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会话合作原则分析《两杆大烟枪》中的经典台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ui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话合作原则,源于美国哲学家Grice于1967年于哈佛大学演讲时所提出来的。按照他的观点,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交谈双方为了达到谈话的目的,进行持续而顺畅的交谈,并且最终方向一致,因此会遵循合作原则。而在一定的情境下,说话人则需要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达到自身想要的语用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经典黑色幽默电影Lock,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又名《两杆大烟枪》中的经典台词,来总结当中所运用的会话合作原则,和话语背后的隐涵义,以及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所带来的效应。
  【关键词】:合作原则 ;足量;不过量;关联;违反
  一· 关于《两杆大烟枪》
   《两杆大烟枪》是1998年,由盖·里奇执导编剧的英国黑色喜剧电影。 盖·里奇凭借本部电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且引发了国际电影界的一片赞誉。本片讲述的是伦敦街头四个混Ed,Tom,soap,bacon为了挣钱而参加了黑社会的赌局,却不自知掉入了圈套从欠下50万的债务。为了还钱,四人筹划打劫邻居的小偷,而小偷在同一天盗窃毒贩的钱财又反被报复,各种意外频发而串联起来产生一场意想不到的闹剧。该剧凭借出彩的对白,即对话中透露出来的黑色幽默夺取观众的笑声,而并非是滑稽的语言和动作。整部电影贯穿着黑色幽默,它的对白让人一遍又一遍的回味,观众不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意会台词背后的意义。《两杆大烟枪》的意犹未尽的台词成就了它在电影界的经典地位。接下来笔者将抽取几段经典台词进行一一剖析:
  二·经典台词剖析
  1.Bacon : Don’t think this boxes are sealed up they are empty. The only man who sells empty boxes is undertaker.
  译文:不要认为这些盒子是空的,只有挖坟的人才会卖空盒子。
  这段台词源于Bacon 在影片开头,沿街兜售他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货物所说的话。这句话乍看之下,让人摸不着头脑。笔者还原当时的场景:Bacon站在街角,身前摆着一箱子赃物,都是一些小玩意,周围围满了好奇的人群。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手拿着一个小盒子叫卖。这里运用到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准则。适量准则即是(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 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这两点分别叫做足量原则和不过量原则。“不要以为这些盒子是空的”,即这些盒子不是空的。而Bacon接下来说的这句话是,“只有挖坟的人才会卖空盒子”。挖坟人即售卖棺材的人,棺材是空的。他的本意是要表达他卖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并不是鱼目混珠。他违反了足量原则,他并没有明说盒子是空的,也没有明说为什么挖坟的人才卖空盒子。这里相当于他运用到了Levinson的三个交谈策略中的I策略:虽然没有这么说,但是有这么个意思。周围的人群发出笑声,Bacon成功运用不过量原则体现出他售卖时的能说会道,导演用轻松的话语将死亡一笔带过,成功诠释了黑色幽默。
  接下来这段话仍然源于上一段话的场景:
  2. Bacon: Here one price 10 pound!
  Ed: Did you say 10 pound?
  Bacon: Are you deaf?
  Ed: That’s a bargain, I will take one.
  这是Ed 在Bacon兜售的时候充当托时所发生的对话。当 Bacon说十英镑一个,Ed回问了他的话。Bacon并没有回答说,是的,而是反问,你聋了吗?这里违背了关联准则。关联准则: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比如对方问你吃饭了没有,而你的回答应该是吃或者没吃,而不是今天的饭很难吃,或者天气很好等其他不相关的答案。按照笔者的理解是,不答非所问,不避开话题的中心。按照常规的关联准则,Bacon的回答是:是的,10英镑。而他却反问,是不是你聋了?这句话背后的隐涵义是,是的,就是10英镑,我已经说过了,你没听见吗?此句的妙处在于凸显出了Bacon的人格魅力,他不会因为你是顾客而对你献媚,而是以一贯的毒辣的话语回应你。虽无正面应答,但是起到的效果是,显示了他对不议价的决心:我说一不二,10英镑就是10英镑。
  接下来这一段对话,出自以下场景:Ed等四人提着10万的现金一起来到Harry的赌场门口,准备进入却被两个看门人拦在门口:
  3.看门人:Invitation.
  Ed : Invitation?
  看门人:Yeah, Invitations you know four pretty white pieces of paper with your names on.
  Ed : We got 100,000 bits of papers with the queen’s head on. Will that do?
  看門人:All right. Just you. The others they can wait next door in Samoan Jo’s.
  Ed想要入场,看门人问他要邀请卡,从Ed重复了一遍看门人的话可以看出他是没有邀请卡的。而看门人并没有直接回答,是的,邀请卡,而是极尽详细地描述了一遍邀请卡的属性。按照常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邀请卡,而看门人却费心解释了一遍这样的常识,他违反了适量准则中的不过量原则。从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是,他对Ed等四人的嘲讽。而接下来Ed的回答是:“我们这里有10万张印着女王头像的纸,行不行?”这句话背后的隐涵义是,我们有10万块钱还不够资格吗?Ed的回答是呼应看门人对邀请卡的嘲讽,他对钱币的描述正对应了看门人对邀请卡的描述,也透露出他对看门人的势利眼的嘲讽。Ed并未正面回答有没有带邀请卡,而是说自己带了现金。如果他说没带邀请卡,那么显得自己非常没有底气。他违背了关联准则,也回击了看门人对他们的藐视。   4. Soap:what sort of pub is this here?
  酒保: It’s a Samoan pub.
  Bacon: What’s that?
  酒保:It’s a cocktail. You asked for a cocktail.
  Bacon: No. I asked you to give me a refreshing drink. I wasn’t expecting a rainforest. You could fall in love with an orangutang in that.
  酒保:You want a pint go to the pub.
  Bacon: I thought it was a pub.
  酒保:It’s a Samoan pub.
  这一段对话源自Bacon 等三人被上一段提到的看门人无奈驱赶到一个从未去过的酒吧。当看到酒保端上来三杯非常怪异的酒(上面布满夸张的装饰),三人开始疑惑发问。当Soap看见酒保手里的酒,他问道:这是什么酒吧?从字面意思上看,他是在提出关于酒吧的疑问,而隐涵义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他对酒的质疑转到了对这个酒吧的属性身上,本身是为了嘲讽这三杯酒。他违反了适量准则中的足量原则,因为他故意没有清楚表达自己的本意。这也相当于他违反Horn的Q原则,即足量原则+方式准则中要避免含糊和歧义。所以,才会有酒保接下来的回答:这是萨摩亚酒吧。这一问一答的确遵守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但是与Soap本意却是相悖的。无论酒保是故意如此回答,还是没有听懂Soap的意思,都造成了黑色幽默的效果。酒保说,“这是鸡尾酒”,Bacon说道:“我说的是让你给我一杯饮料,但是我没想到你会给我搬出一个热带雨林,搞不好我还会在里面爱上一只红毛猩猩。”在这里,Bacon违反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晦涩和话语简明,而故意把话说得非常夸张,极尽嘲讽。接着酒保说道,“如果你想喝啤酒,去酒吧。”Bacon疑惑地说:“这不就是酒吧吗?“酒保回答:“这是萨摩亚酒吧。”值得推敲的地方在于,酒保一开头就回答了这是酒吧,但是结尾的时候他又回答到,你想喝啤酒的话去酒吧喝。面对Bacon的疑惑,他再次强调这是萨摩亚酒吧。酒保的回答始终给不了Bacon等三人想要的回答,他违反了关联准则。荒诞又合乎常理的台词使这个场景成为本剧的一个经典场景。
  5. Ed:And they are armed.
  Soap: What was that? Armed? What do you mean armed? Armed with what?
  Ed: Bad breath colorful language feather duster? What do you think they are gonna be armed with? Guns you tit!
  Soap:Guns?You never said anything about guns! A minute ago this was the safest job in the world, now it is turning into a bad day in Bosnia!
  這段对话的背景源自于Ed告诉其余三个伙伴,打算如何抢劫邻居的赃款的计划。Ed在场景里把这次任务描述得非常轻松,以至于当提到对方有枪的时候,一时震惊到了为人老实本分的Soap。所以他的反应是非常大的,进行了一连串的发问:什么?有武器?你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武器?Soap的隐涵义是,怎么会有武器?之前没有提过他们有武器,那我们该怎么办?而Ed的回答是:“口臭,脏话,鸡毛掸子?” 这里两人的对话中,Ed的回答是违背了质量准则的。当soap问道,什么样的武器的时候,根据关联准则Ed应当回答的是在常识范围内的相关答案,例如枪、刀、棍棒这类的常人所认为的武器。他却说的是口臭、脏话、鸡毛掸,这些明显不会是武器。那么他违反质量准则的目的是什么?由于soap是个胆小又谨慎的角色,在剧中也因此被同伴所嫌弃,所以这个时候Ed也没有错过损他的机会。Ed故意说出的所谓的“武器”是为了嘲笑soap的反应。隐涵义是:还能是什么武器?除了枪,刀这些难不成还是那些小打小闹的东西吗?Ed通过违反质量准则成功地讽刺了soap,并且调节了当时紧张的气氛。
  6.Soap:Yeah,little bit of pain never hurt anybody. If you know what I mean. Also I think knives are  a good idea. Big fuck-off shiny ones. Ones that look like they could skin a crocodile. Knives are good because they don’t make any noise. And less noise they make the more likely we are use them. Shit them right up. Makes it looks like we are serious. Guns for show Knives for a pro.
  Tom: Soap,is there something we should know about you?
  Bacon: I am not sure what’s more worrying the job or your past?
  这段对话的背景源自Ed等四人从别人手中买到了两把枪,准备在接下来的抢劫行动中使用,四人正在商量如何抢劫,怎么做到迅速而有威慑力,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流氓。在Ed说明行动的流程后这时,Soap的回答出乎意料之外,他提出带刀前去,然后对于为何带刀他进行了说明:明晃晃的刀,能生剥鳄鱼皮的那种,因为刀不会发出噪音,越安静越好用,能把他们吓得屁滚尿流,枪只能装样子高手都是用刀。从本次行动来分析,Ed是领头人,是他提出想法,组织活动。在Ed说明行动流程的时候,一向不看好这次行动的Soap却积极发言。在这里,Soap违背了方式准则中的避免赘述,需要简洁。为何编剧在这里对Soap进行这样的台词设定?原因在于为了达到冲突的喜剧效果。一开始Soap是个中规中矩的角色,听到枪就变色,而在这个场景中,他却意外提出带刀,并且面不改色地对刀的好处进行了一系列的赘述。描述得越仔细,越能达到冲突的效果。所以,接下来众人才会有那样的反应。
  结论:
  会话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为了使说话双方都能够顺利进行谈话,并且达到最终的谈话目的所需要遵守的准则。在Grice的基础上,Horn又在1984年提出了Q原则和Q原则,接着Levinson提出了三个交谈策略:Q策略、I策略、M策略。这些准则也都是围绕会话合作原则所展开的,对话者对话时所隐含的会话隐涵义是通过这些合作原则体现出来的。《两杆大烟枪》的成功大部分源于它冷幽默式的对话,而对话中所体现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对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准则的违反,都是说话人为了达到自身内心对会话目的的期望值。对合作原则的遵守,是交谈双方为了顺利将话轮进行下去,双方的意愿是一致的;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是说话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了得到某种效果。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人类交谈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手段。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36
其他文献
【摘要】:许渊冲先生在中国古代诗词英译方面造诣卓著,曾提出古诗诗词英译“三美论”,主张古诗英译时要在音、形、意三个方面尽量要传递和再现原作的美感。李煜是我国宋词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第一个真正的词人”,其诗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许先生在英译李煜诗词时,将其“三美论”充分地运用于实践中,使其译作成为李煜诗词英译的优秀典范。  【关键词】:“三美”;许渊冲;李煜;诗词英译  一、引言  南宋晚唐后主李煜
期刊
【摘要】:藏族手工艺生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河坡藏刀”,它以独特的手工艺文化内涵和鲜明的造型、装饰特征成为众多工艺品的佼佼者。本文通过对河坡藏刀的历史发展、造型、功能、装饰图案、纹样和方面浅析,试图探讨河坡手工艺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河坡藏刀;造型;功能;装饰;文化内  一、白玉河坡藏刀的历史  白玉县河坡,“坡 ”的藏语音译意思为 “转移的人群”, 而 “河”与 “霍”在
期刊
【Abstract】:Fuzziness is on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it occurs in every language and it is a phenomenon worthy of study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pragmatic semantic function
期刊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而翻译则是人类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翻译从表面上来看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实质上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的转换,因而翻译受到文化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因素;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广泛。大量关乎哲学、宗教、科技、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期刊
【摘要】:“果然”和“真的”是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语气副词,“果然”的位置灵活,组合能力突出;“真的”用法很多,可做主语、定语、状语,还可单独成句。本文将二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角度对其进行细致考察,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句法;语义;语用   “果然”和“真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其正确用法却鲜为人晓。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
期刊
【摘要】:恰巴曲桑是藏传因明史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因明论师,他所撰写的《量论摄义祛蔽论》一书,开创了以辩论为研习模式的藏传因明学辩论学习之风尚,把因明辩论方式运用到修学其他显宗经典的过程;他还对寺院教育制度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藏传因明。  【关键词】:藏传因明;摄类学;辩论   藏传因明具有千年的发展历史,它虽然源于印度,师承陈那与法称二人之学说,但在藏区的传授过程中得到了不
期刊
【摘要】:根据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开间、大容量的空间设计现状,从环境心理学的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视觉心理层面分析大开间阅览空间对读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提出通过空间的分隔、家具的设计、摆放等方式,使空间领域更符合读者心理,为读者提供安全、舒适的阅览空间。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  一、前言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运用人与环境
期刊
【摘要】:培育公民公共参与素养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视角出发,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在公民学相关课程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经验,为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落实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参与素养;路径分析  一、培育公共参与素养的价值分析  伴随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公民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时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仍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在遵循课程新标准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并须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课后总结和反思三个层面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作文课效率低下,成效不足的问题。本文力求以此三个层面为例阐述相应的观点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  随着《语文课程新
期刊
【摘要】:通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大视角梳理地方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方面尝试性地提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精准教改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1979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开端。自此,在旅游产业需求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旅游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期刊