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3所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所产ESBLs的基因型特征。方法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PCR通用引物扩增blaTEM、blaSHV、blaCTX-M基因后测序以确定基因亚型;对PCR未扩增出ESBLs基因的菌株采用等电聚焦电泳检测菌株所产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结果测试菌株对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较低,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敏感率;55株菌
其他文献
一、课改启动的背景  在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改革为什么改、改什么、如何改成为了摆在众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处在长三角这样一个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地的安吉县而言,从内部条件来看,师资质量不均衡,生源流失严重,学校发展参差不齐;从外部条件来看,对比周边教育发达地区有差距,对照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有距离。因此,安吉教育部门对推动教育改革的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SEP)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分离的18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耐药分析,抽提细菌染色体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ecA、gyrA
当前,科技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种先进的数字设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则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支撑下,教育、观念和手段也在革旧推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和教学发生了碰撞,在此基础上定会发生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需求和新形态。  一、数字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庆大霉素、α-糜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病毒含量(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PCR
陆国民,男,1967年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现任德清县高级中学校长。陆国民曾荣获浙江省优秀教师,2004年湖州市名教师,德清县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十佳树新风标兵和50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