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及造血重建的影响;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5例AML患者缓解后予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此后有3例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7例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结果 2例在CR1期行非血缘allo-SCT,日前均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期行单倍型allo-SCT,在+110天复发;7例行APBSCT的患者中3例无病生存,另外4例复发;未行移植的5例患者均死亡.7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MNC 7.33×108/kg,中位CD+34细胞6.9×106/kg,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1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3大.具有预后良好核型的患者3例,2例无病生存;具有预后不良核型的患者4例,2例行allo-SCT,1例行APBSCT,目前均无病生存,另外1例死亡;具有预后中等核型的患者共6例,其中1例联合APBSCT,目前无病生存,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不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缓解后强化治疗患者复发率较高,具有预后中等和不良染色体核型的患者行allo-SCT可能改善预后;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的患者均能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并能造血重建.
其他文献
弥补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训练和比赛中 ,通过对弥补技术的研究 ,进一步弄清它产生的原因 ,存在的形式 ,以及弥补技术、正确技术和错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2D NMR: 1H+1H COSY、 HMQC、 HMBC), 尤其是HMBC谱准确归属了多季碳二萜伊丽莎白素B(Elisabatin B)的1H, 13C信号, 并经与已报道的数据比较, 进一步明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T2DM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 排泄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30例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DM相关代谢指标及UMCP-
目的:分析HLA-I类抗原与麻风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LifeMatch DNA试剂盒,PCR扩增,Luminex100流式分析仪(PCR-SSOP原理)检测山东地区汉族116例麻风患者和117例健康对照HLA-A,B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氩单原子嵌入基体时发生的变形过程,揭示了基体温度、嵌入速度对界面法向力、材料变形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L-J固体中位错运动的方向与宏观塑
首先分析了采用原有的电源电流检测控制方式时单相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说明了该控制方式存在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式———负载电流检测控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和核磁共振分析,认为胶片上油渍状物不是机油,应是直链的壬烷和十二烷.
对某潜艇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各主要组成单元建立了数学模型 ,并运用控制理论和MATLAB软件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系统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
目的 研究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3在羊水过少孕妇胎盘、胎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在羊水平衡途径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30例孤立性羊水过少的足月孕妇为研究组,同期分娩的30
目的 探讨桥脑小脑角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桥脑小脑角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神经影像学资料,对3例有临床症状、要求手术的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3例无症状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