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其影响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8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及8例稳定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稳定期组)和6例活动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活动期组)泼尼松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结果稳定期组血浆ET-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活动期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且血浆ET-1与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血沉、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补体C3、C4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轻度肾功能不全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泼尼松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ET-1水平(P<0.01).结论 ET参与了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发病过程,动态观测血浆ET-1水平有助于判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损害的活动性、肾脏损害程度和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65例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血VEGF、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水平.结果 DN组和NDN组患者VEGF、HbA1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N组VEGF、HbA1c及UmALB明显高于
目的 研究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形态结构与通透性并评价其在血管源性脑水肿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电镜观察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及镧示踪显示紧密连接的开放状态;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伤后3~24 h见内皮细胞吞饮小泡明显增多及线粒体肿胀模糊、核皱缩,基膜断裂,胶质细胞足突肿胀模糊,血管外隙扩大并液体积聚.伤后48~72 h吞饮小泡增多减弱;镧颗粒示紧密连接于伤后3 h初步开放,24~48 h开放达高峰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控速引流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L3~4椎间隙穿刺,将引流管置于头侧蛛网膜下腔3~4 cm,通畅后接脑室引流瓶,固定.将流速控制在3~5滴/min,每天引流150~350 ml不等,一般引流3~7 d拔管.结果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定级:40例中有17例在引流术后第3天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为(++++),第5天(+)~(++),第6天变清亮;4例术后5 d变清亮.血染现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