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来源 :广西植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间的雄蕊数、雄蕊鲜重/雌蕊鲜重、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从花序基部
其他文献
摘 要:黄梁木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其快速的次生生长主要取决于包括形成层细胞在内的维管组织细胞的发育进程。为了精准获取维管组织形成层细胞与高质量RNA,该研究以黄梁木幼苗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与激光显微切割(LMD)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结果表明:优化石蜡切片流程,以卡诺/丙酮作为固定剂(丙酮浓度10%~50%),100%正丁醇作为脱水剂和透明剂,之后经过梯度渗蜡、
摘 要:探究不同松樹种间杂交可育性,为松树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依据,进而为松树的杂种优势研究积累材料。该研究利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92个松树种间杂交组合与20个半同胞对照,分析9种松树种间杂交类型子代的平均球果产种数、平均球果产种量、百粒重、发芽率与成苗率5项育性指标,综合球果期、种期与苗期3个阶段的表现,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松树种间杂交类型进行可育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加勒比松×湿地
摘 要:塊菌属(Tuber)是由真菌感染其适宜植物根系形成,部分块菌如法国黑孢块菌(T. melanosporum)和中国印度块菌(T. indicum)等为珍稀药食两用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块菌的过度挖掘造成野生块菌资源匮乏,块菌人工栽培技术则是实现块菌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人工栽培主要采用块菌子实体匀浆制成的子囊孢子悬浮液,与人工种植苗木根系共生。利用块菌菌丝替代子实体孢子
为筛选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丹霞’含笑(Michelia ‘Danxia’)、紫花含笑(M. crassipes)、‘玉霞’含笑(Michelia‘Yuxia’)和云南含笑(M. yunnanensis)的抗寒结构指标,该文从叶片解剖结构角度评价这五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分别测定常温、自然降温和低温越冬三个温度节点五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等9项结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
摘 要:生長素输出载体在植物发育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生长素输出载体蛋白PIN1在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根和胚中的亚细胞定位尚不清楚。该研究首先分析了OsPIN1b和它的同源物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发现小麦(TaPIN1)、玉米(ZmPIN1b)和大豆 (GmPIN1b)中的PIN1序列与水稻的OsPIN1b序列分别具有61.5%、62.5%、61.9%的相似性。然后根据水稻‘日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