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教育”理念下的“四自”课堂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所在学校在“七色花”校园文化的引领下,着力培养“有自信、善实践、敢追梦”的“阳光”学生。“七色花”校园文化引领下的“七色教育”,重点在于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四自”课堂,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改实践,阐述“七色教育”理念下“四自”课堂改革实践的若干思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检视
  “白色”课堂 “白色”课堂中,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的,是服从者。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严重不够,不愿思考,往往脑袋一片空白。
  “红色”课堂 “红色”课堂中,教师不停地提问,学生们对答如流。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教师的提问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提的问题没有意义,没有深度,没有办法创设情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其思维发展。
  “灰色”课堂 “灰色”课堂中,题海战术让学生痛苦不已,机械的训练令学生望而生畏。作业形式单一,教师不能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分层布置作业,结果导致优等生不够吃,后进生吃不了。教师缺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意识,不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发现和感悟,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如灰色天空般压抑。
  除了以上三种课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平等对话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等等。
  二、“四自”课堂:践行“七色教育”理念的课堂范式
  笔者以为,“七色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以“四自”课堂为范式,通过“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应用”这样一种充满趣味、饱含激励、无限吸引的过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灵活应用,实现师生共同的“自主发展”。在“七色教育”理念的观照下,笔者尝试探索“四自”课堂的模式建构,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以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6课《麻雀》第二课时为例,进行阐述。
  情境一:自主质疑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只弱小可怜又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我”的猎狗发现了。(课件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猎狗?
  生:一只牙齿很锋利的猎狗。
  师:你看出了它非常凶猛,你能读出来吗?
  生1读句子,重读了“锋利”。
  师:真可怕,谁还想读?
  生2读句子,重读了“大嘴”。
  师:嘴巴真大,好恐怖,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重读“大嘴”“锋利”。
  师:此时此刻,对这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来说,是一个怎样的时刻?
  生:非常危险的时刻。
  师:是啊,生死攸关、危在旦夕。眼看着小麻雀就要被吃掉了,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做的吗?
  生1:我想把猎狗赶走。
  生2:我想把小麻雀送回窝里。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去帮助小麻雀。故事的发展就像同学们希望的那样,最后猎狗走了,小麻雀得救了。说到这里,你的心中有没有什么小疑问?
  生1:为什么猎狗放弃捕捉小麻雀?
  生2:到底是谁救了小麻雀?
  师:看来同学们都十分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笔者首先带领学生感知猎狗的凶猛,体会小麻雀的命悬一线,接着揭示故事的结局——小麻雀得救,以故事前后对比冲突为契机,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变“要我知”为“我要知”。而自主质疑环节又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探究文本的兴趣,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民主的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需要,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本课的中心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提出明确目标。
  情境二:自主探究
  师:读完课文,谁已经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生1:我知道小麻雀最后被老麻雀救了。
  生2:我知道猎人把猎狗带走,所以小麻雀得救了。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2:我从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读出来的。
  师:很好,谁能像他一样说一说,你从哪里知道了什么?
  生3:我从第六自然段知道了猎狗没有料到老麻雀的勇气那么大,所以没有吃掉小麻雀。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作者是怎样把老麻雀的勇敢无畏写清楚的。(出示学习要求)
  学生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人人端坐静思。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出了描写老麻雀表现的句子,并圈画出飞、落、石头似的、挓挲、搏斗等关键词。小组合作时,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地畅谈自己的发现。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他们所找到的关键词时,笔者相机点拨,再指导他们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将自己的感悟表现出来。不难发现,学生自主探究时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佳。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课堂,还在于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从而让学生走向课堂之外更广阔的天地。当学生把探究、发现、创造变成一种习惯,“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情境三:自主应用
  师:谁能试着用屠格涅夫的写作妙招写一写“我”和猎狗走后,老麻雀和小麻雀相拥在一起的情形?
  课件出示:“我”和猎狗离开后,白桦树下只剩下了老麻雀和小麻雀。只见小麻雀( ),老麻雀( ),它们( )。耳边传来老麻雀( )的声音,小麻雀发出( )的声音。它们也许( )。
  “把事情写清楚”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就本课来说,学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结合课后第二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填空形式的写话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后,再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故事的续写。事实证明,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合理地引导他们,教给他们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三、“七色教育”理念下的“四自”课堂策略思考
  策略一:努力创设“自主质疑”的课堂情境
  自主质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起源、思维的导火线、进步的方向。笔者以故事的前后冲突为抓手,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既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又能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课文中寻找适合学生自主质疑的点,还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
  策略二:积极引导“自主探究”的课堂学习
  教師要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但绝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巧妙地进行点拨,相机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方法。
  策略三:大力提倡“自主运用”的课堂实践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也曾经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这些都是强调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实践证明,“七色教育”理念下的“四自”课堂的确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笔者将一路思索,一路前行。
其他文献
本报讯 近日,2020年“领航杯”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首届人工智能大赛在苏州开幕。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殷雅竹、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姚志化,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国华等出席开幕式。  电脑制作活动作为江苏省中小学生传统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活动以实践、探索与创新为主题,致力于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比赛为
期刊
学科:小学语文 教材版本:苏教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丁振东 学校:南通市北城小学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品读小说中的巧合处,能够初步感受“巧合”艺术的特點及作用,并进一步通过纵向串连,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主题,从而激发深入阅读整本书和原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初步感受“巧合”艺术的特点及作用;纵向串连,体会小说主题。
期刊
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遍重视。中小学校纷纷引进各种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农村学校也对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人工智能教室的打造、硬件设备的完善、课程教材的开发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如何让人工智能教育之花在农村校园绽放,多数农村学校仍然比较迷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自己两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将谈一谈在农
期刊
学科:小学美术  教材版本:苏少2011课标版  五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孟军  学校: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简要了解舟船的起源与基本知识,分析、梳理舟船的造型特征与美饰特征,能够创造出功能性与艺术性完美和谐的舟船形象;同时通过对舟船知识的了解,体悟舟船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与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感受舟船所透射出的人类生活状况与社会发展变更,感受人类文明的进程,激发学生对人类文
期刊
学科:小学英语 教材版本:译林201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  主讲教师:徐建 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教学目标:学生能会说、会读、会写单词:together、 birthday、 April、 game、 birthday、 eleventh、 eighth等;能理解和初步运用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 It’s on... What do you do on your b
期刊
本报讯 近期,青州市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是信息化硬件配备全面升级。新上触控一体机1300台、学生机2461台、云办公教师机终端2873套,精品录播教室38间、常态录播教室77间,实现班班有一体机、校校有录播教室;建成高性能教育大数据中心,全面整合网络教研、互动课堂、安全监控、明厨亮灶等应用
期刊
学科:小学音乐  教材版本:苏少2011课标版  二年级下册  主讲教师:万亚  学校:如皋市安定小学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夠用圆润且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法国号》,并尝试加入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在听、唱、动、奏等实践活动中,感受三拍子节拍的韵律;认识法国号,感受其音色特点。  重点难点:第四乐句的音准演唱及一字多音的唱法;二声部的创作及演唱。
期刊
近期,笔者参加了青年教师同题异构“认识整万数”的教学研讨活动,几位教师对课上动态生成的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下面结合几位教师的教学片段,谈谈如何突破预设,巧妙利用好课堂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成长的美好家园。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  教师巧设情境,能够激励学生主动思考,让思维因问题而激活,又因不断产生的新问题而持续不断地思考。这样一来,师生在相互
期刊
学科:小学体育与健康 教材版本:科学2011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主讲教师:祁增 学校: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本课以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肢体协调性为重点,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在运动中勇于拼搏的精神;力求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按照立定跳远的技术要求教会学生“小青蛙跳回家”的歌舞,学生边跳边掌握动作要领,边唱边體会“屈膝摆臂,同时用力”,向前上方跳起的动作。这种歌舞形式的教学手段
期刊
目前,信息技术下的英语生本课堂已经从最初的建模层面转向生本课堂的应用层面,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化教学的一些误区,如路径不明、能力不足、理念不够等。本文从剖析信息技术下英语生本课堂的内涵着手,并以一节英语阅读课为教学支撑,从Before the class、 In the class、 After the class三个阶段简要阐述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英语生本课堂。  一、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