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钢棍支撑的伟大人格

来源 :现代妇女·爱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东北女孩,名叫司晶,她一生只拥有过270天的健康身体,却已经经历了70余次大、小手术。现在,她靠体内的3根钢棍支撑着身躯;她没有上过一天学,17岁才从天花板上糊的报纸里学习识字,至今却已经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她终生只能坐在轮椅上,却已经在全国巡回讲演400余场,3次震撼了北大讲台;她饱受苦难,除了左手之外全身瘫痪,却以残存之身挽救了成千上万健康人的绝望灵魂。
  
  主动改变生存环境
  
  司晶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9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被医生判了“死刑”。后来长大了点,工作繁忙的父母将她寄养到兰西县的姑姥家。性格暴躁的姑姥对小司晶并不好,对孩子哪怕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总是爱搭不理的。有时口渴了,水杯就在身边,可是瘫卧在地上的小司晶却怎么也够不着,也就喝不到水。渐渐地,小司晶为减少因上厕所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麻烦别人,她也就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苦难让小司晶刻骨铭心地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不可以随便去麻烦别人,另一个就是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姑姥常把她放在院子里一个晒米的笸箩里,丢给她一张旧报纸和一把小剪刀。没过多久,人们发现,她剪出的小人、小鸭子、小狗活灵活现。
  姑姥自己是一个经历过很多不幸的倔犟、暴躁的老人,经常会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拿擀面杖揍小司晶,无意识地把生活给自己的不幸传递给小司晶。
  其实,很小的时候,她就常听人们用沉重的口吻说:
  “现在她还小,不懂事;等她长大了该怎么办呢?”
  “她长不大!她要是长大了,怎么面对这现实?”
  敏感的小司晶知道,这些意思暗含着的,是希望她夭折。
  于是她想到了死,想自杀。但生性聪明的司晶却又在转念间想:既然死都不怕,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13岁那年,小司晶看到别人都有新鞋子穿而她却没有,就怀疑自己是因为没有鞋才不会走路,于是,她向邻居央求,要来下脚料,靠着平常的观察记忆,一针一线,无师自通地为自己缝制出一双鞋。有个街坊大姐说:“你这鞋在哪儿买的?真漂亮!”这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心。她是趴在床上学会做鞋的,后来还学会了织毛衣、做棉衣等其他针线活。渐渐地,连村里妇女的一些针线活儿也来请教司晶,四邻八村的乡亲们开始传说,有个瘫在床上的女孩能做很多事情。
  其实,这是小小年纪的司晶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和把握。对于父母来信的内容,她说:“我不相信,我越大就越不相信!”她想要学认字,她想只有这样,自己才能真正知道那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她看着天花板上糊的报纸,上面的那些字,像是有无限神奇的力量在召唤着她。
  司晶17岁那年的一天,她对来找她做针线活的小孩说:
  “别看你上学,但你肯定不认识字,因为你太笨了!”
  小孩说:“谁说我不认识?你才笨呢!”
  “你要认识你就给我念天花板上的字!”
  于是,司晶一边听小孩读天花板上的报纸,一边使劲在心里默默地记。就这样,司晶开始踏上认字的旅程。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司晶的潜能。一段文章,不管长短,只要听两三遍,司晶就能记住。
  终于,会认字的司晶用借来的一支笔给家里写了第一封信,信上只有四个字:我要回家。
  至此,司晶结束了1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父母身边。
  
  选择自己的人生
  
  回家后的司晶第一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感受到自己跟城里孩子是那么的不同。她常常在家里听到来访的父亲同事感叹:“哎呀,这老司可真不容易,有这样一个孩子将来怎么办?”
  司晶明白,大家都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于是她想,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废人。于是,她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趁家人不在时,用手撑着小凳子一步一挪地进厨房,再爬到一个比锅台矮一点的椅子上做饭;她用椅背顶着半边胸口,一只手洗大盆里的衣服。一天,她趴在地板上絮棉花,无意中动到旁边缝纫机的脚踏板,脚踏板动了起来,司晶一下子有了灵感——应该把它改造一下!于是她拧下螺丝,把引动脚踏板的杠杆取下来,直接安装到上面,这样她就可以用右手摇、左手做。就这样,擦地板、油漆柜子……司晶都可以干了,她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家务活儿,家里人甚至每年冬天都可以穿到新棉衣,这些都是司晶的功劳。而司晶正是通过这些艰难的努力,通过所干的这些家务,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回到家以后,司晶不断奔走于各大医院,由于病情的严重性,很多医生都拒绝为她施行手术。
  27岁那年,司晶出现了危及生命的综合征,不得不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手术——脊柱矫形。手术整整做了8个小时,术后剧烈的疼痛更是无法忍受,但司晶却一声也没哼过。即便这样,病床上的司晶也没放弃学习。而且,在术后完全卧床的那年,她自学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医学心理学的函授课程!
  卧床一年后,司晶终于可以坐起来,可脊椎上两次大手术所留下来的3根钢棍,尤其是嵌进骨头里的长钩子,使她每次上下轮椅、脱穿衣服,乃至进浴盆等任何动作,都十分艰难和痛苦。而这些动作,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多次重复的生存的最基本行为。了解情形的医生这样形容司晶:“她背负着一具连着骨肉的‘刑具’在过日子,每一分钟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但司晶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要认真对待我的选择,给生命以最好的交代。”
  
  走向伟大的人格力量
  
  事实上,司晶自小便善解人意。当初在姑姥家时,就常有大姑娘、小媳妇在找她做针线活的时候向她诉说心事。回到自己家里以后,聚在她身边的朋友就更多了。看着大家与自己交流后轻松、愉快地离去,司晶感到自己终于“站”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1995年她开始创办“齐齐哈尔市福源心理咨询所”,并开通了一条面向全国的咨询热线,不分昼夜地免费服务。自信让司晶的梦想也越来越多,司晶学过外语、绘画,但终因她不能走路,路被一条一条地堵死。太多的痛苦和挫败丰富着她的感情,也深化了她的思想,驱使她奋笔疾书,形成了上百万字的作品。
  1997年,30余万字的作品《炼狱天使——司晶的路》正式出版,她希望能改变人们对待苦难和生活的态度。而读者称这本书是深邃独特的人生教科书。
  从1992年开始,司晶拖着病残的身躯,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极大病痛,到全国30多个城市的大中专院校、监狱、劳教所、少年管教所、SOS儿童村、党政机关、军队、工厂,进行以“信念与人生”为主题的巡回演讲,引起了社会的巨大轰动。她先后3次登上北京大学讲坛,其演讲被北大师生赞为“精神原子弹”。短短的几年,她累计演讲400多场。
  20年来,司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不同的方式挽救了成千上万在爱情、婚姻、事业、学业等方面受挫的人,使数十万消极堕落和绝望轻生的人振作精神,重新找回了生命。
  一天,一名失魂落魄的女知识分子找到她,说自己一直以为和丈夫感情很好,可丈夫突然提出离婚,她这才知道丈夫有了外遇。她痛不欲生,就想着怎么报复,甚至想把孩子毒死,然后和丈夫同归于尽。
  司晶明白,面对一个心痛欲碎的人,任何安慰都将苍白无力、无济于事,对方真正需要的是悲痛欲绝中的猛醒。于是,司晶说:“我理解你的丈夫,他不爱你有道理——一个恶毒、颓废,连自己和孩子性命都不爱的女人,谁会爱?!”那人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司晶又让衣冠不整、披头散发的她去照镜子:“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一个人想得到爱,必须有爱的资本。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封存保险,惟独感情不能,聪明的女人首先应该学会完善自己……”
  第二天,这个女人打来电话,说昨天的她已经死去,现在的她要独立地靠自己的力量去活。
  司晶就这样用她独特的咨询方法和语言,使很多消极绝望的人换角度看人生。人们也从司晶这里寻求到了意想不到的力量。
  司晶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积淀下来的对生命的思考结集成书,这本名为《拉自己一把》的图书畅销一时。
  2002年,司晶学堂在北京成立,司晶的事业开始从咨询、讲座延伸到总结、开发系统家庭教育培训课程。2005年,司晶学堂面向全国发起“拯救青春”阳光行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与关注,他们所办的“阳光青春”训练营,让无数孩子从网瘾、早恋、叛逆、厌学、暴力等误区中走出来,重新迎接生命的阳光。
  “为自己活仅有脚下方寸地,为别人活拥有头上整个天”——这正是司晶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对于一个靠3根钢棍支撑躯体的人,她能自立于社会已经是奇迹,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与命运的顽强抗争中,她把人生的坐标确立于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上,通过自己的人生感悟来净化和提高人们的心灵和人格品位,呼唤一种道德和责任,以增进社会肌体中的“良性细胞”——这足以让我们用“伟大”这个形容词来概括司晶的人生境界。■
  (摘自知识出版社《勇敢的心》)
  (责编 达溪河)
其他文献
工程资料是记载工程施工活动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是实物质量的真实写照,它又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又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整体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工作上,企业不能以性别来区分对待,而要持一视同仁的态度.然而,由于陈旧思想过于根深蒂固,企业对于女职工
1 引言    氮气采油技术是往油井中注入氮气、发泡剂,在油层条件下形成氮气泡沫,起到提高驱油效率、调整吸液剖面、封堵窜流、压水锥等作用。近几年来,河南油田技术人员根据氮气的性质及氮气来源充足、价格低的特点,先后在稠油油区应用了氮气隔热、氮气助排现场应用提高蒸气热采采收率效果明显,目前稠油热采老区已经进入中高周期开发,出现问题越来越多,加大氮气采油技术的研究力度,对这项技术进行综合配套,是目前老井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在这过程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
社科院专家刘迎秋近日表示,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一是经济领域的调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结构调整也就限于这一方面。它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结构调整和产品
国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的4台小汽轮机自投运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存在油中进水,严重影响汽动给水泵组安全运行.利用#2机组C修停运机会通过设备技术改造,
2008年我国稻谷生产再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而稻米需求则基本稳定,稻米整体上产大于消,库存继续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稻米价格先涨后降又涨。 I
一、前言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为2×300M W燃煤直接空冷循环流化床机组.根据一期工程除尘器投运后不易除尘以及运行情况,并经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山西平朔煤
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部分的机电安装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仍然有很大的提空间,笔者以以往较为成功的机电安装过程的管理经验总结并阐述,借以同行
农发行章丘市支行积极支持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立足工作实际,按照“抓管理、夯基础、促发展、增效益、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在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三农”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