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新课程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增强班主任领导艺术水平,使得学生真正从内心佩服,从而以班主任为龙头,带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真正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个新课改理念,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主任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8-01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直接途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班主任工作。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组建一支作风硬朗团结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集体学习风气的好坏、班级同学凝聚力和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强弱,除了老师的因素之外,就是班干部在班级的作用的因素。培养一群优秀的班干部,会使班级更有正气,更积极进取,所以在选择班干部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有能力又让大家认可的人去做我们的得力助手。
  二、班主任要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心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该将学生的优点放大,将他们的缺点缩小,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对待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应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三、班主任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和学生经常沟通
  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打消学生心中的畏惧感,建立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虽然后进生他们相对成绩差,自觉意识弱,行为习惯养成较弱,自卑心理重,但对老师及学生的一举一动极易敏感。班主任应该多下功夫,多想方法去了解学生,让学生端正心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1.调动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集体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心理品性的活动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使他们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性得到强化和发展。
  2.培养学生班级活动的自主性。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讨论、计划、安排班级活动,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到具体的活动实施以及结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班干部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并组织实施,這个时候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积极的合作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班级的主人。
  3.营造氛围,增强班级管理的感染性。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2)形成良好的学风。优良学风的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是关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通过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3)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创造学生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
  (一)实施“发展性评价观”
  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特别是对经常犯错误、纪律性不强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多些关心,少些责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道德观
  1.“习惯铸就终身,细节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法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一是教育学生保持已有的良好习惯;二是引导他们纠正存在的不良习惯;三是积极培养他们尚不具备的新的良好习惯;四是帮助他们提高识别能力、预防各种不良恶习的感染和侵蚀。
  2.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一方面,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社会主义各种道德观在我们的法律中有具体的体现,我国现在也是强调依法治国,让学生多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会用法,这对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成为合格公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芬.浅谈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6期
  [2]安万江.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新课程(教研版);2011年05期
  [3]陈红.班主任,你该偏向哪一端;班主任之友;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
  廖东盛(1974-),男,本科学历,现是广西省贺州市富川麦岭初中的一名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化学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中职化学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阻碍了中职化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本文主要从小组讨论教学法的意义,在化学课堂中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小组讨论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素质培养也有很大的提高,对快速提升中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未来终身教
本论文以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三维空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优覆盖策略研究》和博士点基金项目《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自适应机制研究》为选题背景。本文针对无线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5-0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课堂是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学习的主要场所。换个角度看课堂,教学团队的凝聚力、教师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一、传统课堂的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力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电网电压/谐波监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研制开发电压/谐波监测系统产品已成为有关技术标准贯彻实施的前提。本文是在新型电压/谐波监测仪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采用了双C/S(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这种由客户端、控制端和服务器三部分组成的体系结构,方便所有实验设备经控制端通过网络接入服务器平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88-02  在教育工作上,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有过初为人师的茫然和无所适从,有过与学生的贴心长谈的惬意,有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思维碰撞的惊喜,也有过为一个舞蹈的设计和音乐的构思而昼夜难眠的经历……如今,当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真的一时难以回答,只觉得摸爬滚打构成了我教育生活的乐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