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初期不同部位HIV-1 DNA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淋巴结中单个核细胞中HIV-1 DNA量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6至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规律随诊的留取有外周血、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淋巴结标本的HIV-1/AIDS患者,共11例.平均年龄39(25~55)岁,收集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的外周血、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淋巴结标本,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DNA,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HIV-1 DNA拷贝数.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比较各实验组之间HIV-1 DNA拷贝数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不同部位HIV-1 DNA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636,P<0.01),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HIV-1 DNA量[(10714±2043)拷贝/106细胞]和淋巴结内[(9145±1202)拷贝/106细胞]高于外周血[(66±8)拷贝/106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均为0.00,P值均<0.05)],治疗前淋巴结与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HIV-1 DNA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46.00,P>0.05);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2周后,不同部位HIV-1 DNA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00,P<0.01);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HIV-1 DNA量[(1701±790)拷贝/106细胞]和淋巴结内[(11591±1781)拷贝/106细胞]高于外周血[(18±3)拷贝/106细胞(U值均为0.00,P值均<0.05)];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HIV-1 DNA水平从平均10714拷贝/106细胞降低至平均1701拷贝/106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5)外周血HIV-1 DNA水平从平均66拷贝/106细胞降低至平均18拷贝/106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34,P<0.05).结论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淋巴结是HIV-1 DNA储存的重要场所.
其他文献
对省力型营林技术之一飞播技术进行了剖析和总结,从播区的选择,所播种子种类的选择、质量好坏,以及播后处理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了影响造林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被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处理的研究,放电参数直接影响反应器内等离子体状态,进而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不同条件下的放电特性可为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为了解决异形柱结构节点的薄弱问题,对异形柱框架节点核心区应用X形配筋增强、聚丙烯纤维增强及钢纤维增强的异形柱节点与同条件下未增强的异形柱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对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资源受限与任务多样性的特点,遵循低资源消耗与环境任务自适应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模式的传感器网络专用操作系统微内核架构,进而设计并实
对具有随机参数的连续结构进行了基于热可靠性的导热拓扑优化研究。在连续体结构的热分析中将导热系数、内热源以及边界给定温度分布函数的幅值等均视为随机参数。导出了结构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
本文根据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围绕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几条可行性强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对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课改的关键是创新教育,中学生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凭借各种教育教学途径日积月累的熏陶和培养。课堂教学特
目的 观察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拟态现象(VM)以及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单细胞悬液(2×106个/0.1 ml)于4周龄裸鼠皮
目的 探讨厄他培南对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应用厄他培南治疗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34例,评价其临床有效性和细菌学疗效.结果 本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