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其具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加大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同时电力通信行业还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通信方式的发展深深改变了我们和世界,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已经紧密相连。目前移动通信、图象通信和互联网正走向融合,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今后移动通信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无线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提供接入,而使用有线网络提供长途大容量传输。
关键词:通信技术 信息化 发展 传输技术 变革 网络
中图分类号:TS801文献标识码: A
1 通信传输技术分析
1.1 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作为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这就是一种转换的模式,这个模式中的信元就是由信息组成的。这种模式传输的各种数据,声音等都是采用的信元,信元的前5个字节是信头,主要是用来传输信元方位和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是用来传输通常的信息的,这样就构成了信元的53个字节。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的转换是软件所不能比拟的。
在使用网络传输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个用户公用一个高速线路,这就需要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这种传输方式还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传输,一种是异步传输,通常情况下数字通信中采用的是同步传输,这种同步传输是把时间分成一个个相同的时隙,而异步传输的时隙是不固定的。
1.2 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的电台数据链的传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RTK作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网络RTK技术,这项技术的传输距离远,信号也稳定。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GPRS是一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GSM系统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传输业务。利用通信网络的设备,在GSM的网络设备上增加一些设备,形成网络实体的作用。
1.3 WDM传输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光纤上可以同时传输不同波长信号的技术,也叫DWDM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过程是,发射机发送出各种波长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在一根光纤上复用传输,并且在节点的地方能够进行解复用。
2.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
2.1 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光纤与传统的传输媒介带宽相比,光纤的带宽远比传统的大。在只有一个单波长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终端设备的制约,使得光纤带宽大的优点不能够充分的发挥。通过采用光纤数据传输技术,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频带宽对于传输各种宽频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不能够满足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的需要。
2.2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目前实用石英光纤的损耗可低于0.2dB/km,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至10-9dB/km。由于光纤的损耗低,所以能实现长距离中继,这说明建设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减少通信系统建设的成本,对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特别的意义。
2.3 抗电磁干扰
光纤是绝缘体材料,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电气化铁路馈电线和高压设备等工业电器的干扰,还可以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这一特性在军事领域和电气领域有很大的用途。
2.4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传统的通信系统中,载体所携带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听,并且泄露出去,所以传统的通信系统在对信息的保密工作上做得不好。光波在光缆中传输,干扰的现象不会发生,很难从光纤中泄漏出去,即使在转弯处,弯曲半径很小时,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若在光纤或光缆的表面涂上一层消光剂效果更好,这样,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也可实现无串音干扰,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
2.5 光纤线径细、重量轻、柔软
光纤的芯径很细,约为0.1mm,它只有单管同轴电缆的百分之一;光缆的直径也很小。光纤这一特点,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通信管道拥挤的问题,节约地下通信管道建设投资。此外,光纤的重量轻,光缆的重量比电缆轻得多,例如18管同轴电缆1m的重量为11kg,而同等容量的光缆1m重只有90g,这对于在飞机、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上使用光纤通信更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就是制造光纤的原材料是石英,石英在自然界中的资源十分丰富,在岩石、沙土中都有,所以制造光纤的原材料成本很低,并且还具有良好的特性,使得光纤被广泛的应用。
3 接入网技术分析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增加,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更新着自身的通信网络。
接入网技术是企业集团通信网络中的关键,下面就对接入网技术的多样化进行分析。
3.1 本地多點分配接入系统(LMDS)
LMDS技术曾经在1998年被美国评选成为十大通信新兴技术。这种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频谱能够高达1GHz以上。在不同的国家,电信部门分配的工作频段和宽度是不一样的,我国采用26GHz及38GHz,其他国家大部分是采用的27.5GHz~29.5GHz。
这种技术的传输业务非常广泛,语音,数据,图像都可以,并且有着不错的可靠性能,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低,而效益非常的好,很迎合新兴的运营商使用。
3.2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
这种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主要适用于视频点播VOD系统中,主要是因为它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可以不相等,这样的话可以利用下行信道传输数字图像的信号和语音信号,而上行信道主要传输控制信号。
3.3 移动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
这种通信系统针对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通常都是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移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种类型。前者是利用的现有的网络,仅仅是一个接入的系统;而后者是需要建立的独立的网络系统,除了骨干网络外,都需要重新建立。
3.4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
以往的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电信网业务市场则逐渐开放接入网随着电信业务在功能和接入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也逐渐实现飞速发展。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
不同的接入网技术之间的竞争,以及综合使用与要求,使得其需要大量的电信业务支撑来完成,因此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
(2)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各地交换局的容量也随之扩大,但其数量却在日益减少。一般在交换局容量小的地方开始该用集线器与复用器,这就进一步扩大了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
(3)不断提高的接入网技术标准化程度
本地交换局所使用的开放接口逐渐转变为基于V5.S标准形式,电信运营商可自由选择接入网技术以及接入系统设备。
3.5 接入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接入网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分析介绍,其在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未来接入网技术应当支持具有更高档次的业务,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CATV的发展为用户环路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其次,接入网技术在发展中应当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接入网技术中传输的容量不断增加,如何更好的将双绞线利用起来依然十分重要,可选择无线链路来建设超大容量的接入线路。
最后,当前在接入网技术中更多的运用了光纤技术。光纤接口不仅扩展到了路边,而且已经进入家庭,真正实现了款待光纤的接入,有助于宽待全光网络结构的实现。
结语:近年来,我国的电力通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是稳步发展的时期。政府在提高对电力事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需要广大的电力通信企业提升自身的电力水平,积极的进行技术创新和装备的变革,让科技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米国旗.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无线电工程.2001(07).
[2]孟华.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都福强.光纤通信的发展与未来[J].科技信息.2009.
[4]蔡鸣.传输网和IP承载网的演进与融合[J].电信科学.2007(09).
[5]曹利斌,熊向东.城域传送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关键词:通信技术 信息化 发展 传输技术 变革 网络
中图分类号:TS801文献标识码: A
1 通信传输技术分析
1.1 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作为一种基于信元的交换和复用技术,这就是一种转换的模式,这个模式中的信元就是由信息组成的。这种模式传输的各种数据,声音等都是采用的信元,信元的前5个字节是信头,主要是用来传输信元方位和一些控制信息,后面的48个字节是用来传输通常的信息的,这样就构成了信元的53个字节。这种数据包通过硬件的转换是软件所不能比拟的。
在使用网络传输的时候,往往需要多个用户公用一个高速线路,这就需要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这种传输方式还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传输,一种是异步传输,通常情况下数字通信中采用的是同步传输,这种同步传输是把时间分成一个个相同的时隙,而异步传输的时隙是不固定的。
1.2 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
从目前的情况看,传统的电台数据链的传输模式已经难以满足RTK作业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网络RTK技术,这项技术的传输距离远,信号也稳定。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GPRS是一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GSM系统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的传输业务。利用通信网络的设备,在GSM的网络设备上增加一些设备,形成网络实体的作用。
1.3 WDM传输技术
这种技术是在光纤上可以同时传输不同波长信号的技术,也叫DWDM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过程是,发射机发送出各种波长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在一根光纤上复用传输,并且在节点的地方能够进行解复用。
2.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
2.1 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光纤与传统的传输媒介带宽相比,光纤的带宽远比传统的大。在只有一个单波长的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终端设备的制约,使得光纤带宽大的优点不能够充分的发挥。通过采用光纤数据传输技术,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频带宽对于传输各种宽频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不能够满足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发展的需要。
2.2 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目前实用石英光纤的损耗可低于0.2dB/km,比其它任何传输介质的损耗都低,若将来采用非石英系极低损耗光纤,其理论分析损耗可下降至10-9dB/km。由于光纤的损耗低,所以能实现长距离中继,这说明建设光纤通信系统能够减少通信系统建设的成本,对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特别的意义。
2.3 抗电磁干扰
光纤是绝缘体材料,它不受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也不受电气化铁路馈电线和高压设备等工业电器的干扰,还可以与高压输电线平行架设或与电力导体复合构成复合光缆。这一特性在军事领域和电气领域有很大的用途。
2.4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传统的通信系统中,载体所携带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听,并且泄露出去,所以传统的通信系统在对信息的保密工作上做得不好。光波在光缆中传输,干扰的现象不会发生,很难从光纤中泄漏出去,即使在转弯处,弯曲半径很小时,漏出的光波也十分微弱,若在光纤或光缆的表面涂上一层消光剂效果更好,这样,即使光缆内光纤总数很多,也可实现无串音干扰,在光缆外面,也无法窃听到光纤中传输的信息。
2.5 光纤线径细、重量轻、柔软
光纤的芯径很细,约为0.1mm,它只有单管同轴电缆的百分之一;光缆的直径也很小。光纤这一特点,使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解决了地下通信管道拥挤的问题,节约地下通信管道建设投资。此外,光纤的重量轻,光缆的重量比电缆轻得多,例如18管同轴电缆1m的重量为11kg,而同等容量的光缆1m重只有90g,这对于在飞机、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上使用光纤通信更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就是制造光纤的原材料是石英,石英在自然界中的资源十分丰富,在岩石、沙土中都有,所以制造光纤的原材料成本很低,并且还具有良好的特性,使得光纤被广泛的应用。
3 接入网技术分析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在不断的加快,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也在增加,各个企业都在不断的更新着自身的通信网络。
接入网技术是企业集团通信网络中的关键,下面就对接入网技术的多样化进行分析。
3.1 本地多點分配接入系统(LMDS)
LMDS技术曾经在1998年被美国评选成为十大通信新兴技术。这种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频谱能够高达1GHz以上。在不同的国家,电信部门分配的工作频段和宽度是不一样的,我国采用26GHz及38GHz,其他国家大部分是采用的27.5GHz~29.5GHz。
这种技术的传输业务非常广泛,语音,数据,图像都可以,并且有着不错的可靠性能,这种技术的成本比较低,而效益非常的好,很迎合新兴的运营商使用。
3.2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
这种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主要适用于视频点播VOD系统中,主要是因为它的上行和下行速率可以不相等,这样的话可以利用下行信道传输数字图像的信号和语音信号,而上行信道主要传输控制信号。
3.3 移动无线宽带接入通信系统
这种通信系统针对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通常都是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进行。移动无线接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两种类型。前者是利用的现有的网络,仅仅是一个接入的系统;而后者是需要建立的独立的网络系统,除了骨干网络外,都需要重新建立。
3.4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
以往的电信行业垄断市场消失,电信网业务市场则逐渐开放接入网随着电信业务在功能和接入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也逐渐实现飞速发展。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
不同的接入网技术之间的竞争,以及综合使用与要求,使得其需要大量的电信业务支撑来完成,因此接入网技术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
(2)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通信技术与通信网的不断发展,各地交换局的容量也随之扩大,但其数量却在日益减少。一般在交换局容量小的地方开始该用集线器与复用器,这就进一步扩大了接入网技术的服务范围。
(3)不断提高的接入网技术标准化程度
本地交换局所使用的开放接口逐渐转变为基于V5.S标准形式,电信运营商可自由选择接入网技术以及接入系统设备。
3.5 接入网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接入网技术特点及优势的分析介绍,其在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未来接入网技术应当支持具有更高档次的业务,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CATV的发展为用户环路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其次,接入网技术在发展中应当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当前接入网技术中传输的容量不断增加,如何更好的将双绞线利用起来依然十分重要,可选择无线链路来建设超大容量的接入线路。
最后,当前在接入网技术中更多的运用了光纤技术。光纤接口不仅扩展到了路边,而且已经进入家庭,真正实现了款待光纤的接入,有助于宽待全光网络结构的实现。
结语:近年来,我国的电力通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是稳步发展的时期。政府在提高对电力事业的支持力度的同时,需要广大的电力通信企业提升自身的电力水平,积极的进行技术创新和装备的变革,让科技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米国旗.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无线电工程.2001(07).
[2]孟华.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都福强.光纤通信的发展与未来[J].科技信息.2009.
[4]蔡鸣.传输网和IP承载网的演进与融合[J].电信科学.2007(09).
[5]曹利斌,熊向东.城域传送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