以任何可趁之机,他抓住了中国经济建设的良机,为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基础。大步向前,国家前途一片光明。
  相反,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表露出的是一种消极应战的情绪,他的死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惋惜之情,也许跨过江东会是另一种不同的结果。
  这样,学生在模仿中消除了恐惧心理,而且找到了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又写得有思想和条理。
  二、精心设计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会思考,就会有写作的动力。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写作的心理。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比如,笔者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圣人是我国古代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誉,今天,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圣人?请以“何以成圣”为题写一篇作文。学生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很快就写成了一篇文章。
  何以成圣
  孔子以肯定而坚决的语气说”必有我师”,说明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而他也能发现这种优点,并从中完成对自己的再次审视。不苛求于别人的行为和品性,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方能”恕人”;以别人的优点来检查自身的缺陷,更好地完善自己,方可称之为“责己”。
  孔子兼具“恕人”与“责己”之心,对自己约束严格而全面,看待和要求他人宽容而简约,因此”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何以恕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要求我们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俯视别人,而应等而视之。正如网上对”最美妈妈”吴菊萍收到社会捐助后补贴家用而不是捐给希望工程的批评一样,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些批评者可能做到完全 “大公而无私”吗?
  何以责己?首先要有进取之心,责己是进步的源泉,因为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对别人的意见,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何以成圣?唯责己与恕人而己。
  三、指导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广泛地阅读,大量地获取信息资源,写作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才能用最为恰切的词语和材料表述自己的观点。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的,要积累素材,就必须多积累间接经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把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向学生推荐了初中名著阅读篇目,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有序推荐;同时,坚持每周进行名著导读,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首先向学生指导阅读方法,并组织学生阅读、摘抄和交流,既有阅读面,又有理解深度,能够帮助学生有益吸收,学会运用,真正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 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又是一项有针对性的持续工作,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指导,帮助学生从基础做起,指导方法,坚持训练,不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不懈奋斗。
其他文献
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有效配合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预期目标。重视教学活动过程双边特性的有效发挥,设置适宜、积极、融洽的师生有效互动氛围,是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忽视教学活动的双边、双项特点,将教师的“教”作为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的设计却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教师教学生数学不是培养学生会解题,成为解题高手,而是要启发学生智慧,放飞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作业的设计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置学生于自主参与的境地,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那么如何设计多样性的作业呢?  一
英语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工作的范围为对象展开思考,回忆目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可以着手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数学效率。做好英语教学的反思工作能让教师有效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明确教学方向。教师可以从词汇、语法、口语、阅读四个教学重点进行反思。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读小学时英语词汇的积累都不达标,比如小学阶段应该掌握基本的英语
期刊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构建要素之一,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心”.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展现学生主体特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主体特
期刊
英语课外阅读是对英语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对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树立热爱读书的情感,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在农村初中,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课外阅读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学校阅读教学条件不足、氛围不浓、方法不当,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阻碍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对
多年的英语教学研究发现,中国学生普遍受语言环境、教程编写以及应试模式的影响,无论从对语言本身的掌握领悟还是对考试能力的提高方面来看,初中英语阅读都是英语教学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可以说,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的写作、口语以及听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当前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词汇量不足  前文提到,阅读是英
一、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前提  初中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实施需要几个必要条件:第一,有学校领导以及社会的支持。课堂自主学习很容易就被人误解是教师受到人为的压力,所以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教师需要有思想观念的改变。要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懂多少就教多少而忽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自身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己并成为学生的榜样。第三,课堂应该属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学习主体,
构建主义教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主导与学生学习主体有效互动、沟通和交流的运动发展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具有显著的双边互动性,是教学工作者运用有效教学手段,与学生主体进行有效双边互动交流,激发、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师生互动活动的有效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论师生双边互动活动开展的一些方法。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  教育学认为,教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