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效果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8:42,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为4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4:46,年龄21~70岁,中位年龄为45.5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偏头痛,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已排除有心脏系统疾病的患者及孕妇。在研究开始前,已将临床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取得同意。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方案
  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即指导患者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剂量为10 mg,每天2次。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内容:针对肝郁气滞型,采用柴胡疏肝散随症加减治療,中药材成分主要包含柴胡10 g,郁金10 g、川芎15 g、全蝎末5 g、白芍12 g、醋元胡10 g、紫丹参15 g、白蒺藜10 g、珍珠母30 g,当患者出现了口苦、便秘的症状,可增加炒黄芬、龙胆草;患者出现恶心、想吐的症状,可增加法夏、竹茹;患者出现眩晕、耳鸣症状,增加天麻、钩藤;患者出现皖胀不食症状,增加麦芽、山檀;针对肝肾阴虚型患者,实施杞菊地黄汤治疗,中药材成分主要包含菊花10 g、土茯苓25 g、丹皮10 g、山药15 g、天麻10 g、白蒺藜10 g、枸杞子15 g、山茱萸10 g、熟地15 g。将所有中药进行煎煮、指导患者每天服用1剂,持续治疗2至3个月,在此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用药方案[1~2]。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偏头痛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方案后,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机制与人体神经及血管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患病后患者一侧,亦或是双侧会出现头痛症状,此病反复发作几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3]。针对偏头痛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往往效果很难达到理想化,极有可能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现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较高。而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遵循疏通经络、温经止痛的目的,安全性较高,可实现标本兼治,通过对患者气血的合理调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或规避疾病复发的可能,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本研究可发现,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呈良好状态,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针对偏头痛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综上所述,近些年,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更大,受紧张、抑郁,亦或是止痛药物滥等因素的影响,偏头痛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女性患者最为明显,已成为了临床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预后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春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235-236.
  [2]李文莉.偏头痛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67-68.
  [3]文建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5,7(33):104-1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2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给予单纯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起效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时长长于对照组,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湛江科技学院卫生所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两组近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远期疗效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牙髓炎诊断标准,由深龋引起,排除牙根不完全发育、根尖周有明显低密度阴影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400名流动儿童,将2019年1月~12月行常规管理模式的200名儿童设为对比组,将2020年1~12月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200名儿童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五苗接种全覆盖率为100.00%、荨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50%,高于对比组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指导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社区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干预)和观察组(27例,社区康复指导),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率、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效率及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加强口头沟通,将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观察组给予社区康复指导。(1)血糖监测:以患者就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应用营养个体化供给方案在母婴体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20年1~12月收录的86例孕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产科营养管理)、实验组(43例,产科营养个体化管理),对比两组产妇与新生儿体质量增加值、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及巨大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体质量增加值、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联合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将牙科收治的100例龋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联合氟泡沫,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发龋齿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1)与患儿家属交流,讲解龋齿相关知识与预防措施;(2)指导患儿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托尔治疗,福辛普利组给予美洛托尔+福辛普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福辛普利组左室舒张期平均能量损耗大于对照组,左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为(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伊伐布雷定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参照组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添加伊伐布雷定治疗。对比两组运动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肌纤维化标志物水平低于参照组,最大运动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對照组行普通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组行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术后疼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