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深圳市首例输入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方法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点,采用ELISA和荧光RT-PCR方法分别检测病毒IgM、IgG抗体和核酸,并用Vero细胞分离病毒;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L、S片段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我国不同省份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代表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树分析。
结果深圳市2017年5月报告的1起SFTS疫情为输入性病例。从患者血清标本中检测到抗体和核酸,并成功分离到SFTSV,将其命名为SFTSV-GDSZ01/2017/China。该分离株与国内SFTSV流行省份SFTSV代表株核苷酸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L、S两个特异性基因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5.3%~98.2%、93.8%~98.8%。进化树显示GDSZ01株与分离自山东泰安的SDTA_3株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输入地湖北省毒株,与HB29、HB154等同属于C3基因型。
结论从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上均证实该例SFTS输入病例是由SFTSV C3基因型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