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软件技术中插件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计算机软件的扩展性,同时对解决计算机集成问题,提高计算机软件升级效率,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计算机 满足人们对计算机软件的需求也具有极大的作用。下面本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插件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然后分析了插件技术的功能及类型,最后深入详细分析了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3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位,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软件的可扩展性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软件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需要增加新的功能,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的便捷地实现软件功能的扩展和更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1 插件技术及其原理
  1)插件技术概述。
  插件(plug in)主要是根据统一的预定接口规范编写的程序,此程序在运用中主要运用相应的接口规范可调用插件,以便捷地实现应用程序功能的扩展,为应用程序增加的一些所需要的特定功能[1]。其目的主要是开发实现原系统平台或应用软件平台所不具备的功能,其运行依赖于应用程序,只有在程序规定的系统平台下才能运行。
  2)插件技術原理。
  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的运行需要的接口的支持、动态链接库的支持。在开发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时,须要解决宿主程序与插件间进行正确地互相通信的问题,这就要求设置相应的通信标准,也即是接口。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接口的实质是软件功能的调用规范,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接口由宿主程序的开发者制定,软件使用中,开发者只要公开接口规范,其他开发人员即可方便地进行的相关插件的开发。
  动态链接是一种可以被其他应用程序共享的特殊功能的模块,文件的扩展名一般为DLL,其本身不能独立运行,但通过输入相应的类、函数等,可有系统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调用内部功能。其调用方式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其中静态调动主要是采用编译系统通过加载DLL或者采用应用程序结束后再将相应的编码卸载掉。其所需的代码较少,较为简单实用,但灵活性较差,若要加载的DLL不存在或没有引入的例程,则程序会自动终止运行,同时一旦加载后,即便不再需要,DLL依旧会留在在地址空间中;动态调用主要是编程人员通过采用API函数的加载或者卸载DLL实现调用DLL的目的,动态调用虽然在应用方面比调用复杂,但是此种调用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静态调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通过LoadLibrary函数和FreeLibrary函数分别在需要DLL和不需要DLL时,实现DLL的引入和卸载,使用Get Pro Address函数还可决定DLL文件合适加载或不加载,指定不同的例程,而在DLL出错时,指是API调用失败,程序不会自动终止[2]。
  2 插件技术功能
  插件技术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于硬件系统中的思路和经验,在设计开发中,通过规范设计路径,可实现以特定接口连接软件的目的,从而实现不修改主程序代码的前提下,满足系统软件功能的扩展。在实际应用中,软件开发商公开接口后,其他公司或个人都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作软件,对系统软件功能进行扩展,使其满足自身的需求。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通常包括一个主系统和若干个子系统,主系统为软件的运行提供环境,子系统实现各种具体功能,独立的插件即相当于子系统,在软件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可以根据计算机软件特点以及用户自身的需要对插件实施增加或者删减,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增加以及删减[3]。因此,一个软件的开发也即包括主体框架和功能扩展两部分,前者即是平台,后者即是插件。在按键系统开发前,还需要考虑用户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需求分析。
  插件技术在计算机服务器中应用,可以将插件技术作为封装高层次中间技术的处理,而在电子商务和服务器中实际应用时,能够将插件技术各个方面的软件功能当做服务器中相关结构在协同工作中进行应用。另外插件技术在服务器中应用,还能够有效运用软件中的运行、管理以及部署和开发等功能,为服务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实现插件技术在服务器中的功能和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实现服务器应用成本以及应用程序得到简化。
  3 插件技术常见的类型分析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常用的插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似于命令的简单插件、采用特殊脚本语言实现的插件、采用已有程序开发环境制定的插件等几种,在这几种中,类似于命令的简单插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插件技术,其类似于一般的命令软件,其结构较为简单,对运行的环境要求较低,主要用于Win Hacker、Win Amp等系统中,安装工作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用户可进行相应的输入或选择,使软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步骤运行,操作简单,即便对程序了解不深也可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制作,但自由度较低、功能较为单一,较之传统的软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
  特殊插件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脚本语言来实现的,且编写较为复杂,要满足插件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需要先制作一个用于解释程序的解释内核,在当前计算机软件中应用较少。但其具有不需要相应工具只利用其本身即可实现插件制作的优点主要用于办公自动化软件中,如微软的“宏”即属于进此类型[4]。
  利用已有程序开发环境来制作的插件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且较为实用的插件,如PhotoShop软件制作中即适用的是此种方法。该插件主要的开发主要是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通过建立多个自定义接口,可使插件自由对程序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访问,该技术实际运用中的自由度相对较高,开发者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但编写工作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开发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4 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插件有DLL、COM组件两种实现方案,DLL是以一系列函数规范接口,由平台通过调用,插件DLL引出函数;COM是相对先进、规范的一种实现方案,其接口规范为COM接口,插件为COM组件,但较为复杂,一般用户很难进行操作。目前系统中主要是采用DLL方案,在Windows系统中,用户通过编写一般DLL的经历,了解插件调用规则及编程规则,即可设计和开发插件。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的结构如下图1,在设计开发中,插件接口通过动态链接库实现,插件在宿主程序中的加载,运用显式链接方式,实现插件的动态加载。
  图1 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结构
  1)系统需求分析。
  以办公室管理系统为例,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数据输入主要负责将对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十倍,并加载进内存,数据输出包括屏幕输出和绘图,数据处理中由插件完成处理功能,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程序通过接口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传送给插件,每个插件完成数据的处理后通过接口将处理好的数据反馈给插件,每个处理功能模块均可独立完成一种或多种处理工作,且系统能够进行批处理。
  2)设计思路。
  根据插件的实现机制,该系统包括主程序和处理功能模块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处理功能模塊进行管理和加载,并建立、组织处理流程;后者全部以插件形式进行实际,通过动态链接库进行实现。主程序中管理和加载处理功能模块即是对插件进行管理和加载。制定主程序和插件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协议,也即是接口,以实现主程序和插件间、插件与插件间正确地通信[5]。主程序还对包括插件在内的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错误、错误处理等进行记录,并在日志文件中写入,便于用户进行查询。同时对帮助事件进行响应,显示帮助信息和提示信息。
  3)接口设计。
  接口是实现主程序和插件之间数据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的部分,在进行接口设计时,需要设计一个能包含所有插件所需数据和信息的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的设计要针对的数据文件的格式,以能够实现所有插件所需参数、数据存储地址及其他信息的传递。接口中包括输入文件地址、画图函数地质、数据及其他插件的内存地址等。
  4)插件技术实际调用过程。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插件技术的实际调用过程为:首先计算机软件在通过平台内核等启动系统时,则会在插件管理模块中发出通知,以实现将所有插件进行加载。然后通过特定的机制在插件管理模块中制定目录下将完成安装的插件文件进行搜索,通过搜索获取插件软件的配置信息和插件版本,如果在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文件获取后不能正确的进行配置信息,则应将插件软件作为非法插件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保证验证符合合法性。对于正确配置的插件软件,插件管理模块能够有效实现将合法插件在平台内核上实施加载操作,同时还能够直接在计算机的人机界面上进行安装,以实现加载安装后合理的调动动态生成机制[6]。其中动态生成机制的调动主要有工具栏、对话框以及菜单选项等操作。当计算机用户对业务具体需求分析后在人机界面的平台内核中选择具体的插件后,插件管理模块将会再次对插件文件进行定位加载,同时其也将会根据插件配置的数据要求对插件软件进行初始化处理,最后插件软件在进行实例化加载处理后,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实际调用的过程也顺利完成,实现插件软件功能的要求。
  在计算机系统的主程序中,插件技术的安装和删除都是由插件管理部分实现的,同时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将安装插件的信息保存到相应的位置,如配置文件中或者注册表中。在计算机主程序启动的过程中,插件模块的加载能够根据插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然后再在插件所用的输出函数或者指针中进行保存。另外,在计算机主程序启动中,如果点击到与插件相关的接口元素时,则会使插件的调用函数启动,从而我们可以运用主函数中的信息进行调用函数,以实现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插件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对整个系统重新编译的条件下进行软件的更新,能够极大地节省系统扩展和更新的时间,同时能够促进软件的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促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更加先进的插件技术实现,为计算机软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韩永印.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3):262+264.
  [2]穆俊.基于多领域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践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4):758-759
  [3]杨帆.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03):91-92.
  [4]郝爱语,孙伟.基于高端科技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4(01):194-196.
  [5]许贵.分析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6):76-78.
  [6]付宁,唐宝燕.对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分析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3)125-127.
  作者简介
  张虎(1979-),男,中级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城市市政道路桥梁加强维护与保养的同时提出了对道路桥梁建设更高的要求。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我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进行的,而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年限,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本文仅就市政道路桥梁的加固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现今的道路桥梁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城市排水现状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当前城市排水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规划对策,以期可以提高城市排水规划的科学性。  【关键词】城市排水;现状;规划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的排水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对城市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城市的排水规划问题。  二
期刊
摘要: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加强施工管理,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较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从而能够保证施工队伍掌握基本的园林绿化工程知识,使园林绿化工程能够在设计人员、建筑企业、施工队伍的合作之下,最大可能地发挥园林绿化工程的效益,满足居民对绿色生态的需求。  关键词:市政园林;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园林工程施工项目及其特点  园林工程施工项目是指园林施工
期刊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的层次转变,在城市规划建设问题上,居民不仅对住宿工程建设提高了要求,对于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市政园林建设也投入了更多的目光。因此,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手段,提高园林建设质量,不仅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手段,也为居民提供了更为合理、优美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随着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断加强,因而对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市政道路桥梁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有效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主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期刊
摘要: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西南与海宁市毗邻,北与嘉兴秀洲区、平湖市接壤。南离省会杭州98公里。地理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现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神经中枢(杭浦、乍嘉苏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三条高速公路大动脉已实现互联互通)。在经济建设如此飞速发展的前景下,海盐的公路绿化也在稳步提升,由过去单一的植树造林,转变为植林造景。现就海盐公路绿化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几点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